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交融视域下陈老莲《品茶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晓丹 邱硕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350,共2页
从孔子到陆机,对诗与画的关联始终在发掘,到了北宋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绘画一律"的提出,更是将诗画交融提到了理论的高度。陈老莲作为明末著名的画家,不仅画技精湛,还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因此他的作品,不... 从孔子到陆机,对诗与画的关联始终在发掘,到了北宋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绘画一律"的提出,更是将诗画交融提到了理论的高度。陈老莲作为明末著名的画家,不仅画技精湛,还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有绘制精美的人物画,同时也有底蕴丰厚的茶画。《品茶图》作为他茶画艺术上的代表作,不仅体现出茶文化所蕴含的清净平和,同时也代表了陈老莲追求的气象和意韵。陈老莲的《品茶图》不仅具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而且还有表意传情的功效,同时又不失生动传神的艺术魅力,因此是诗画交融的名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品茶图》 陈老莲
下载PDF
从王维到苏轼——论诗画交融及文人画的历史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沧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文人画在意境的营造上,突出地表现为诗境和画境的融合。禅宗的所谓"见性"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审美的态度追求的天人合一与儒道之互补,这便是诗画交融的哲学根基。在创作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首先... 文人画在意境的营造上,突出地表现为诗境和画境的融合。禅宗的所谓"见性"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审美的态度追求的天人合一与儒道之互补,这便是诗画交融的哲学根基。在创作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首先是由王维实现的,而理论上的系统总结与提倡则是苏轼。苏轼以后,文人画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规模。经过前代的发展,尤其是宋代的奠基,才有文人画在元、明、清的蓬勃发展和高度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入 诗画交融 移情
下载PDF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画交融美
3
作者 姜朝晖 《社科纵横》 2005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王维擅长绘画,其山水田园诗很集中地表现了其诗画交融之浑融美。本文从诗画交融、绘画美的角度来探讨其浑融美,抉发其艺术隐微。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取景构图、设色敷彩,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不拘一格,随物赋形,传神写照,而得其天机意趣... 王维擅长绘画,其山水田园诗很集中地表现了其诗画交融之浑融美。本文从诗画交融、绘画美的角度来探讨其浑融美,抉发其艺术隐微。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取景构图、设色敷彩,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不拘一格,随物赋形,传神写照,而得其天机意趣,浸融着诗人浓郁的情感,从而以色彩美、构图美、动态美、声乐美、朴素美、想象美、感情美而凝聚成的绘画美、诗歌艺术的浑融美,使得诗画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日益成熟,冲澹而兴味悠长,清婉流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 诗画交融 冲澹 清婉流丽
下载PDF
试论形成中国古代诗画交融的主要因素
4
作者 徐伯鸿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4-97,共4页
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历史客观地形成了“诗画交融”传统,二者在创作层面形成交融是一种有条件的成立。首先,物象是诗与画共同的原质要素。诗歌创作要求写物象和由物象所组合成的“景”,使得诗歌尚“虚”的特性带有了浓厚的尚“实”的成分... 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历史客观地形成了“诗画交融”传统,二者在创作层面形成交融是一种有条件的成立。首先,物象是诗与画共同的原质要素。诗歌创作要求写物象和由物象所组合成的“景”,使得诗歌尚“虚”的特性带有了浓厚的尚“实”的成分,从而与绘画的表现和再现对象具有了同一性,为古代诗画交融的形成找到了突破口,确立了必备的前提条件和中介因素。而创作主体在诗画创作中,单纯地描绘物象和由物象组合而成的“景”,并不能构成诗画交融。创作主体是否具有诗画素养,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能否运用诗画的原理、运作规则和操作技巧来选择、组合、描绘物象,为诗画交融的最终完成者审美主体提供可资挖掘探求的凭借和线索,就成为构成诗画交融的最为根本的条件。完整意义上的诗画交融是离不开审美接受者的共同参与作用的后期制作的,缺少了审美接受者审美创造的译码程序,诗画文本不过是一堆符号的堆积而已,更不用说诗画交融了。手卷和运动透视在中国绘画中的成功创造和运用增进了诗画交融,共同铸就了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时空互凝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诗画交融 因素
下载PDF
画以诗为魂--浅谈文人画画家王维的诗画交融 被引量:1
