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行走在世界边缘的观察者——浅析李娟诗歌境界的成因
1
作者
汪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李娟的散文以自然脱俗的气质俘获一众读者,可谓当代散文家中的一股清流。近些年,李娟诗歌的刊发出版为我们深入分析其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感性材料。本文从无处安放的肉体心灵、失语压抑的表达困境、静水深流的人生智慧、诗意李娟的真...
李娟的散文以自然脱俗的气质俘获一众读者,可谓当代散文家中的一股清流。近些年,李娟诗歌的刊发出版为我们深入分析其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感性材料。本文从无处安放的肉体心灵、失语压抑的表达困境、静水深流的人生智慧、诗意李娟的真实人格四方面展开论述,以走进李娟诗歌的意境,发掘最为真实的作家本体意识、思想精神建构以及独特诗意观照,从而探寻李娟诗歌境界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娟
当代
诗歌
诗歌境界
的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傅元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关键词
诗歌
发展史
于坚
文化载体
生命状态
诗歌境界
亲和
抒情
诗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废名诗歌的陌生化艺术手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祝学剑
《写作》
2007年第10期18-21,共4页
废名诗歌因其过分超脱奇僻,而又无人能解,被看作是新诗中迷人而又难启的黑箱。的确如此,废名诗歌晦涩艰深,即使像周作人、刘半农、艾青这样的高明之士都感到难以捉摸,但废名诗歌又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才情,神秘而又美丽。实际上,...
废名诗歌因其过分超脱奇僻,而又无人能解,被看作是新诗中迷人而又难启的黑箱。的确如此,废名诗歌晦涩艰深,即使像周作人、刘半农、艾青这样的高明之士都感到难以捉摸,但废名诗歌又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才情,神秘而又美丽。实际上,废名诗歌之所以迷人而又难启与诗人大量运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进行诗歌写作有紧密关联。这些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打破了读者正常的顺势思维,增加了诗歌的阻拒力,把读者抛入一个陌生黑暗而又美丽异常的诗歌境界,所以才会感到进入一个迷人而又难启的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写作
艺术手法
陌生化
废名
超凡脱俗
诗歌境界
周作人
刘半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吃出来的境界——苏轼食品诗管窥
4
作者
陈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
苏轼诗集中有一百多首食品诗。这些食品诗显示出苏轼是一个很会吃的人。他不仅吃出了化荆棘为甘脆的人生境界,而且也吃出了精微超诣的诗歌境界,从而扩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关键词
食品
苏轼
人生
境界
诗歌境界
表现领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明批判和澄明之境--论华海的生态诗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树东
刘锦丽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38-47,共10页
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华海的生态诗歌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他已经确立较为自觉的生态诗歌观,创作的生态诗歌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他的生态诗歌对当前的诸多生态危机有着生动的表现,展示了较为严厉的生态批判立场。他还有意建构出天...
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华海的生态诗歌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他已经确立较为自觉的生态诗歌观,创作的生态诗歌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他的生态诗歌对当前的诸多生态危机有着生动的表现,展示了较为严厉的生态批判立场。他还有意建构出天人合一式的澄明境界,召唤现代人重新体验大自然之美。他在生态诗歌的诗艺探索上也颇下苦功,建构出了独特的意象、意境和语言风格。华海的生态诗歌对于推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
诗歌
澄明
境界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禅思想与韦应物山水诗意境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红丽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1,共5页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作家,其诗以"高雅闲淡"而著称。本文认为韦诗这种风格的形成实是因其受到唐中后期禅宗思想的影响。唐代禅宗分为南北二宗,韦应物既受北禅宗影响,有默坐的习惯;同时也受到南宗"平常心是道"的观念...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作家,其诗以"高雅闲淡"而著称。本文认为韦诗这种风格的形成实是因其受到唐中后期禅宗思想的影响。唐代禅宗分为南北二宗,韦应物既受北禅宗影响,有默坐的习惯;同时也受到南宗"平常心是道"的观念的影响,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深远。由于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他的山水景物诗在意境上,表现出"空灵"、"幽静"、"淡远"的特点,而这些审美风格正是佛禅所追求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禅
诗歌境界
禅学韵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思意韵与诗性智慧──评“禅学三书”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禅学三书”
吴言生
《禅宗思想渊源》
禅诗
《禅学哲学象征》
《禅宗
诗歌境界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维“空山”类意象及其禅意诗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守文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王维以“空”类意象入诗 ,多着眼于把精神或心性置于宇宙的化融之中 ,揭示的是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至高境界 ,而不是人生世相的当下现实关注 ,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诗歌
评论
意象
禅意
诗歌境界
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与朱光潜的一次“碰撞”
9
作者
王吉鹏
张慧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8-20,共3页
鲁迅与朱光潜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次理论"碰撞","碰撞"是围绕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否是"静穆"而展开的。分歧涉及到"摘句"与"佳句"的研究方法、诗歌的最高境界、古希腊诗歌的极境等...
