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诗》说与《诗序》异同研究之检讨
1
作者 车行健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朱熹《诗经》论说与汉代毛郑旧说的关系是《诗经》学史中的重大问题,朱熹与《毛诗序》存在重大分歧,由此形成尊《序》用《序》与疑《序》废《序》两种截然不同的把握诗义的进路。然而朱熹对《诗序》的疑废态度自明清以来受到学界的挑战... 朱熹《诗经》论说与汉代毛郑旧说的关系是《诗经》学史中的重大问题,朱熹与《毛诗序》存在重大分歧,由此形成尊《序》用《序》与疑《序》废《序》两种截然不同的把握诗义的进路。然而朱熹对《诗序》的疑废态度自明清以来受到学界的挑战质疑,姚际恒更言之凿凿地指控朱熹“从《序》者十之五”。当代学者步武姚氏的足迹,运用更精密严谨的量化统计方法来研治此问题,取得丰硕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学界的研究结果仍存在极大差异,难以取得一致结论。本文针对当代15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全面检讨和反省,除检视其研究程序和评析所得出的结论之外,更聚焦方法的使用,希冀以此做为进一步研究与解决此问题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毛序》 朱熹 集传》
下载PDF
朱熹《诗序辨说》试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雷炳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66-72,共7页
朱熹《诗序辨说》在《诗序》作者问题上一方面肯定汉代毛公之前已有很久的流传,一方面又说《诗序》起初出于汉儒之手、乃后人所为,显然自相矛盾。这是因为他既要破除《诗序》的权威,论证其不可信;同时又认为《序》亦不可全废。朱熹虽不... 朱熹《诗序辨说》在《诗序》作者问题上一方面肯定汉代毛公之前已有很久的流传,一方面又说《诗序》起初出于汉儒之手、乃后人所为,显然自相矛盾。这是因为他既要破除《诗序》的权威,论证其不可信;同时又认为《序》亦不可全废。朱熹虽不一概否定《诗序》,但其疑《序》反《序》的倾向却是十分明显。《诗序辨说》分别从妄生美刺、望文生义、《诗经》的使用场合、《诗序》本身逻辑矛盾以及一些训诂和文字方面的错误等几个方面辩驳了《诗序》之失。同时朱熹的《诗序辨说》又体现出了有破有立的特点,对男女之地位、君臣之关系以及《诗经》中涉及情爱之诗都有很好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序》
下载PDF
李商隐桂管罢归及三峡行役诗辨说——兼论证陈寅恪先生的一项假设
3
作者 周建国 《古籍研究》 1995年第3期37-43,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李商隐诗集中载有诗人三峡行役之诗多首。义山究竟何时,为何上下三峡?对此,清代著名作家冯浩首创所谓'巴蜀之游'说。其《玉溪生年谱》宣宗大中二年(848)条云:'及亚(按:指义山府主,桂管观察使郑亚)贬,义山即... 一、问题的提出李商隐诗集中载有诗人三峡行役之诗多首。义山究竟何时,为何上下三峡?对此,清代著名作家冯浩首创所谓'巴蜀之游'说。其《玉溪生年谱》宣宗大中二年(848)条云:'及亚(按:指义山府主,桂管观察使郑亚)贬,义山即由水程历长沙、荆门,……其时当至故乡与东都。……旋又出而行役,有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之程焉。'冯氏《玉溪生诗集笺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桂管 诗辨说 观察使 冯浩 樊南文集补编 府主 柳仲郢 东都 德裕
原文传递
《诗经·郑风》言情诗艺术探微
4
作者 章惠康 罗光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2-38,共7页
《丰》:情态逼真,精巧细腻这首诗抒写女子悔恨没有和情人同行,过后又盼他驾车快来迎娶。汉、宋儒者都以礼解诗,对诗中的女主人公颇多指责。《诗序》说:“《丰》,刺乱也。婚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意指女子“不随”,“... 《丰》:情态逼真,精巧细腻这首诗抒写女子悔恨没有和情人同行,过后又盼他驾车快来迎娶。汉、宋儒者都以礼解诗,对诗中的女主人公颇多指责。《诗序》说:“《丰》,刺乱也。婚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意指女子“不随”,“不和”是悖于“礼”,故当“刺”。朱熹亦认为“妇人以有异志不从”(《诗集传》),又说“此淫秽之诗”(《诗序辨说》),无端地给诗中女子扣上了“有异志”“淫秽”的罪名。陈子展先生说:“《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风 集传》 陈子 野有蔓草 室迩人远 类钞 比兴手法 复沓