5
作者 单琰譞 《美术大观》 2010年第11期12-13,共2页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于绘画的论述是从“技艺”的角度出发的,那时的画家或理论家都相信,绘画的主要目的是“再现”。尽管同自然比较,艺术是短暂的,自然是永恒的,但是,仅仅具备外在的形似是不够的,真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在...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于绘画的论述是从“技艺”的角度出发的,那时的画家或理论家都相信,绘画的主要目的是“再现”。尽管同自然比较,艺术是短暂的,自然是永恒的,但是,仅仅具备外在的形似是不够的,真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绘画中反映事物的永恒性,用艺术去创造真实的错觉。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中国画作出了“士体”和“匠体”的区分,《历代名画记》记谢赫评刘绍祖云:“伤于师工,乏其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文人 《历代名记》 王维 南北朝时期 艺术家 先秦时代
下载PDF
虚实相生 诗画交融——从中国诗和画的实与虚看诗画交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久兵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107-108,共2页
虚实相生是诗画交融的契点与解决方式之一,文章从创作和接受两个层面分析了诗画交融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关键词 虚实相生 诗画交融 创作层面 表现形式
下载PDF
“诗画交融”的思维方式在舞台美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婷 《商业文化》 2011年第12X期354-354,共1页
舞台设计总是为演剧服务的,在舞台设计多元化的今天,他既为角色创造剧中环境,也向观众传递精神世界的信息。美国舞台美术设计师爱德蒙·琼斯曾说:舞美设计是诗人的工作;"舞台设计要像诗一样"。胡妙胜先生也指出:在诗的舞... 舞台设计总是为演剧服务的,在舞台设计多元化的今天,他既为角色创造剧中环境,也向观众传递精神世界的信息。美国舞台美术设计师爱德蒙·琼斯曾说:舞美设计是诗人的工作;"舞台设计要像诗一样"。胡妙胜先生也指出:在诗的舞台设计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意,剧作与角色的精神世界。意象是中国艺术审美的核心,也是诗画创作的一个十分突出的感性标志。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思维来创造"诗意的舞台布景","画代表眼见的东西,诗代表被传达出来的东西"。诗画交融的思维方式就是要促使绘画转化为表现,达到画中有诗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美术 诗画交融 意境
下载PDF
诗画交融春意浓——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赏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开瑰 《甘肃教育》 2003年第10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诗画交融 苏轼 杜甫 寄寓 山水 观感 理论 评论
下载PDF
诗画交融,让小学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被引量:1
9
作者 柳伟青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思考:怎样做才可以使得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体情入境,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呢?在实践摸索过程中,笔者以诗画交融的教学方法为载体,改变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而被动学习的状况...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思考:怎样做才可以使得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体情入境,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呢?在实践摸索过程中,笔者以诗画交融的教学方法为载体,改变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而被动学习的状况,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诗配画的方式走进古诗、感受古诗,通过诵读古诗、理解背景、体会情感,画出诗中的物象、意象,以及诗人的心境,让古诗词课堂教学灵动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教学 诗画交融 体情入境
下载PDF
诗画交融情趣多——《趣谈中国近代题画诗》读后
10
作者 范垂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0-121,共2页
中国诗歌和绘画历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而中国题画诗便是诗情画意高度融合的艺术珍品。这是我国的国粹。题画诗对绘画或画龙点睛,或探幽发微,或锦上添花,或另发别论,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而受到诗画名家的青睐。国画大... 中国诗歌和绘画历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而中国题画诗便是诗情画意高度融合的艺术珍品。这是我国的国粹。题画诗对绘画或画龙点睛,或探幽发微,或锦上添花,或另发别论,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而受到诗画名家的青睐。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我的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可见他对题画诗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诗画交融 近代 情趣 中有 艺术珍品