鲁迅与朱光潜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次理论"碰撞","碰撞"是围绕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否是"静穆"而展开的。分歧涉及到"摘句"与"佳句"的研究方法、诗歌的最高境界、古希腊诗歌的极境等,分歧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学欣赏基本方法以及不同人生观带来的不同美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朱光潜
“碰撞”
诗歌境界
“静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薮》文论视野新探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庆立
崔建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歌审美境界论、诗学批评论、诗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胡应麟自己的诗学旨趣、诗学主张及其对传统格调...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歌审美境界论、诗学批评论、诗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胡应麟自己的诗学旨趣、诗学主张及其对传统格调论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薮》
明代
诗论
文论思想
禅喻诗论
复古论
诗歌
审美
境界
论
诗学批评论
诗学发展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心理空间
11
作者
盛国琼
王桃利
《鄂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李商隐无题诗千百年来成为不破的“诗谜”,本文旨在探索李商隐无题诗给人们带来无尽想象的原因 ,以及诗人为扩大这种艺术境界在取材、构思、意象组合上所进行的革新 ,从而拓展诗的空间 。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李商隐
无题诗
艺术技巧
诗歌境界
艺术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年画牛话牛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唐
吴言生
《佛教文化》
200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的过程和在各个阶段的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从诗学渊源上看,寒山禅诗、汾阳颂古是其滥觞。(参《禅宗诗歌境界》之《临济宗禅诗》章。)《十...
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的过程和在各个阶段的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从诗学渊源上看,寒山禅诗、汾阳颂古是其滥觞。(参《禅宗诗歌境界》之《临济宗禅诗》章。)《十牛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的过程,有图、颂(诗)、文(著语),表示了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的过程,以阐示修行的方法与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诗歌境界
》
牛
年画
心路历程
临济宗
图画
修行
描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词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13
作者
殷伟荣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7年第1期83-83,共1页
诗与词是不同的文体,对此王国维先生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简单来说,诗与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内容来说,“诗言志”,诗歌主...
诗与词是不同的文体,对此王国维先生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简单来说,诗与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内容来说,“诗言志”,诗歌主要叙写个人志向,多是宏大的主题,建功立业,理想抱负等等,如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表达诗人对社稷与民生的关切;王维早期的边塞诗,抒发建功立业的愿望等等。词因为是起于宴席上娱乐助兴的歌词,则多是男女情爱,缠绵悱恻,所谓“词言情”,如柳永的多数词作,无一不是一己情爱的悲欢离合。从艺术境界来说,诗歌境界宏阔深远,杜甫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深秋天地阔远宏深的景象。而词虽也讲究境界,但和诗相比又有所不同,所谓“诗之境阔,词之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意识
“诗言志”
教学
宋词
诗歌境界
建功立业
要眇宜修
理想抱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明与晦暗——《桃花源记并诗》新解
14
作者
郭华春
《文史知识》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陶渊明的生命境界、诗歌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瑰宝,永不过时。本期话题,诚邀两位老师从诗歌与文本角度带大家走进陶渊明的世界。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桃花源记并诗》
生命
境界
诗歌境界
陶渊明
新解
光明
原文传递
在诗歌里寻找命运的踪迹——简谈柳苏的诗歌
15
作者
宫白云
《绿风》
2018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文学评论常常会成为匆匆的过客,而评论中阅读过的那些触动心灵的诗句会长久地萦绕,挥之不去。"时间永远是新的,只是我旧了。"这是我近期阅读柳苏的多部诗集一见难忘的诗句。柳苏是拥有诗歌境界与生命力和深度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着平...
