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章法,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玲玲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6年第5期26-27,共2页
借用格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章法,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相应对策,旨在探索活化教学过程的方法。通过引人入胜地导入启发、有的放矢地明确目标、生动活泼地转化生成、兼收并蓄地总结归纳,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 借用格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章法,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相应对策,旨在探索活化教学过程的方法。通过引人入胜地导入启发、有的放矢地明确目标、生动活泼地转化生成、兼收并蓄地总结归纳,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无缝对接和教学步骤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歌章法 情境 互动
下载PDF
宋代诗歌章法理论与“起承转合”的形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正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作为诗论的“起承转合”包含了三个要素:所论对象主要是律诗,以各种比喻、从不同角度来强调诗歌各部分间的逻辑联系,十分注重诗歌各部分与诗题的联系。“起承转合”之法的诸要素在宋代已经形成。这是宋代诗歌章法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唐宋... 作为诗论的“起承转合”包含了三个要素:所论对象主要是律诗,以各种比喻、从不同角度来强调诗歌各部分间的逻辑联系,十分注重诗歌各部分与诗题的联系。“起承转合”之法的诸要素在宋代已经形成。这是宋代诗歌章法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唐宋省题诗赋规范交互作用的结果,与经义作法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诗歌章法理论 起承转合
原文传递
“气”:方东树诗歌批评最重要的审美范畴
3
作者 黄振新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0,85,共4页
"气"是方东树诗歌批评最重要的审美范畴。方东树认为诗歌必须有"气",有气才有生命,才能活;在诗歌章法上,方东树提出"气脉"之说,要求诗歌"气体高浑",血脉灌输,又要曲折变化,往复顿挫;在诗歌风格... "气"是方东树诗歌批评最重要的审美范畴。方东树认为诗歌必须有"气",有气才有生命,才能活;在诗歌章法上,方东树提出"气脉"之说,要求诗歌"气体高浑",血脉灌输,又要曲折变化,往复顿挫;在诗歌风格上,方东树强调了"气势",尚刚健之风,反对"气骨轻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诗歌生命 诗歌章法 诗歌风格
下载PDF
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慕文 刘玉梅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1,共9页
本文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诗学、漫画设计学理论,构建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示范性地开展个案分析。研究表明:诗的“触景生情”和“以文为诗”的意象思维、绝律诗体和“起承转合”章法等更适用于四格漫画改编;... 本文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诗学、漫画设计学理论,构建唐诗漫画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示范性地开展个案分析。研究表明:诗的“触景生情”和“以文为诗”的意象思维、绝律诗体和“起承转合”章法等更适用于四格漫画改编;漫画可有效解决诗中参与者与环境抽象概括化且两者之间界线模糊、人本精神因参与人省略而无法体现的问题,使诗中隐化、概括化和精确化的过程意义显化、具体化和形象生动化,并合理运用对话式白话文取得良好的交际效应。本研究既有助于“读图时代”的唐诗漫画改编与评鉴,又尝试为多模态功能文体学提供了跨学科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诗歌意象、体裁、章法 唐诗漫画 多模态功能文体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