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歌要素“情、顿、韵”看杨德豫译诗风格
1
作者 魏中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7期107-111,共5页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 杨德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歌作家,也是英国诗歌翻译家中的佼佼者。汉语诗歌讲究的是"情思合一""节奏倚顿"和"声韵有力"。基于诗歌的"情、顿、韵"三要素对杨德豫的译诗进行探讨,进而得出杨德豫的译诗风格为:情感饱满却不显造作,"以顿代步"却不为生硬,忠于原作却不实本体。他独特创新的翻译风格,不仅将英文诗和汉语诗之间不可磨合的尴尬化解至恰到好处,而且也给译文赋予了生命和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德豫译诗 诗歌翻译 诗歌要素 “情 韵”
下载PDF
论沈约诗歌理论的“情”、“文”要素
2
作者 邓剑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1-72,共2页
沈约号称"一代辞宗",对齐梁诗风在理论上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引导了齐梁诗歌的发展方向,为齐梁诗人开创了崭新的美学理想。
关键词 沈约 诗歌要素
下载PDF
试析穆旦诗歌的结构要素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梅 黄先政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主要用结构主义的眼光阅读穆旦,通过对诗歌的主要结构要素——爱情、自然、自我等分析,把握诗歌的内在结构。从剖析穆旦诗歌的内在结构这个角度出发,透过诗歌纷繁复杂的表象,找出诗歌的结构要素,以期能进一步阐释穆旦的诗歌。
关键词 穆旦 穆旦诗歌 诗歌结构要素
下载PDF
深入浅出 约中有博——《英语诗歌教程》评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丙堂 周淑梅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文章着重评介李正栓和白凤欣合著的《英语诗歌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书以英语诗歌知识为切入点,介绍了诗歌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诗歌类型的概念、特点和语用功能等,并援引经典样诗例释诗论。该教程能够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 文章着重评介李正栓和白凤欣合著的《英语诗歌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书以英语诗歌知识为切入点,介绍了诗歌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诗歌类型的概念、特点和语用功能等,并援引经典样诗例释诗论。该教程能够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英语诗歌方面的知识以及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会帮助诗歌爱好者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诗歌 诗歌要素 诗歌种类
下载PDF
布莱克诗歌《老虎》的永恒魅力与其语言的含混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令富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布莱克的名作《老虎》词语含混、话语模糊不清,却因此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为理解和阐释诗歌及其要素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无限广阔的空间,使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读者都能从作品中发掘出与自己的情趣相吻合的意蕴,从而引发出多种不... 布莱克的名作《老虎》词语含混、话语模糊不清,却因此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为理解和阐释诗歌及其要素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无限广阔的空间,使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读者都能从作品中发掘出与自己的情趣相吻合的意蕴,从而引发出多种不同的见解,使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魅力 语言含混 诗歌要素
下载PDF
叶燮诗歌批评中的气生命观与原型
6
作者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清代文论家叶燮以气论诗,回归气的本义,其气为贯穿诗歌三要素理、事、情的生命之气。这种贯穿诗歌理、事、情的生命之气,源于诗歌所反映的客观外界的理、事、情所蕴涵的生命之气,所以充满蓬勃生机。叶燮还从气生命观入手,重新审视了崇... 清代文论家叶燮以气论诗,回归气的本义,其气为贯穿诗歌三要素理、事、情的生命之气。这种贯穿诗歌理、事、情的生命之气,源于诗歌所反映的客观外界的理、事、情所蕴涵的生命之气,所以充满蓬勃生机。叶燮还从气生命观入手,重新审视了崇尚自然的诗歌创作,揭示了在气生命力驱动下的崇尚自然的诗歌创作所具有的变化多端的特点,叶燮论诗中的气论蕴涵着气生型创世神话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生命观 诗歌要素 崇尚自然 神话原型
下载PDF
漂泊与自我:祝立根诗歌中的自我建构
7
作者 寇硕恒 《诗探索》 2020年第7期98-102,共5页
谈到祝立根的诗歌,似乎很难绕开“云南”这样一个地理标签,诗人特殊的地域背景,也确实为他的创作带来了异质性的诗歌要素。然而与其说祝立根的诗歌在“离乡”与“返乡”之间实践着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地理学”,倒不如说故乡构成了一个无... 谈到祝立根的诗歌,似乎很难绕开“云南”这样一个地理标签,诗人特殊的地域背景,也确实为他的创作带来了异质性的诗歌要素。然而与其说祝立根的诗歌在“离乡”与“返乡”之间实践着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地理学”,倒不如说故乡构成了一个无法返归的原点,标示着诗人在精神层面与肉体层面的双重漂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要素 自我建构 诗歌地理学 立根 漂泊 地域背景 个人化 精神层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