文学评论常常会成为匆匆的过客,而评论中阅读过的那些触动心灵的诗句会长久地萦绕,挥之不去。"时间永远是新的,只是我旧了。"这是我近期阅读柳苏的多部诗集一见难忘的诗句。柳苏是拥有诗歌境界与生命力和深度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着平凡人的生活,有着对故土的热爱,有着对底层社会的关注,有着对现实的体察。叙述的虽然都是自我与普通人的心态、状态与情绪,但总能包含着更多的思考、关爱与诚实。在诗歌写作中,他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注重语言、结构和意境的统一,注重整体的构建与均衡,注重语言的锤炼,去繁就简,不炫新奇,看似平常,意极深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境界
文学评论
底层社会
诗歌
写作
普通人
诗句
阅读
语言
原文传递
意象与理趣之美
16
作者
施亮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翻阅李培禹的诗集《失去》,可领略其诗篇所洋溢的清新优美格调,舒展雄厚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紧密相联的益然诗情,以及滋润诗句间的浓厚哲理思辩色彩。晚唐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论述雄浑的诗歌境界:“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
翻阅李培禹的诗集《失去》,可领略其诗篇所洋溢的清新优美格调,舒展雄厚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紧密相联的益然诗情,以及滋润诗句间的浓厚哲理思辩色彩。晚唐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论述雄浑的诗歌境界:“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寒寒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也就是说,壮美的诗风应当有包罗万象的气势,苍茫无际的审美境界,犹如飞云流动,长风浩荡,既要有超越生活表象的宏阔意象,又要有发自生命意识深处的激情,不造作,不矫饰,不可勉强拼凑,须注重诗中内在旋律美与语言的轻灵质感,方可诗情醇厚,意味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超以象外
诗评家
审美
境界
理趣
司空图
诗歌境界
哲理思辩
原文传递
试论闻一多生命与诗文之合一
17
作者
李乐平
姚皓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闻一多终生都在用生命写诗,生命就是他的诗,这即表现为闻一多写诗作文都象征着他生命的宣言。他在《诗的格律》中的理论,都是从"险中见奇"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是闻一多诗文之艺术的险中见奇执着追求却远没有他人之险中见奇...
闻一多终生都在用生命写诗,生命就是他的诗,这即表现为闻一多写诗作文都象征着他生命的宣言。他在《诗的格律》中的理论,都是从"险中见奇"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是闻一多诗文之艺术的险中见奇执着追求却远没有他人之险中见奇的追求特点突出。这样,闻一多的生命就与其诗文合而为一成为博大精深的内涵存在。闻一多以其生命之死的绚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斑斓崭新的诗歌境界。又因为其生命与诗文的合一,这就不仅使其"诗文"更具魅力,而且也使其"生命"更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闻一多
诗文
诗的格律
诗歌境界
写诗
原文传递
一种叠加的诗学:唐诗钟声意象的美育功能与诗境拓展
被引量:
2
18
作者
刘亚斌
《中国美学研究》
2019年第2期86-97,282,共13页
"叠加"在福柯理论中用于分析权力的普泛性宰制,本文将其运用于唐诗钟声意象的分析,并给予某种程度的反观,抛弃其权力模式,从知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钟声"在空间神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唐代诗歌创作影响...
