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根源看苏轼与莱辛的诗画关系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兴华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9X期189-190,共2页
在对"诗"与"画"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探讨中,苏轼和莱辛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苏轼的"诗画同律"说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对诗与画的关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分析,这与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
在对"诗"与"画"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探讨中,苏轼和莱辛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苏轼的"诗画同律"说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对诗与画的关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分析,这与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苏轼与莱辛诗画关系论迥异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莱辛
“
诗画同律
”
“
诗
画
异质”
根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浅析中国画的空白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1-402,共2页
空白是中国画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约,线条遒硬,水墨沧桑,意境深远。他的《寒江独钓图》巧妙运用"空白"赋予了作品诗一般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空白的价值与美学作用。
关键词
马远
《寒江独钓图》
中国山水
画
诗画同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意”“象”“境”关联初探——以隋唐五代艺术批评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韩清玉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象""意""境"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也是当下语言-图像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在隋唐五代的艺术批评中,对创作主体层面的"意"格外重视,将其看作审美意象创构的内在根本...
"象""意""境"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也是当下语言-图像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在隋唐五代的艺术批评中,对创作主体层面的"意"格外重视,将其看作审美意象创构的内在根本动因。这一点在诗学与画论中基本是一致的。皎然提出"因意成语"与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命题相呼应;"意"与"笔"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呈现出的"形"与"神"的关系。绘画理论中重"意"的观念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的文学化趋势。王昌龄把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只是没有止步于"象",而是通过"象"抵达"境"。其审美对象出现了由"象"到"境"的游移,理论批评的视角也多有"象"与"境"关系的探讨,如"境生于象外"等。绘画观念中的"景"的范畴,突破了"应物象形"的摹写传统。艺术即在于以有限之象、可观之景表现和传达无限之象、可思可想之景,这种藉以实有表现虚无,乃是意境之根本意义。通过对隋唐五代艺术批评观念的语-图视角的观照,一方面可以把握这一时期文学与绘画在美学层面上的密切关联,革新对诸如"意境"等重要命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当下建构文学图像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存笔先
由象到景
境生于象外
意境
诗画同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根源看苏轼与莱辛的诗画关系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兴华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9X期189-190,共2页
文摘
在对"诗"与"画"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探讨中,苏轼和莱辛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苏轼的"诗画同律"说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对诗与画的关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分析,这与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苏轼与莱辛诗画关系论迥异的根源。
关键词
苏轼
莱辛
“
诗画同律
”
“
诗
画
异质”
根源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浅析中国画的空白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希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1-402,共2页
文摘
空白是中国画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约,线条遒硬,水墨沧桑,意境深远。他的《寒江独钓图》巧妙运用"空白"赋予了作品诗一般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空白的价值与美学作用。
关键词
马远
《寒江独钓图》
中国山水
画
诗画同律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意”“象”“境”关联初探——以隋唐五代艺术批评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韩清玉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自律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项目编号:AHSKQ2014D1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当代批评视域下审美自律与艺术自律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0581)阶段性成果~~
文摘
"象""意""境"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也是当下语言-图像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在隋唐五代的艺术批评中,对创作主体层面的"意"格外重视,将其看作审美意象创构的内在根本动因。这一点在诗学与画论中基本是一致的。皎然提出"因意成语"与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命题相呼应;"意"与"笔"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呈现出的"形"与"神"的关系。绘画理论中重"意"的观念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的文学化趋势。王昌龄把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只是没有止步于"象",而是通过"象"抵达"境"。其审美对象出现了由"象"到"境"的游移,理论批评的视角也多有"象"与"境"关系的探讨,如"境生于象外"等。绘画观念中的"景"的范畴,突破了"应物象形"的摹写传统。艺术即在于以有限之象、可观之景表现和传达无限之象、可思可想之景,这种藉以实有表现虚无,乃是意境之根本意义。通过对隋唐五代艺术批评观念的语-图视角的观照,一方面可以把握这一时期文学与绘画在美学层面上的密切关联,革新对诸如"意境"等重要命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当下建构文学图像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意存笔先
由象到景
境生于象外
意境
诗画同律
Keywords
Meaning exists before writing, From image to scene, Exist out of the image, Conception, Paint-ing and poetry following the same rule
分类号
J026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根源看苏轼与莱辛的诗画关系说
张兴华
《科教文汇》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浅析中国画的空白
王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意”“象”“境”关联初探——以隋唐五代艺术批评为例
韩清玉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