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驻足与追忆——李白在天地行旅中浮现的浙东诗景 被引量:1
1
作者 廖美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17,共11页
李白性乐山水,好结交朋友,行迹所至,每多佳篇。文章聚焦在李白五入越中,首先探讨李白以诗所绘制的天下图景,再爬梳几度的越中行,参照学者所作诗歌系年,逐一阐明李白驻足所捕捉的浙东风景与情思。更进一步探索李白离开越中后,在不同的时... 李白性乐山水,好结交朋友,行迹所至,每多佳篇。文章聚焦在李白五入越中,首先探讨李白以诗所绘制的天下图景,再爬梳几度的越中行,参照学者所作诗歌系年,逐一阐明李白驻足所捕捉的浙东风景与情思。更进一步探索李白离开越中后,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藉由想象与追忆,不断浮现的越中图景,呈现出比在越诗作更为阔大而细致的景象。由此归结出:李白入越停留的时间虽不长,藉由闻名、亲临与追忆的反复而多重对话,以驻足与记忆交织而成的浙东诗景,兼具山川美景、历史意涵、人文风情与诗人性情,特别丰美而多姿,成为形塑李白生命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越中 行旅 山水 诗景
下载PDF
前无古人的创造——王夫之的诗景理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明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7-29,35,共4页
王夫之对于诗歌中的景进行了前无古人的细致研究和分类,强调了景与情的结合、景的形象性,反对单纯的写景,认为情中景和景外之景是景中之尤,滞景是景中之劣。王夫之的景论是中国古代诗歌情景理论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深远。
关键词 王夫之 理论 诗景理论
下载PDF
庐山秀峰诗景的召唤性
3
作者 周登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5-87,共3页
秀峰是庐山的重要景区,钟灵毓秀,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诸多石刻碑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诗景。诗歌具有召唤性,而能经过时间的淘选而流传下来的秀峰诗景,其召唤性更有独特性:与秀峰实景相应,主要体现在语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 秀峰是庐山的重要景区,钟灵毓秀,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诸多石刻碑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诗景。诗歌具有召唤性,而能经过时间的淘选而流传下来的秀峰诗景,其召唤性更有独特性:与秀峰实景相应,主要体现在语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既利于游客们对诗文的欣赏,又吸引着他们寻幽探胜。这对于景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秀峰 诗景 召唤性 语义建构 意象意境 思想感情 修辞方法
下载PDF
“景”与“诗景”:唐代文人园林景观审美与诗学概念的形成
4
作者 王书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1-143,共13页
“景”在唐代成为一个具有景观审美义的诗学概念,与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审美密切相关。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营造与审美促使山水审美由宏观远赏向微观近赏转变,自然山水向园林山水延伸,“园景”成为继自然山水之后又一重要的诗歌书写对象... “景”在唐代成为一个具有景观审美义的诗学概念,与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审美密切相关。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营造与审美促使山水审美由宏观远赏向微观近赏转变,自然山水向园林山水延伸,“园景”成为继自然山水之后又一重要的诗歌书写对象。不仅“景”“风景”“景物”等用来描述园景,而且出现了“胜景”“清景”“幽景”等丰富的品鉴园林景观的诗歌语汇。同时,在“采园景入诗”之主动行为与普遍行为的影响下,“吟景”“入诗”“诗情”“诗境”等诗语大量涌现,“诗境”概念应运而生。由“景”到“诗景”,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园林景观审美在诗学概念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景 园林观审美 学概念
下载PDF
历代《罗山县志》所载“八景”诗研究
5
作者 张逸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74,共5页
现存《罗山县志》有万历本、康熙本、乾隆本三种,除重复收录外,三种《罗山县志》共有十位作家所作的一百二十一首“八景”诗,这些诗歌对罗山县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了生动地描绘和充分地发掘。罗山“八... 现存《罗山县志》有万历本、康熙本、乾隆本三种,除重复收录外,三种《罗山县志》共有十位作家所作的一百二十一首“八景”诗,这些诗歌对罗山县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了生动地描绘和充分地发掘。罗山“八景”诗整体呈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之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丰富的地域文化价值,在传承优秀罗山文化、实现罗山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山县志》 “八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心物同构 情景相生——古代诗境的三种审美范式