"叠加"在福柯理论中用于分析权力的普泛性宰制,本文将其运用于唐诗钟声意象的分析,并给予某种程度的反观,抛弃其权力模式,从知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钟声"在空间神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唐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在禅宗的直观方式下,钟声连接着世俗生活与方外世界,诗人将两者逐渐叠加起来,在"遗其关系"限制的自身存在敞开的基础上融合为一,从而产生新的审美境界。叠加的诗学成为一种建构新的人生美育与扩展诗歌境界的方式,其诗歌创作中不断调适的过程性和异质融合所产生的新质性都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审美教育和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的诗学
唐诗
钟声
美育
诗歌境界
原文传递
阴郁情形里一片明亮的芬芳——读李琦组诗《伶仃之美》
19
作者
陈浮
《岁月(原创)》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诗歌是一种多元化凸显生活的载体和方式,其做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更多的是写意生活,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的诗意,然后将用其美丽与美好用诗句表达出来。诗人李琦就是这样。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李琦的诗作,而这一次偶读其组诗《伶仃之...
诗歌是一种多元化凸显生活的载体和方式,其做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更多的是写意生活,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的诗意,然后将用其美丽与美好用诗句表达出来。诗人李琦就是这样。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李琦的诗作,而这一次偶读其组诗《伶仃之美》令我眼前一亮,目睹了诗歌境界里一片明亮的芬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琦
组诗
诗歌境界
艺术形式
生活
多元化
诗意
诗句
原文传递
投资的“澄明之境”
20
作者
六月冬眠
《金融博览》
2019年第16期96-96,共1页
几年前,在寻找金融投资书籍的过程中,看到文学书架上摆着一本书:《澄明之境》.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里面讲的,是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与诗歌境界之间的关系.关于“澄明之境”,很多人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于我而言,所谓澄明之境,就是“...
几年前,在寻找金融投资书籍的过程中,看到文学书架上摆着一本书:《澄明之境》.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里面讲的,是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与诗歌境界之间的关系.关于“澄明之境”,很多人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于我而言,所谓澄明之境,就是“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那种通达.清楚规律、明白方向、知道得失,把自己从问题之中拔出来,坚持本性,独立思考,再做出判断,并展开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投资
澄明
诗歌境界
生命
境界
陶渊明
原文传递
题名
行走在世界边缘的观察者——浅析李娟诗歌境界的成因
1
作者
汪泽
机构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金
喀什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KSUGRI201708)
文摘
李娟的散文以自然脱俗的气质俘获一众读者,可谓当代散文家中的一股清流。近些年,李娟诗歌的刊发出版为我们深入分析其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感性材料。本文从无处安放的肉体心灵、失语压抑的表达困境、静水深流的人生智慧、诗意李娟的真实人格四方面展开论述,以走进李娟诗歌的意境,发掘最为真实的作家本体意识、思想精神建构以及独特诗意观照,从而探寻李娟诗歌境界的成因。
关键词
李娟
当代
诗歌
诗歌境界
的成因
Keywords
Li Juan
contemporary poetry
causes of poetry realm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傅元峰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批准号:09YJC751044
关键词
诗歌
发展史
于坚
文化载体
生命状态
诗歌境界
亲和
抒情
诗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废名诗歌的陌生化艺术手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祝学剑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博士生
出处
《写作》
2007年第10期18-21,共4页
文摘
废名诗歌因其过分超脱奇僻,而又无人能解,被看作是新诗中迷人而又难启的黑箱。的确如此,废名诗歌晦涩艰深,即使像周作人、刘半农、艾青这样的高明之士都感到难以捉摸,但废名诗歌又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才情,神秘而又美丽。实际上,废名诗歌之所以迷人而又难启与诗人大量运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进行诗歌写作有紧密关联。这些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打破了读者正常的顺势思维,增加了诗歌的阻拒力,把读者抛入一个陌生黑暗而又美丽异常的诗歌境界,所以才会感到进入一个迷人而又难启的黑箱。
关键词
诗歌
写作
艺术手法
陌生化
废名
超凡脱俗
诗歌境界
周作人
刘半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吃出来的境界——苏轼食品诗管窥
4
作者
陈芳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
文摘
苏轼诗集中有一百多首食品诗。这些食品诗显示出苏轼是一个很会吃的人。他不仅吃出了化荆棘为甘脆的人生境界,而且也吃出了精微超诣的诗歌境界,从而扩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关键词
食品
苏轼
人生
境界
诗歌境界
表现领域
