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白桦树》《柴堆》看弗罗斯特诗歌的散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现代派诗人之一,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形式上(比如韵律)继承传统诗歌,却在语言和题材等方面勇于创新,两者的完美结合使他的诗歌匠心独具。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阐述诗歌散文化...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现代派诗人之一,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形式上(比如韵律)继承传统诗歌,却在语言和题材等方面勇于创新,两者的完美结合使他的诗歌匠心独具。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阐述诗歌散文化理论时提出,诗歌从语言到意境,都不嫌平淡,向日常生活靠拢,从一向不被人当作审美对象的事物中去发掘诗歌的题材,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诗化。弗罗斯特的两首名诗《柴堆》(The Wood Pile)和《白桦树》(Birches)很好地诠释了诗歌散文化理论,使读者从这一独特的理论角度,去感受弗罗斯特经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散文化 《柴堆》 《白桦树》
下载PDF
张炜诗歌综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厚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张炜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其诗歌呈现出明显的主题系统,其中饥饿主题、游荡主题在这一系统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诗歌中所呈现出的生态性建构,表征着张炜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深层思索,其诗体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张炜诗歌与他的散文、... 张炜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其诗歌呈现出明显的主题系统,其中饥饿主题、游荡主题在这一系统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诗歌中所呈现出的生态性建构,表征着张炜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深层思索,其诗体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张炜诗歌与他的散文、小说具有相当密切的互文性关联,是他的文学世界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诗歌 饥饿主题 游荡主题 诗歌散文化 生态诗歌
下载PDF
元结“以文为诗”论
3
作者 彭小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以文为诗"的概念始于韩愈。早在韩愈之前,唐代古文运动先驱——元结的诗歌已呈现出"以文为诗"的写作模式。元结的诗歌长于叙事描写,在诗歌创作中融入大量的议论,并采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创作,因此呈现散文化倾向。... "以文为诗"的概念始于韩愈。早在韩愈之前,唐代古文运动先驱——元结的诗歌已呈现出"以文为诗"的写作模式。元结的诗歌长于叙事描写,在诗歌创作中融入大量的议论,并采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创作,因此呈现散文化倾向。全面探究元结诗歌散文化的特质,对进一步认识"以文为诗"在唐代的发展颇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结 诗文关系 诗歌散文化 以文为诗
下载PDF
西南边陲的革命之音,爱国游子的炽热情怀——论云南作家刘御的革命诗歌创作
4
作者 刘琼 董庆保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2,共2页
作为儿童文学家出身的云南籍作家刘御,以其质朴理性的语言,散文化的诗歌韵味和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论述了上个世纪30、40年代革命诗歌创作的特殊文化语境,表达了一位来自西南边境地区的革命先驱者对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外辱的历史... 作为儿童文学家出身的云南籍作家刘御,以其质朴理性的语言,散文化的诗歌韵味和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论述了上个世纪30、40年代革命诗歌创作的特殊文化语境,表达了一位来自西南边境地区的革命先驱者对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外辱的历史责任。强烈的本土意识是刘御诗歌的原生力量,这是艺术的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他的诗歌在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作者对劳苦大众凄惨生活的悲悯情怀,成为革命话语和文学理想精神完美融合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与革命的结合 本土意识与云南韵味 诗歌散文化 悲悯情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