6
作者 周吉本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1-54,共4页
本文依据物我交感 ,情景相生的原理 ,按诗境中不同情性所贯注的力度、气势与不同的物象所蕴含的意味情调之间相匹配契合 ,将古代诗歌意境心物组合 ,情景相融的构成划分为豪情壮景、柔情悲景。
关键词 诗景 心情 对应
下载PDF
明清六安州城“八景”的历史构建与书写——从“八景”诗意象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育良 郭文君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旧时州县多有"八景"之说,多则加倍罗列。围绕州县"八景"从事的历史构建与文学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情趣。当下的我们,也不妨将其纳入历史记忆。明清时期六安州城"八景",反映于... 旧时州县多有"八景"之说,多则加倍罗列。围绕州县"八景"从事的历史构建与文学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情趣。当下的我们,也不妨将其纳入历史记忆。明清时期六安州城"八景",反映于多种明清志书的相关诗歌吟咏中。这些吟咏,通过形塑一系列文学意象,赋予"八景"以特殊的人文意涵,并持续地进行着六安州城"八景"的历史构建与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州城“八 “八 意象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博尔赫斯景物诗解读
8
作者 胡昕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叹物 解读
下载PDF
借意造景处理风格冲突场地的规划方法探讨——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景观改造为例
9
作者 张燕青 潘宏 +1 位作者 魏云华 陈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145-145,149,共2页
在景观本底风格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文化内涵存在冲突的景观改造场地规划中,秉承中国古典造园以诗入景的传统,通过对景观本底调查和场地冲突分析,确定景观改造目标、原则和技法,并进一步明确分区和节点景观意象,实现缓和风格冲突、体现文... 在景观本底风格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文化内涵存在冲突的景观改造场地规划中,秉承中国古典造园以诗入景的传统,通过对景观本底调查和场地冲突分析,确定景观改造目标、原则和技法,并进一步明确分区和节点景观意象,实现缓和风格冲突、体现文化内涵、营建美好和谐景观环境的目的。本文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景观改造规划为例,尝试借用古诗词意境营建各节点景观,柔化处理场地的风格冲突,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 规划 意境
下载PDF
陈恒安生平及其书法艺术
10
作者 苏淮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恒安 甲骨文书 陈恒 颜家庙碑 书谱 蜀素帖 颜勤礼碑 麻姑仙坛记 临写
下载PDF
上博藏米芾《多景楼诗册》真伪相关争议总结
11
作者 杨逸云 《明日风尚》 2019年第11期50-52,共3页
《多景楼诗册》传世有两册,一册原为吴湖帆所藏,后人藏上海博物馆,另一册原为叶恭绰所藏,后赠予叶公超,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叶本学界普遍认为是伪作,而上博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学者们对于上博藏米芾《多景楼诗册》的争... 《多景楼诗册》传世有两册,一册原为吴湖帆所藏,后人藏上海博物馆,另一册原为叶恭绰所藏,后赠予叶公超,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叶本学界普遍认为是伪作,而上博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学者们对于上博藏米芾《多景楼诗册》的争议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册》 真伪 总结
原文传递
秦祖永的清代羊城八景册页
12
作者 梁守中 《羊城今古》 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
上世纪末。广东曾出版一册《羊城八景古今诗画集》。该书汇集古今名人诗、书、画、篆刻于一册。可称洋洋大观。书内收有明末清初画家高望公所绘的羊城八景图八幅,计有金山古寺、珠江秋月、石门返照、景泰僧归、蒲涧濂泉、白云晚望、大... 上世纪末。广东曾出版一册《羊城八景古今诗画集》。该书汇集古今名人诗、书、画、篆刻于一册。可称洋洋大观。书内收有明末清初画家高望公所绘的羊城八景图八幅,计有金山古寺、珠江秋月、石门返照、景泰僧归、蒲涧濂泉、白云晚望、大通烟雨、波罗浴日八景,其中末幅波罗浴日在“文革”中失去,后由今人刘仑补画。又有今人唐云据谢志峰兄弟所藏木刻版再创作的清代另一组羊城八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祖永 《羊城八古今画集》 艺术风格 生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