Keywords
Su Shi
food poems
eat
realm of life
poem’s field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批判和澄明之境--论华海的生态诗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树东
刘锦丽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38-4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暨生态文学大系编纂(1978—2017)”(17BZW034)。
文摘
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华海的生态诗歌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他已经确立较为自觉的生态诗歌观,创作的生态诗歌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他的生态诗歌对当前的诸多生态危机有着生动的表现,展示了较为严厉的生态批判立场。他还有意建构出天人合一式的澄明境界,召唤现代人重新体验大自然之美。他在生态诗歌的诗艺探索上也颇下苦功,建构出了独特的意象、意境和语言风格。华海的生态诗歌对于推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
诗歌
澄明
境界
生态文明
Keywords
Ecological Literature
Ecological Poetry
Clear Real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禅思想与韦应物山水诗意境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红丽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1,共5页
文摘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作家,其诗以"高雅闲淡"而著称。本文认为韦诗这种风格的形成实是因其受到唐中后期禅宗思想的影响。唐代禅宗分为南北二宗,韦应物既受北禅宗影响,有默坐的习惯;同时也受到南宗"平常心是道"的观念的影响,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深远。由于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他的山水景物诗在意境上,表现出"空灵"、"幽静"、"淡远"的特点,而这些审美风格正是佛禅所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
佛禅
诗歌境界
禅学韵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思意韵与诗性智慧──评“禅学三书”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震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禅学三书”
吴言生
《禅宗思想渊源》
禅诗
《禅学哲学象征》
《禅宗
诗歌境界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维“空山”类意象及其禅意诗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守文
机构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文摘
王维以“空”类意象入诗 ,多着眼于把精神或心性置于宇宙的化融之中 ,揭示的是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至高境界 ,而不是人生世相的当下现实关注 ,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诗歌
评论
意象
禅意
诗歌境界
审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与朱光潜的一次“碰撞”
9
作者
王吉鹏
张慧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摘
鲁迅与朱光潜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次理论"碰撞","碰撞"是围绕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否是"静穆"而展开的。分歧涉及到"摘句"与"佳句"的研究方法、诗歌的最高境界、古希腊诗歌的极境等,分歧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学欣赏基本方法以及不同人生观带来的不同美学理想。
关键词
鲁迅
朱光潜
“碰撞”
诗歌境界
“静穆”
Keywords
Lu Xun
Zhu Guangqian
"Collision"
Realm of poetry
"Solemn and quiet"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薮》文论视野新探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庆立
崔建利
机构
聊城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摘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歌审美境界论、诗学批评论、诗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胡应麟自己的诗学旨趣、诗学主张及其对传统格调论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诗薮》
明代
诗论
文论思想
禅喻诗论
复古论
诗歌
审美
境界
论
诗学批评论
诗学发展观
Keywords
ShiSou
return to the acients thought
a new study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心理空间
11
作者
盛国琼
王桃利
机构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鄂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文摘
李商隐无题诗千百年来成为不破的“诗谜”,本文旨在探索李商隐无题诗给人们带来无尽想象的原因 ,以及诗人为扩大这种艺术境界在取材、构思、意象组合上所进行的革新 ,从而拓展诗的空间 。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李商隐
无题诗
艺术技巧
诗歌境界
艺术结构
Keywords
opening sense
uncertainty
psychology inside
psychology course
interest imag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年画牛话牛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唐
