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诠释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其昌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诗经》研究向来有所谓"汉学"和"宋学"的研究方式之分庭。"汉学"强调"章句训诂","宋学"强调"义理"的发挥。朱熹的诗经研究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努力在把握《诗经》文本自身... 《诗经》研究向来有所谓"汉学"和"宋学"的研究方式之分庭。"汉学"强调"章句训诂","宋学"强调"义理"的发挥。朱熹的诗经研究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努力在把握《诗经》文本自身意蕴的基础上,着力探讨《诗经》与《易》、《礼》、《春秋》、《四书》等所不同的特殊的审美特性———这就是"《诗》可以兴"。对于《诗经》的诠释在于"讽诵涵泳",而"章句训诂"的功夫更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经诠释学美学 讽诵涵泳 章句训诂
下载PDF
论朱熹“讽诵涵泳”的心理流程——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诠释方式研究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其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本文从考察朱熹“讽诵涵泳”的基本意蕴与“兴”的内在一致性入手,对“讽诵涵泳”诠释方式的心理流程作了基本探析。朱熹的“讽诵涵泳”是中国传统诠释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成熟的标志。“讽诵涵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 本文从考察朱熹“讽诵涵泳”的基本意蕴与“兴”的内在一致性入手,对“讽诵涵泳”诠释方式的心理流程作了基本探析。朱熹的“讽诵涵泳”是中国传统诠释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成熟的标志。“讽诵涵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从而使得“讽诵涵泳”与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及审美创造有着极为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经诠释学美学 讽诵涵泳 玩味
下载PDF
"无边光景一时新"——读《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
3
作者 田文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19,共2页
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宾四先生在论及朱熹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追求时曾将其概述为"内外合一,本末兼尽,精粗俱举,体用皆备".这样的学术追求,使得朱熹在多种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学术成就,美学即是朱子... 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宾四先生在论及朱熹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追求时曾将其概述为"内外合一,本末兼尽,精粗俱举,体用皆备".这样的学术追求,使得朱熹在多种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学术成就,美学即是朱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探朱熹美学的学者很多,研究成果十分丰富,邹其昌博士的<朱熹诗经诠释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1版)即是近年来有关朱熹美学思想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合一 朱子学 诗经诠释学美学 美学研究 美学思想 丰富 中国学术 百科全书 商务印书馆
下载PDF
论朱熹的“感物道情”与“交感”说——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其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6,共4页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就逻辑地走向“兴”。因此,本文认为,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或“感”字。本文着重考察了朱熹的“感物道情”理...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就逻辑地走向“兴”。因此,本文认为,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或“感”字。本文着重考察了朱熹的“感物道情”理论与“交感说”的内在本质联系及其理论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感物道情 交感说 感物 物感 诗经诠释学美学
下载PDF
“感物道情”与“诗言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其昌 林彬晖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8-51,共4页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已逻辑地走向了"兴",因此,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字或一...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已逻辑地走向了"兴",因此,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字或一个"感"字。如果说"感物道情"与"交感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考察"感物"方面的话,那么"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则突出了朱熹对"情"之合理性的关切。"感物道情"与"诗言志"之关系反映了"感物道情"对"诗言志"理论的改造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物道情” “诗言志” 朱熹 诗经诠释学美学 审美 诗歌创作 美学理论
下载PDF
论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其昌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诗经诠释学美学 朱熹 思想体系 中国思想史 组成部分 美学思想 美学体系 系统结构 思想家 伦理学 孔子 哲学 经学
原文传递
“讽诵涵泳”与“叶韵理论”——论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诠释方式之二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其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经诠释学美学 讽诵涵泳 叶韵理论
下载PDF
“以《诗》说《诗》”与“以《序》解《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基本原则研究之二
8
作者 邹其昌 《诗经研究丛刊》 2004年第1期121-145,共25页
本文认为'以《诗》说《诗》'是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朱熹对'以《序》解《诗》'的辩论之上的。文章着重从朱熹对《毛序》主要弊端的辩驳,阐释了朱熹是如何建构其'以《诗》说《诗》'... 本文认为'以《诗》说《诗》'是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朱熹对'以《序》解《诗》'的辩论之上的。文章着重从朱熹对《毛序》主要弊端的辩驳,阐释了朱熹是如何建构其'以《诗》说《诗》'原则的。'以《诗》说《诗》'不只是一个《诗经》诠释的原则问题,更是一个主体审美精神张扬,'还原'审美意蕴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以《诗》说《诗》 以《序》解《诗》 诗经诠释学美学 诠释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