下载PDF
北宋院体花鸟画“诗画交融”的审美意趣
11
作者 王圣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宋代院体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宋徽宗统治时期引领画院开创的"宣和体",画风富丽工致,浓丽典雅,透露出皇家的富贵祥瑞气息。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最早以诗融入绘画,开创"诗画交融"的艺术先河,... 宋代院体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宋徽宗统治时期引领画院开创的"宣和体",画风富丽工致,浓丽典雅,透露出皇家的富贵祥瑞气息。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最早以诗融入绘画,开创"诗画交融"的艺术先河,更是归功于宋徽宗个人的独到审美和艺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花鸟 诗画交融 审美
下载PDF
中国诗画交融若干焦点问题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经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9,共13页
中国诗画艺术的交融以及缘此而形成的诗画交融的艺术,是中国美学精神的典型体现,其中若干焦点问题,有待更深一层的探讨。先秦儒家《诗》学阐释的"绘事后素"话题,透露出人格理想与技术理性并存的文明史语境,并涵涉诸子美学所... 中国诗画艺术的交融以及缘此而形成的诗画交融的艺术,是中国美学精神的典型体现,其中若干焦点问题,有待更深一层的探讨。先秦儒家《诗》学阐释的"绘事后素"话题,透露出人格理想与技术理性并存的文明史语境,并涵涉诸子美学所共有的容华朝日之光亮意象,由"绘事后素"、"解衣盘礡"、"犬马最难"构成的先秦"绘事"三说,异质而同构于技道参融的美学思想。魏晋时代顾恺之在诗意画创作中揭示的"目送归鸿难"难题,意味着中国美学难易之辩的历史性跃迁,顾恺之"迁想妙得"与"悟对通神"说的内在统一,意味着中国绘画美学的诗意化自觉具有与透视学自觉相重合的历史赋性,而绘画美学的自觉相应具有"图理"与"图形"两极构成的典型特征。中国诗歌艺术"诗中有画"的演化道路,伴随着山水诗创作和"造形美"观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自魏晋而至于两宋,以"应物"说为哲学内核,以"窥情风景"为美感基础,以"状溢目前,情在辞外"为审美理想,熔铸出"情景交融"这一中国诗性文学的典型思维模式。中国绘画美学在透视学自觉上的独到造诣,是对"真山之法"的"以大观小"式的审美改造。诗画交融艺术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可以提炼为诗性写实主义,此即"迁想"与"实对"的统一,此即"山水以形媚道"的美学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绘事后素 目送归鸿难 窥情风景 以大观小
原文传递
诗画的交融与诗境的迁变——以韩诗为中心考察
13
作者 卢宁 《求索》 CSSCI 200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韩愈的艺术感通力极强 ,徜徉于诗画之间逐渐累聚的审美积淀对其山水诗作影响至深。对《山石》和《画记》的剖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韩愈作品诗画交融的实质就是对传统艺术手段的大胆消解与背叛 ,它使韩诗具备了独特的质感。这种特殊... 韩愈的艺术感通力极强 ,徜徉于诗画之间逐渐累聚的审美积淀对其山水诗作影响至深。对《山石》和《画记》的剖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韩愈作品诗画交融的实质就是对传统艺术手段的大胆消解与背叛 ,它使韩诗具备了独特的质感。这种特殊的质感既有传承之轨迹 ,又显示了盛唐与中唐作家诗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诗画交融
下载PDF
传神肖貌 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陶文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59,共11页
传神肖貌 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陶文鹏唐代是中国诗歌与绘画艺术高度繁盛并开始交融的时代。对于唐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相互影响、渗透,已有不少学者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唐代人物画同唐诗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关... 传神肖貌 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陶文鹏唐代是中国诗歌与绘画艺术高度繁盛并开始交融的时代。对于唐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相互影响、渗透,已有不少学者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唐代人物画同唐诗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关系,迄今尚未引起注意。我认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人物 人物形象 诗画交融 唐代 仕女 人们 杜甫
原文传递
春水欲共寒鸭语 诗画交融理趣浓——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赏析
15