吴言生
出处
《佛教文化》
200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文摘
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的过程和在各个阶段的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从诗学渊源上看,寒山禅诗、汾阳颂古是其滥觞。(参《禅宗诗歌境界》之《临济宗禅诗》章。)《十牛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的过程,有图、颂(诗)、文(著语),表示了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的过程,以阐示修行的方法与顺序。
关键词
《禅宗
诗歌境界
》
牛
年画
心路历程
临济宗
图画
修行
描绘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词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13
作者
殷伟荣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
出处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7年第1期83-83,共1页
文摘
诗与词是不同的文体,对此王国维先生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简单来说,诗与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内容来说,“诗言志”,诗歌主要叙写个人志向,多是宏大的主题,建功立业,理想抱负等等,如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表达诗人对社稷与民生的关切;王维早期的边塞诗,抒发建功立业的愿望等等。词因为是起于宴席上娱乐助兴的歌词,则多是男女情爱,缠绵悱恻,所谓“词言情”,如柳永的多数词作,无一不是一己情爱的悲欢离合。从艺术境界来说,诗歌境界宏阔深远,杜甫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深秋天地阔远宏深的景象。而词虽也讲究境界,但和诗相比又有所不同,所谓“诗之境阔,词之境长”。
关键词
文体意识
“诗言志”
教学
宋词
诗歌境界
建功立业
要眇宜修
理想抱负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明与晦暗——《桃花源记并诗》新解
14
作者
郭华春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文摘
陶渊明的生命境界、诗歌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瑰宝,永不过时。本期话题,诚邀两位老师从诗歌与文本角度带大家走进陶渊明的世界。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桃花源记并诗》
生命
境界
诗歌境界
陶渊明
新解
光明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在诗歌里寻找命运的踪迹——简谈柳苏的诗歌
15
作者
宫白云
出处
《绿风》
2018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文摘
文学评论常常会成为匆匆的过客,而评论中阅读过的那些触动心灵的诗句会长久地萦绕,挥之不去。"时间永远是新的,只是我旧了。"这是我近期阅读柳苏的多部诗集一见难忘的诗句。柳苏是拥有诗歌境界与生命力和深度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着平凡人的生活,有着对故土的热爱,有着对底层社会的关注,有着对现实的体察。叙述的虽然都是自我与普通人的心态、状态与情绪,但总能包含着更多的思考、关爱与诚实。在诗歌写作中,他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注重语言、结构和意境的统一,注重整体的构建与均衡,注重语言的锤炼,去繁就简,不炫新奇,看似平常,意极深邃。
关键词
诗歌境界
文学评论
底层社会
诗歌
写作
普通人
诗句
阅读
语言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意象与理趣之美
16
作者
施亮
机构
不详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7期108-110,共3页
文摘
翻阅李培禹的诗集《失去》,可领略其诗篇所洋溢的清新优美格调,舒展雄厚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紧密相联的益然诗情,以及滋润诗句间的浓厚哲理思辩色彩。晚唐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论述雄浑的诗歌境界:“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寒寒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也就是说,壮美的诗风应当有包罗万象的气势,苍茫无际的审美境界,犹如飞云流动,长风浩荡,既要有超越生活表象的宏阔意象,又要有发自生命意识深处的激情,不造作,不矫饰,不可勉强拼凑,须注重诗中内在旋律美与语言的轻灵质感,方可诗情醇厚,意味深长。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超以象外
诗评家
审美
境界
理趣
司空图
诗歌境界
哲理思辩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闻一多生命与诗文之合一
17
作者
李乐平
姚皓华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艺术的忠臣到人民的忠臣:闻一多论>成果之一
项目号:07j09
文摘
闻一多终生都在用生命写诗,生命就是他的诗,这即表现为闻一多写诗作文都象征着他生命的宣言。他在《诗的格律》中的理论,都是从"险中见奇"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是闻一多诗文之艺术的险中见奇执着追求却远没有他人之险中见奇的追求特点突出。这样,闻一多的生命就与其诗文合而为一成为博大精深的内涵存在。闻一多以其生命之死的绚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斑斓崭新的诗歌境界。又因为其生命与诗文的合一,这就不仅使其"诗文"更具魅力,而且也使其"生命"更具活力。
关键词
“生命”
闻一多
诗文
诗的格律
诗歌境界
写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叠加的诗学:唐诗钟声意象的美育功能与诗境拓展
被引量:
2
18
作者
刘亚斌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美学研究》
2019年第2期86-97,282,共13页
基金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背景下汉语言师范专业传统美育实践设计研究”,编号:jg20180251.
