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言情”在先秦两汉文学理论的发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笑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9-37,共9页
"诗言志"是先秦时期颇为盛行的诗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于"志"的意指,有学者认为"志""情"一体,也有些学者认为二者截然不同。"志""情"有分有合,有的"志&qu... "诗言志"是先秦时期颇为盛行的诗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于"志"的意指,有学者认为"志""情"一体,也有些学者认为二者截然不同。"志""情"有分有合,有的"志""情"相通,有的纯粹言"志",也有的纯粹抒"情"。本文即对单纯体现"诗言情"的诗学观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在魏晋纯文学观念产生之前,诗歌表情达意理论的产生与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诗言情 先秦两汉 学理论
下载PDF
先秦儒道性情论视域下的“诗言情”
2
作者 李峰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15,共7页
儒家性情论重“道德”,强调道德情感;道家性情论重“自然”,强调自然情感。儒道性情论对先秦诗学影响深远,儒家性情论使“情性”说注入诗学,“言情”观得以强化;道家性情论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丰富并发展了“言情”观。
关键词 儒道 性情论 诗言情
下载PDF
诗写杨柳 借诉悲愁——明睿宗《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探考
3
作者 薛刚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做为明睿宗朱祐杬仅存于现世的一首诗,全诗情调唯美中带着凄苦悲凉,巧妙地借用阳春三月的杨柳,隐而不显地写出了宫廷斗争中一个落寞的皇子的穷途哀怨。本文探考《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挖掘全诗中朱... 《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做为明睿宗朱祐杬仅存于现世的一首诗,全诗情调唯美中带着凄苦悲凉,巧妙地借用阳春三月的杨柳,隐而不显地写出了宫廷斗争中一个落寞的皇子的穷途哀怨。本文探考《杨柳·金丝缕缕是谁搓》,挖掘全诗中朱祐杬不敢直言只能借柳喻己、借诗诉悲,意欲倾述深藏内心的无尽凄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祐杬 皇位 忌惮 内心凄苦 诗言情
下载PDF
中国诗学本体流变论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书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中国诗学的本体不可以诗言志或诗言情一言以蔽之,它有志、情、性、灵四种形态,虽说任何历史阶段的诗学本体都是共时与历时、多义与变化的综合,但仍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开山于志,经情志的过渡而达于情,再经情性和性情的转换而达于性... 中国诗学的本体不可以诗言志或诗言情一言以蔽之,它有志、情、性、灵四种形态,虽说任何历史阶段的诗学本体都是共时与历时、多义与变化的综合,但仍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开山于志,经情志的过渡而达于情,再经情性和性情的转换而达于性,又经性灵的转换而最终达于灵。诗学本体的流变,可以说是中国诗学史的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本体 言志 诗言情 言性 言灵
下载PDF
“诗言志”与“诗缘情”矛盾的非矛盾性
5
作者 孙婧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一直以来,理论界将"诗言志"与"诗缘情"对立起来,从而形成文论发展的两个不同流派,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互渗互补的矛盾性。事实上,理论界长期流行的这种"矛盾"说法有失偏颇。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 一直以来,理论界将"诗言志"与"诗缘情"对立起来,从而形成文论发展的两个不同流派,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互渗互补的矛盾性。事实上,理论界长期流行的这种"矛盾"说法有失偏颇。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这两种说法不仅在文本来源上造就了一种虚假的矛盾性,而且在以"情"为本体的观念上也分化了两者的交叠重合,而"诗言志"与"诗缘情"矛盾的真正根源在于儒道观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诗言情 自然
下载PDF
“诗言志”系统理论的发展和递进层次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光社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9-36,共8页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机”。从屈宋的怨尤悲愤,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到建安风骨的“梗概我气”,中唐新乐府的“风雅比兴”,以至明末遗民的亡国之痛和晚清救亡之志士的抒怀,“言志”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机”。从屈宋的怨尤悲愤,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到建安风骨的“梗概我气”,中唐新乐府的“风雅比兴”,以至明末遗民的亡国之痛和晚清救亡之志士的抒怀,“言志”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诗言志”系统理论的三个递进层次:“诗以言情”说、“发愤著书”说、“穷而后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言情 发愤著书 穷而后工
下载PDF
“言 情”与“称 性”——传统诗画不同的审美特质
7
作者 陈晓春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57-60,68,共5页
钱钟书在其《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颇为精当地指出:“中国旧诗与旧画是矛盾的,并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融合无间”.钱先生的这一观点.其主要依据是历代诗画批评中迥然不同的标准与尺度.不过,正统诗画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显然标示着它们... 钱钟书在其《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颇为精当地指出:“中国旧诗与旧画是矛盾的,并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融合无间”.钱先生的这一观点.其主要依据是历代诗画批评中迥然不同的标准与尺度.不过,正统诗画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显然标示着它们本身存在着不同的审美特质,而这一点,钱先生未予论及.下面我们想就这一问题谈一点浅见.“诗以言情”,这应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根本主张.从《尚书》“诗言志”这一诗歌开山纲领开始,中国诗歌就以言志抒情为其本质特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而绮靡”;“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为客”;“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特质 文人画家 传统 画本一律” 王维 言情 本质特征 中有画 《历代名画记》
