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谚语的诗歌性分析 |
王加为
侯莉萍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0 |
|
2
|
刍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
高思佳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
2024 |
0 |
|
3
|
诗学视域下的诗歌隐喻性与翻译 |
邱文生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5 |
5
|
|
4
|
透过沃尔特·惠特曼的诗美学和性价值观看性诗歌创作和超验主义 |
刘宏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论《花笺记》及其英译本诗歌音乐性的传递与再现 |
李燕霞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6 |
0 |
|
6
|
符号学理论视野中的诗歌音乐性阐释 |
刘康凯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5 |
0 |
|
7
|
浸淫于孤独的自白——剖析90年代的自白性诗歌 |
张器友
|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
8
|
从共性和个性看汉英诗歌的可译性及其障碍 |
贾玉成
刘开亮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4 |
1
|
|
9
|
诗歌的象似性分析 |
马小慧
|
《科技信息》
|
2010 |
1
|
|
10
|
冷暖·细节·轮廓——探析格丽克诗歌的绘画性 |
黄仰芬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2 |
1
|
|
11
|
从《歌唱自我》中的“自我”看诗歌语言的隐喻象似性 |
杨美玲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2
|
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审美性教学探索 |
戴石坚
|
《俪人(教师)》
|
2015 |
0 |
|
13
|
审美性阅读,初中诗歌教学的有效引领 |
张红梅
|
《语文世界(中旬刊)》
|
2021 |
0 |
|
14
|
元和士人的讽喻性诗歌创作——以白居易、元稹与李绅为例 |
杨艺蕾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5
|
生命的脉动与诗歌地方性的可能——关于梅州当代诗歌创作向度的断想 |
陈红旗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论《尝试集》中的功用性诗歌 |
王子健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
饶淑丹
|
《新校园(中旬刊)》
|
2015 |
0 |
|
18
|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索 |
蒋玲
|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2020 |
0 |
|
19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
盖文娟
|
《新课程》
|
2016 |
0 |
|
20
|
走向散文性修辞:一种早期修辞传统转捩的中西比较 |
孔许友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