文摘
"叠加"在福柯理论中用于分析权力的普泛性宰制,本文将其运用于唐诗钟声意象的分析,并给予某种程度的反观,抛弃其权力模式,从知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钟声"在空间神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唐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在禅宗的直观方式下,钟声连接着世俗生活与方外世界,诗人将两者逐渐叠加起来,在"遗其关系"限制的自身存在敞开的基础上融合为一,从而产生新的审美境界。叠加的诗学成为一种建构新的人生美育与扩展诗歌境界的方式,其诗歌创作中不断调适的过程性和异质融合所产生的新质性都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审美教育和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叠加的诗学
唐诗
钟声
美育
诗歌境界
Keywords
Overlaying poetics
Tang poetry
Bell tones
Aesthetic education
poetic state of conciousnes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阴郁情形里一片明亮的芬芳——读李琦组诗《伶仃之美》
19
作者
陈浮
出处
《岁月(原创)》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摘
诗歌是一种多元化凸显生活的载体和方式,其做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更多的是写意生活,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的诗意,然后将用其美丽与美好用诗句表达出来。诗人李琦就是这样。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李琦的诗作,而这一次偶读其组诗《伶仃之美》令我眼前一亮,目睹了诗歌境界里一片明亮的芬芳。
关键词
李琦
组诗
诗歌境界
艺术形式
生活
多元化
诗意
诗句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投资的“澄明之境”
20
作者
六月冬眠
机构
不详
出处
《金融博览》
2019年第16期96-96,共1页
文摘
几年前,在寻找金融投资书籍的过程中,看到文学书架上摆着一本书:《澄明之境》.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里面讲的,是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与诗歌境界之间的关系.关于“澄明之境”,很多人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于我而言,所谓澄明之境,就是“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那种通达.清楚规律、明白方向、知道得失,把自己从问题之中拔出来,坚持本性,独立思考,再做出判断,并展开行动.
关键词
金融投资
澄明
诗歌境界
生命
境界
陶渊明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行走在世界边缘的观察者——浅析李娟诗歌境界的成因
汪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
傅元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废名诗歌的陌生化艺术手法
祝学剑
《写作》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吃出来的境界——苏轼食品诗管窥
陈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明批判和澄明之境--论华海的生态诗歌
汪树东
刘锦丽
《长江学术》
CSSCI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佛禅思想与韦应物山水诗意境
丁红丽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禅思意韵与诗性智慧──评“禅学三书”
康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王维“空山”类意象及其禅意诗境
刘守文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鲁迅与朱光潜的一次“碰撞”
王吉鹏
张慧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诗薮》文论视野新探
李庆立
崔建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心理空间
盛国琼
王桃利
《鄂州大学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牛年画牛话牛
李唐
吴言生
《佛教文化》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宋词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殷伟荣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光明与晦暗——《桃花源记并诗》新解
郭华春
《文史知识》
2024
0
原文传递
15
在诗歌里寻找命运的踪迹——简谈柳苏的诗歌
宫白云
《绿风》
2018
0
原文传递
16
意象与理趣之美
施亮
《海内与海外》
2023
0
原文传递
17
试论闻一多生命与诗文之合一
李乐平
姚皓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18
一种叠加的诗学:唐诗钟声意象的美育功能与诗境拓展
刘亚斌
《中国美学研究》
2019
2
原文传递
19
阴郁情形里一片明亮的芬芳——读李琦组诗《伶仃之美》
陈浮
《岁月(原创)》
2017
0
原文传递
20
投资的“澄明之境”
六月冬眠
《金融博览》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