下载PDF
新出土《诗论》以及中国早期诗学的体系化根源
8
作者 常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6期61-62,共2页
在传世文献中,《诗大序》堪称中国《诗经》学及一般诗学的第一篇重要文献,但它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的痕迹。比如它论述了“志”“情”“性”等若干重要范畴,可这些范畴在体系和逻辑上的关联并无清晰的界定,甚至存在某种“错位的衔接”。这... 在传世文献中,《诗大序》堪称中国《诗经》学及一般诗学的第一篇重要文献,但它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的痕迹。比如它论述了“志”“情”“性”等若干重要范畴,可这些范畴在体系和逻辑上的关联并无清晰的界定,甚至存在某种“错位的衔接”。这种情况,表明《大序》以某种体系化的根源为前提。恰恰是这一体系化根源的遗失,使人们在认知早期《诗经》学及一般诗学时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偏差。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把“诗言志”视为中国诗学乃至文学批评“开山的纲领”,将“诗言志”观与“诗言情”观对立,认定“‘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序》 经》学 言志 论》 中国 文学批评 缘情 诗言情
原文传递
入细方裁一点情
9
作者 杨海钱 《诗刊》 2022年第13期76-76,共1页
“诗缘情”是诗学三大命题之一,然如何道情,笔径也幽。常红诗词作品,多取新声韵。在五律、七律、小令、长调等不同体裁的驾驭中,可以读得出,诗人总是把诗中之境向细处揉磨,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调和进去,使之融为一体。如此,既写真了自己,... “诗缘情”是诗学三大命题之一,然如何道情,笔径也幽。常红诗词作品,多取新声韵。在五律、七律、小令、长调等不同体裁的驾驭中,可以读得出,诗人总是把诗中之境向细处揉磨,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调和进去,使之融为一体。如此,既写真了自己,又便于赢得读者共鸣情从真出。描凑类的“应酬语”,是断乎不宜人诗言情的,因为那是客套话、面子话,是当不得真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情 词作品 长调 应酬语 诗言情 五律 小令 七律
原文传递
情志考辨
10
作者 王伟 《才智》 2011年第22期155-155,共1页
"诗言志"、"诗缘情"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情"、"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并由此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本文... "诗言志"、"诗缘情"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情"、"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并由此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本文将试通过辨析其中异同,对"情","志"内涵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情 言志 情感
原文传递
The Intrinsic Influence of the Poetics of Yanzhi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1
作者 宋剑华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2年第2期94-110,共17页
Rejection and denunciation of the poetics of "yanzhi" (literally "expressing one's thought or ideals") was once a marker of Chinese literature's modem transformation. However,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of May F... Rejection and denunciation of the poetics of "yanzhi" (literally "expressing one's thought or ideals") was once a marker of Chinese literature's modem transformation. However,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of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the poetics of "yanzhi" was not only not cast out of the aesthetic canon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but was, on the contrary, legitimately transmitted via Western discourse. Whether modem Chinese writers were expressing enlightenment ideas of saving the nation or voicing their personal feelings for their country and their people, they remained convinced that "zhi" was "feelings" writ large and "feelings" were a lesser form of "zhi." Specifically, the school stressing the idea that "literature expresses thought" advocated utilitarian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turned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s of "yanzhi" by replacing "feelings" with "zhi." Those stressing the idea that "literature expresses feelings" advocated writing with genuine emotion; they went on to express "zhi" via "feelings," thus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thought. Bo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a strange "Western" tint. Nevertheless, this literature's essential character of "reinterpreting the 'dao' (way)" and sophisticated "expression of thought" or "yanzhi" indicate its value identification withtraditional culture rather than the simple abandonment of "tradition" in pursuit of "the 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tics of"yanzhi "zhi" and "dao "zht~' and "feelings classic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