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中国古代的诗画理论看图文内在张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向荣
巩辉
《包装学报》
2014年第3期66-70,共5页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也由此形成了图文关系的张力表达。以诗画关系为切入点,对当下图文关系展开学理渊源层面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当下图文战争的学理立场和图文的互文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诗画理论
图文关系
张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辛与苏轼诗画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4-67,95,共4页
在诗画关系上,莱辛与苏轼的"诗画异质"观与"诗画同律"说取向各异。究其原因,其所处的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西殊异的诗画性质与艺术系统以及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是造成这两种诗画论文化内涵不同的重要原因。同时,由...
在诗画关系上,莱辛与苏轼的"诗画异质"观与"诗画同律"说取向各异。究其原因,其所处的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西殊异的诗画性质与艺术系统以及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是造成这两种诗画论文化内涵不同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同是在探寻诗画艺术规律,因此,二者在观点相异的同时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苏轼
诗画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达芬奇的镜子说与诗画理论的内涵及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鸽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镜子说,强调艺术家要把经验之镜与心灵之镜有机结合,以自然之镜表现完美自然的本质形象。艺术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诗画论,把绘画艺术与诗歌艺术进行比较,赋予了绘画全新的地位,在西方近现代美...
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镜子说,强调艺术家要把经验之镜与心灵之镜有机结合,以自然之镜表现完美自然的本质形象。艺术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诗画论,把绘画艺术与诗歌艺术进行比较,赋予了绘画全新的地位,在西方近现代美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镜子说
诗画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画理论看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
4
作者
王玲娟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3,共8页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理论
山水
画
画
中有
诗
原文传递
宗白华诗画关系理论探析
5
作者
张彩虹
吴昊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3-27,67,共6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对宗白华的思想影响深远。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更是打开了他跨文化研究意识的大门,他将叔本华和老子、康德与《易经》做比较,逐步深入中西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对宗白华的思想影响深远。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更是打开了他跨文化研究意识的大门,他将叔本华和老子、康德与《易经》做比较,逐步深入中西文化的研究。对于诗画关系,宗白华认为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融合,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这种诗画关系理论一直贯穿他的多部美学著作和生命历程当中,他的诗画关系理论不是那种政治性、功利性与图解性的理论堆砌,而是始终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本位,在其中执着于对人生、自然的追求,并将人格涵养与艺术学识联系起来,将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诗画美学实践的探索研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诗画理论
诗
画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水诗与山水画
被引量:
3
6
作者
章尚正
《天府新论》
1996年第3期79-82,共4页
山水诗与山水画章尚正山水诗、画之于诗坛、画苑,由附庸而蔚为大观,各领风骚百千年。“诗画相表里”,这对姐妹艺术的互相生发汇融,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丰富可谓作用非凡。一、山水待回的周须异步山水诗与山水画兴起于何时,历经多年...
山水诗与山水画章尚正山水诗、画之于诗坛、画苑,由附庸而蔚为大观,各领风骚百千年。“诗画相表里”,这对姐妹艺术的互相生发汇融,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丰富可谓作用非凡。一、山水待回的周须异步山水诗与山水画兴起于何时,历经多年聚讼,学术界普遍赞同界定在晋朝。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艺术精神
诗画理论
艺术品位
绘
画
技巧
美学贡献
山水
诗
山水
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瑞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莱辛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其著作《拉奥孔》从媒介、题材以及审美感受三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同时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以及艺术规律,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诗画理论...
莱辛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其著作《拉奥孔》从媒介、题材以及审美感受三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同时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以及艺术规律,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诗画理论的出发点与他所倡导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他大力倡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扫清道路。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拉奥孔
诗画理论
启蒙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被引量:
1
8
作者
宋坚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境
山水
诗
画
诗画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辛“诗画界限”视域下的中国院画长卷——以夏圭《溪山清远图》为例
9
作者
刘煜婷
《艺术教育》
2024年第7期204-207,共4页
文章以莱辛所著《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建构的“诗画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南宋院画长卷代表《溪山清远图》加以分析,分别从其长卷形式、画上题诗的实践和画中的诗意特征三方面入手,挖掘南宋院体绘画诗画共融的深层精神意蕴,以...
文章以莱辛所著《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建构的“诗画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南宋院画长卷代表《溪山清远图》加以分析,分别从其长卷形式、画上题诗的实践和画中的诗意特征三方面入手,挖掘南宋院体绘画诗画共融的深层精神意蕴,以期在莱辛的映照之下,显现出夏圭等宫廷画家对绘画空间与时间内在关系的精妙把握、从视觉上处理诗画关系的自觉。其旨在为扭转文人话语中院画缺乏诗意、追求形似的误读,以及南北宗论影响下院画与文人画二元对立的刻板偏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清远图》
院体
画
莱辛
“
诗
画
界限”
理论
原文传递
相伴而歌,相邻而隔--文学绘画性厘清
10
作者
王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问题,在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这四个维度,对“文学绘画性”的学术发展现状...
