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歌审美艺术的戏剧性话语建构
1
作者 陶陶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翻开艺术史不难发现,人类早期的歌舞娱神、祭祀天地的仪式与场面以及那种有意味的形式,不仅被歌舞艺术、戏剧艺术承载下来,同时,那些有意味的戏剧性的场境,对抗冲突的情节,对白叙事的表演,以及象征面具载体形象,也被后来从诗乐舞中独立... 翻开艺术史不难发现,人类早期的歌舞娱神、祭祀天地的仪式与场面以及那种有意味的形式,不仅被歌舞艺术、戏剧艺术承载下来,同时,那些有意味的戏剧性的场境,对抗冲突的情节,对白叙事的表演,以及象征面具载体形象,也被后来从诗乐舞中独立出来的诗歌艺术传承下来,并逐渐形成了诗歌审美艺术中的戏剧性话语表现策略。因而,探究和概括诗艺中的戏剧性结构、戏剧性情境、戏剧性台词、戏剧性载体及其深层话语建构,都是很有意义的审美活动,为诗歌创作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规律,为审美接受寻求一种品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造 戏剧性话语 渊源 特质 结构
下载PDF
六个修正比与创造的二元论——布鲁姆诗学的诺斯替主义话语占用分析
2
作者 杨龙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81-88,共8页
当代美国批评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通过占用诺斯替主义话语实现其诗学建构。在他看来,迟来的强力诗人都是诺斯替派,都是痛苦的二元论者,诗歌创造的实质乃是一种修正主义,诺斯替主义二元论为这种修正主义提供了深刻范式。他所营造的... 当代美国批评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通过占用诺斯替主义话语实现其诗学建构。在他看来,迟来的强力诗人都是诺斯替派,都是痛苦的二元论者,诗歌创造的实质乃是一种修正主义,诺斯替主义二元论为这种修正主义提供了深刻范式。他所营造的六个修正比作为六种相递进的具体的文学修正策略,作为其修正主义诗学话语典型,熔铸了诺斯替主义"六日创世"的二元论宇宙戏剧,同时,又刻意表现为一种较之诺斯替主义极端二元论更为极端的关于诗歌创造的二元论,就此层面而言,很大程度上流露出对诺斯替主义话语的占用性诠释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话语 诺斯替主义二元论 修正主义 修正比 诗歌创造
下载PDF
诗画结合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3
作者 邹玉梅 《中国商界》 2009年第4期378-378,共1页
中国画与诗的结合由来已久,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这种结合越发紧密起来,对中国画创作及审美标准产生了巨大影响,画中有诗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苏轼是最早提出诗画结合理论的人,他所指的王维的画中有诗是指:"有形诗"、"... 中国画与诗的结合由来已久,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这种结合越发紧密起来,对中国画创作及审美标准产生了巨大影响,画中有诗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苏轼是最早提出诗画结合理论的人,他所指的王维的画中有诗是指:"有形诗"、"无声诗"."有形诗"即绘画形象本身所表达的诗意,"无声诗"是可观览而又不可吟读的诗境,即意境.画中有诗有两种,一种是画上题诗,一种是画面有诗境,画上题诗也是增加诗境的方法之一,画上题诗,诗被"画"化.诗歌创造的是一个虚幻迷离的空间;绘画则是画家借助对人物形象及典型环境的描绘,诉诸于视觉.诗画结合,赋诗的无形为有形,完成诗意与画意有机结合的创造.因此,诗画结合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结合 中国画创作 有形诗 诗境 有机结合 人物形象 文化艺术 诗意 诗歌创造 声诗 审美标准 结合理论 绘画 典型环境 画与诗 意境 王维 苏轼 视觉 空间
下载PDF
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 被引量:3
4
作者 莫砺锋 《中国民族》 2022年第2期73-77,共5页
如果说中国的诗坛是一片高原,那么唐诗无疑属于这片高原最为辉煌的高峰。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唐诗亦如此。7世纪初叶,汉末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动乱局面终告结束,逐步强大、富足的唐帝国得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如果说中国的诗坛是一片高原,那么唐诗无疑属于这片高原最为辉煌的高峰。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唐诗亦如此。7世纪初叶,汉末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动乱局面终告结束,逐步强大、富足的唐帝国得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也为唐诗的繁盛提供了肥沃土壤,为唐诗超越前代诗歌创造了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唐帝国 诗歌创造 肥沃土壤 唐诗 安居乐业 汉末 高原
原文传递
给诗歌的献词(2003)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江 《诗探索》 2003年第1期293-298,共6页
我在谈诗的时候,首先谈的是汉语现代诗。这种诗与以往诗歌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更富于智性与自省。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写作目的 诗歌创造 文学评论 网络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