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宗白华小诗创作风格与诗美观念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德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7-98,共12页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的小诗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其中活跃着自然生命的感悟、宇宙万象的体会 ,既有理智的清醒与深邃 ,也有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而以明澈的理性引领创作实践 ,...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的小诗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其中活跃着自然生命的感悟、宇宙万象的体会 ,既有理智的清醒与深邃 ,也有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而以明澈的理性引领创作实践 ,是宗白华较一般新诗诗人优越的地方。他关于“形”“质”不分的新诗艺术意境创构理论 ,以及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诗
意象
艺术风格
诗美观念
诗
歌
宗白华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诗美观念的发展
2
作者
张同吾
《文艺研究》
1985年第5期42-47,共6页
虽然是诗的国度,诗并不被视为文学的正宗。然而有趣的是诗的锐敏同人们感知的锐敏,总是那么紧密地相关联相潜引,诗歌观念上的突破和发展,创作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哪怕是一点点,也不可能象“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那样安然。...
虽然是诗的国度,诗并不被视为文学的正宗。然而有趣的是诗的锐敏同人们感知的锐敏,总是那么紧密地相关联相潜引,诗歌观念上的突破和发展,创作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哪怕是一点点,也不可能象“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那样安然。我们看到的是以整个社会为舞台,各种角色都面对着诗歌发言,以他们各自的情绪和姿态,表述着他们各自的审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美观念
审
美
判断
诗
歌
观念
创作实践
文学
舞台
审
美
观念
表现手法
心灵世界
思想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美之思与诗境创构——论宗白华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德胜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形”“质”不分的新诗意境创构理论及其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对新诗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小诗创作则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在理智的清醒与深邃中...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形”“质”不分的新诗意境创构理论及其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对新诗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小诗创作则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在理智的清醒与深邃中呈露着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诗
诗美观念
意象创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诗学观平议
4
作者
党圣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4-70,共7页
本文对苏轼的诗学理论作了全面的评析探讨,认为他在诗歌特性、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诗歌的韵外之致和“变”“静”意象方面都有独特建树。苏轼完整的诗学体系革新了北宋诗歌风尚,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
关键词
苏轼
诗美观念
诗
出肺腑
有为而作
韵外之致
“空”
“静”
意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
5
作者
李剑波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1,共2页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李剑波蒋长栋先生的《唐诗新论》一书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唐诗研究界的一件喜事!《新论》是蒋先生数十年研究唐诗的一部力作,它是唐诗研究领域中新崛起的一座奇峰。开卷读之,玑珠满...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李剑波蒋长栋先生的《唐诗新论》一书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唐诗研究界的一件喜事!《新论》是蒋先生数十年研究唐诗的一部力作,它是唐诗研究领域中新崛起的一座奇峰。开卷读之,玑珠满目,清香溢口,新意迭出,作为有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
诗
研究
筚路蓝缕
诗
歌创作
文学史研究
理论特色
诗
创作
艺术风格
审
美
理想
诗美观念
理论与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审美信息
被引量:
1
6
作者
仲呈祥
《文学评论》
1983年第6期23-25,共3页
《崛起的诗群》立论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作者自恃捕捉和把握了当代青年的最新审美信息。作者武断地认为,迄止一九八○年前中国新诗六十年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衰亡史”。其诗篇“今天翠绿,明天枯黄”,如今“再也引不起读者们新鲜的审美冲...
《崛起的诗群》立论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作者自恃捕捉和把握了当代青年的最新审美信息。作者武断地认为,迄止一九八○年前中国新诗六十年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衰亡史”。其诗篇“今天翠绿,明天枯黄”,如今“再也引不起读者们新鲜的审美冲动”了。因为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审美信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昔日那种“直接干预生活的政治性兴奋消逝”了,而代之以追求所谓“反写实反理性”的“高速幻想”、“意象直觉感”、“潜意识冲动”等“现代派诗美观念”。因此,现代派诗歌已成为一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
美
信息
当代青年
诗美观念
干预生活
现代派
诗
歌
历史唯物论
中国新
诗
审
美
冲动
反写实
潜意识
原文传递
题名
宗白华小诗创作风格与诗美观念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7-98,共12页
文摘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的小诗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其中活跃着自然生命的感悟、宇宙万象的体会 ,既有理智的清醒与深邃 ,也有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而以明澈的理性引领创作实践 ,是宗白华较一般新诗诗人优越的地方。他关于“形”“质”不分的新诗艺术意境创构理论 ,以及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
关键词
新
诗
意象
艺术风格
诗美观念
诗
歌
宗白华
文学评论
Keywords
new poetry
image
art style
idea of poetry beaut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诗美观念的发展
2
作者
张同吾
出处
《文艺研究》
1985年第5期42-47,共6页
文摘
虽然是诗的国度,诗并不被视为文学的正宗。然而有趣的是诗的锐敏同人们感知的锐敏,总是那么紧密地相关联相潜引,诗歌观念上的突破和发展,创作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哪怕是一点点,也不可能象“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那样安然。我们看到的是以整个社会为舞台,各种角色都面对着诗歌发言,以他们各自的情绪和姿态,表述着他们各自的审美判断。
关键词
诗美观念
审
美
判断
诗
歌
观念
创作实践
文学
舞台
审
美
观念
表现手法
心灵世界
思想内涵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美之思与诗境创构——论宗白华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文摘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形”“质”不分的新诗意境创构理论及其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对新诗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小诗创作则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在理智的清醒与深邃中呈露着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
关键词
新
诗
诗美观念
意象创构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诗学观平议
4
作者
党圣元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4-70,共7页
文摘
本文对苏轼的诗学理论作了全面的评析探讨,认为他在诗歌特性、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诗歌的韵外之致和“变”“静”意象方面都有独特建树。苏轼完整的诗学体系革新了北宋诗歌风尚,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
关键词
苏轼
诗美观念
诗
出肺腑
有为而作
韵外之致
“空”
“静”
意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
5
作者
李剑波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1,共2页
文摘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李剑波蒋长栋先生的《唐诗新论》一书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唐诗研究界的一件喜事!《新论》是蒋先生数十年研究唐诗的一部力作,它是唐诗研究领域中新崛起的一座奇峰。开卷读之,玑珠满目,清香溢口,新意迭出,作为有幸率...
关键词
唐
诗
研究
筚路蓝缕
诗
歌创作
文学史研究
理论特色
诗
创作
艺术风格
审
美
理想
诗美观念
理论与创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审美信息
被引量:
1
6
作者
仲呈祥
出处
《文学评论》
1983年第6期23-25,共3页
文摘
《崛起的诗群》立论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作者自恃捕捉和把握了当代青年的最新审美信息。作者武断地认为,迄止一九八○年前中国新诗六十年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衰亡史”。其诗篇“今天翠绿,明天枯黄”,如今“再也引不起读者们新鲜的审美冲动”了。因为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审美信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昔日那种“直接干预生活的政治性兴奋消逝”了,而代之以追求所谓“反写实反理性”的“高速幻想”、“意象直觉感”、“潜意识冲动”等“现代派诗美观念”。因此,现代派诗歌已成为一股“
关键词
审
美
信息
当代青年
诗美观念
干预生活
现代派
诗
歌
历史唯物论
中国新
诗
审
美
冲动
反写实
潜意识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宗白华小诗创作风格与诗美观念初探
王德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期诗美观念的发展
张同吾
《文艺研究》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美之思与诗境创构——论宗白华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创作
王德胜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苏轼诗学观平议
党圣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筚路蓝缕作新说──评《唐诗新论》
李剑波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审美信息
仲呈祥
《文学评论》
198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