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问题,在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这四个维度,对“文学绘画性”的学术发展现状,作一宏观爬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
画
性
诗画理论
学科间性
宏观数据
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国古代的诗画理论看图文内在张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向荣
巩辉
机构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包装学报》
2014年第3期66-70,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006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基金资助项目(2013T60230)
文摘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也由此形成了图文关系的张力表达。以诗画关系为切入点,对当下图文关系展开学理渊源层面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当下图文战争的学理立场和图文的互文建构逻辑。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诗画理论
图文关系
张力
Keywords
ancient China
theory of poetry and painting
image-text relation
tension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辛与苏轼诗画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瑞
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4-67,95,共4页
基金
伊犁师范学院2009年院级立项课题青年项目"莱辛<拉奥孔>之诗画理论研究"(2009-41)
文摘
在诗画关系上,莱辛与苏轼的"诗画异质"观与"诗画同律"说取向各异。究其原因,其所处的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西殊异的诗画性质与艺术系统以及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是造成这两种诗画论文化内涵不同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同是在探寻诗画艺术规律,因此,二者在观点相异的同时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关键词
莱辛
苏轼
诗画理论
Keywords
Lessing
Su Shi
Theory on Poems and Paintings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达芬奇的镜子说与诗画理论的内涵及启示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鸽鸽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文摘
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镜子说,强调艺术家要把经验之镜与心灵之镜有机结合,以自然之镜表现完美自然的本质形象。艺术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诗画论,把绘画艺术与诗歌艺术进行比较,赋予了绘画全新的地位,在西方近现代美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思考。
关键词
达芬奇
镜子说
诗画理论
Keywords
Leonardo Da Vinci
the theory of mirror
the poetry & painting theory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画理论看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
4
作者
王玲娟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3,共8页
文摘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关键词
诗画理论
山水
画
画
中有
诗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宗白华诗画关系理论探析
5
作者
张彩虹
吴昊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3-27,67,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抒情诗的图像表意嬗变研究(WQ20200015)。
文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对宗白华的思想影响深远。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更是打开了他跨文化研究意识的大门,他将叔本华和老子、康德与《易经》做比较,逐步深入中西文化的研究。对于诗画关系,宗白华认为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融合,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这种诗画关系理论一直贯穿他的多部美学著作和生命历程当中,他的诗画关系理论不是那种政治性、功利性与图解性的理论堆砌,而是始终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本位,在其中执着于对人生、自然的追求,并将人格涵养与艺术学识联系起来,将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诗画美学实践的探索研究当中。
关键词
宗白华
诗画理论
诗
画
关系
Keywords
Zong Baihua
Poetry and Painting The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诗与山水画
被引量:
3
6
作者
章尚正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天府新论》
1996年第3期79-82,共4页
文摘
山水诗与山水画章尚正山水诗、画之于诗坛、画苑,由附庸而蔚为大观,各领风骚百千年。“诗画相表里”,这对姐妹艺术的互相生发汇融,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丰富可谓作用非凡。一、山水待回的周须异步山水诗与山水画兴起于何时,历经多年聚讼,学术界普遍赞同界定在晋朝。山...
关键词
中国
艺术精神
诗画理论
艺术品位
绘
画
技巧
美学贡献
山水
诗
山水
画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J211.26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瑞
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基金
伊犁师范学院2009年青年项目<莱辛〈拉奥孔〉之诗画理论研究>(2009-41)阶段性成果
文摘
莱辛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其著作《拉奥孔》从媒介、题材以及审美感受三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同时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以及艺术规律,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诗画理论的出发点与他所倡导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他大力倡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扫清道路。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莱辛
拉奥孔
诗画理论
启蒙运动
Keywords
Lessing
Laokoon
theory of poems and paintings
Txhe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被引量:
1
8
作者
宋坚
机构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文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关键词
审美意境
山水
诗
画
诗画理论
Keywords
Aesthetic Conception
Landscape Poetry and Painting
theory of the poetry and painting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辛“诗画界限”视域下的中国院画长卷——以夏圭《溪山清远图》为例
9
作者
刘煜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艺术教育》
2024年第7期204-207,共4页
文摘
文章以莱辛所著《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建构的“诗画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南宋院画长卷代表《溪山清远图》加以分析,分别从其长卷形式、画上题诗的实践和画中的诗意特征三方面入手,挖掘南宋院体绘画诗画共融的深层精神意蕴,以期在莱辛的映照之下,显现出夏圭等宫廷画家对绘画空间与时间内在关系的精妙把握、从视觉上处理诗画关系的自觉。其旨在为扭转文人话语中院画缺乏诗意、追求形似的误读,以及南北宗论影响下院画与文人画二元对立的刻板偏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溪山清远图》
院体
画
莱辛
“
诗
画
界限”
理论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相伴而歌,相邻而隔--文学绘画性厘清
10
作者
王淼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文摘
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问题,在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这四个维度,对“文学绘画性”的学术发展现状,作一宏观爬梳。
关键词
绘
画
性
诗画理论
学科间性
宏观数据
文学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中国古代的诗画理论看图文内在张力
杨向荣
巩辉
《包装学报》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辛与苏轼诗画理论之比较
王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达芬奇的镜子说与诗画理论的内涵及启示
唐鸽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诗画理论看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
王玲娟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原文传递
5
宗白华诗画关系理论探析
张彩虹
吴昊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水诗与山水画
章尚正
《天府新论》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
王瑞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宋坚
《钦州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莱辛“诗画界限”视域下的中国院画长卷——以夏圭《溪山清远图》为例
刘煜婷
《艺术教育》
2024
0
原文传递
10
相伴而歌,相邻而隔--文学绘画性厘清
王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