作者 车之光 《文史知识》 1997年第8期28-29,共2页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轼"描画"春天到来的一首哲理诗,诗名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是宋诗的最杰出的代表。他是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并赋予了宋诗新的生...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轼"描画"春天到来的一首哲理诗,诗名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是宋诗的最杰出的代表。他是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并赋予了宋诗新的生命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无事不可入诗。"春江晚景"一作"春江晓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 苏轼 内容丰富 北宋时期 哲理 桃花 水暖 诗画交融
原文传递
诗画交融在《雪夜》
16
作者 吴念慈 《新读写》 2022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多年前,颜文樑先生的一幅油画《雪夜》深深地吸引了我。画面上,较淡的颜色如月光及其倒影、雪与云,较深的颜色如天空、水和树的阴影,其面积、形状、比例相互之间呼应,在纷繁的布局中层次分明,各得其所,美不胜收。湖边矮房的橘色暖光让... 多年前,颜文樑先生的一幅油画《雪夜》深深地吸引了我。画面上,较淡的颜色如月光及其倒影、雪与云,较深的颜色如天空、水和树的阴影,其面积、形状、比例相互之间呼应,在纷繁的布局中层次分明,各得其所,美不胜收。湖边矮房的橘色暖光让寒冷的冬夜不再那样冰凉,房上的炊烟让画面增加了动感,也让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更富有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雪夜》 各得其所 层次分明 颜色
原文传递
论王维诗歌的诗画交融之美
17
作者 陈志勋 《河北自学考试》 2007年第8期17-17,共1页
王维不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成就卓著的画家,曾经创造了幽疏淡远的水墨山水画,并且精通音律,擅长音乐。艺术之间是相通的,他在音乐、绘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必然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在他的很多诗歌中都体现了诗、画、乐... 王维不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成就卓著的画家,曾经创造了幽疏淡远的水墨山水画,并且精通音律,擅长音乐。艺术之间是相通的,他在音乐、绘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必然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在他的很多诗歌中都体现了诗、画、乐的结合。如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创作正是在这种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王维 中国古典 歌创作 抒情艺术 水墨山水 中有 音乐
原文传递
画上题诗诗画交融
18
作者 阿云 《中国收藏》 2013年第11期67-67,共1页
王维在实际行动上发起文入画之后,诗画结合的观念逐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深入。北宋中期以后,诗画观念进步,诗人与画家强调诗与画在抒情写意和境界创造上的一致性,他们把画看做“无声诗”,将诗视为“有形画”,追求诗情画意的融... 王维在实际行动上发起文入画之后,诗画结合的观念逐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深入。北宋中期以后,诗画观念进步,诗人与画家强调诗与画在抒情写意和境界创造上的一致性,他们把画看做“无声诗”,将诗视为“有形画”,追求诗情画意的融合,从而开一代风气,催化了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进一步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交融 实际行动 结合 北宋中期 抒情写意 文入
原文传递
文同枯木题材“诗意画”及诗意境界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广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枯木"题材"诗意画"是北宋诗画交融之文人墨戏的重要类型,源于盛唐以来山水画中的寒林古木和松石小景,而新变于文同。他的"枯木"绘画一变唐法,描绘古木全景,以竹石点缀其间,奇古简重,意兴盎然,与其诗歌... "枯木"题材"诗意画"是北宋诗画交融之文人墨戏的重要类型,源于盛唐以来山水画中的寒林古木和松石小景,而新变于文同。他的"枯木"绘画一变唐法,描绘古木全景,以竹石点缀其间,奇古简重,意兴盎然,与其诗歌创作同一机杼,是其学养品德,志趣性情的诗意表现。文同的"枯木"绘画,下开苏轼枯木怪石,为诗画交融诗学思想和艺术实践拓开了新的意境空间,丰富并推动了北宋"诗意画"创作的发展,对元明以后枯木题绘画的创作影响也至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同 枯木题材 诗画交融
下载PDF
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入画诗浅说
20
作者 傅怡静 《杜甫研究学刊》 2002年第4期26-33,共8页
唐代是我国诗画艺术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杜甫作为一代诗圣 ,以其灵心慧感的高度艺术素养创作出历历如画而又内容丰富、意味隽永的入画诗。其入画诗大体上可归为入山水画、入花鸟画、入人物画、入连环画与入风俗性漫画五类。杜甫亦从实... 唐代是我国诗画艺术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杜甫作为一代诗圣 ,以其灵心慧感的高度艺术素养创作出历历如画而又内容丰富、意味隽永的入画诗。其入画诗大体上可归为入山水画、入花鸟画、入人物画、入连环画与入风俗性漫画五类。杜甫亦从实践中认识到诗画艺术在功用认识、艺术创作、审美标准等方面相同或相通的地方。要之 ,杜甫的入画诗勾勒出诗画交融的轨迹 ,杜甫也成为唐代诗画艺术交融不可或缺的一位见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艺术 诗画交融 唐代 创作 审美标准 意味 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