下载PDF
朱子《诗集传》浅说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鼎一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94-101,共8页
《诗集传》完成于南宋淳熙年间 ,为朱子在淳熙四年 (1177年 )所作之《诗集解》删改而成。据今人束景南考证 ,《诗集传》完成于淳熙十三年 (1186年 )朱子五十七岁时。① 该书一出 ,即以其旨意宏深、义理精明、体备而辞简 ,广为人所关注... 《诗集传》完成于南宋淳熙年间 ,为朱子在淳熙四年 (1177年 )所作之《诗集解》删改而成。据今人束景南考证 ,《诗集传》完成于淳熙十三年 (1186年 )朱子五十七岁时。① 该书一出 ,即以其旨意宏深、义理精明、体备而辞简 ,广为人所关注。元仁宗延二年 (1315年 )科举复行 ,便定《诗》义用朱子 ,并参用古注疏。明永乐中修《诗经大全》 ,以元刘瑾《诗集传通释》为蓝本 ,始独以《诗集传》试士。② 自《诗集传》成书以来六百年间 ,已为学子所必读 ,成为科士之范本。自清亡改祚 ,科举废除 ,《诗集传》不再立于学官 ,渐不为人所诵习。然朱子该书为其精神所注、学力所萃 ,为晚年得道之书。其释诸经 ,亦自谓于《诗》独无遗憾。然自该书成书以来 ,攻之者众 ,其好友吕祖谦亦不能无疑。清人毛奇龄更是攻朱不遗余力。③ 而王应麟《诗考序》则云 :“朱文公《集传》闳意眇指 ,卓然千载之上。”以王应麟之博学卓识 ,如此盛赞《诗集传》 ,必窥见其中精蕴所在。本文拟就朱子教人读《诗》之法、传《诗》之旨及辨说《诗》序、分别《雅》《郑》、叶诗韵等方面略作摭拾 ,附以浅说 ,以期得窥朱子传《诗》之深意及《诗集传》之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于 集传 叶韵
原文传递
说“人”——文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
6
作者 邓程 《文史知识》 2016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文学语言真是神鬼莫测。即以语言的使用来说吧,有时我们要求语言要特别精确,也就是用词要准确。比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论说语言要精确,这篇文章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杜甫名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文学语言真是神鬼莫测。即以语言的使用来说吧,有时我们要求语言要特别精确,也就是用词要准确。比方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论说语言要精确,这篇文章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杜甫名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相信每一个人读到这句诗都会有类似的感觉:"落木",太奇怪了,一查注释,则落木又是落叶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木 神鬼莫测 林庚 经通论 《菩萨蛮》 人比黄花瘦 白露为霜 野田黄雀行 皇甫松
原文传递
论汉代和宋代的《诗经》研究及其在清代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胡念贻 《文学评论》 1981年第6期58-72,141,共16页
《诗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统治者和知识阶层中,受到特殊的重视。然而他们都是侧重于应用,包括在社交场合中“赋《诗》”和言谈中引《诗》等。《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一部秦以前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对《诗经》写出专门的著作... 《诗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统治者和知识阶层中,受到特殊的重视。然而他们都是侧重于应用,包括在社交场合中“赋《诗》”和言谈中引《诗》等。《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一部秦以前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对《诗经》写出专门的著作,开始于汉代。汉代并非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而是作为经学来研究。《诗经》可能曾经过孔丘的某些整理,战国时代儒家把它列为“六艺”之一。“六艺”,汉代又称“六学”,这是封建统治者所认为的在一切学术之上的学术,是政治、伦理的教科书,认为书中所写都是安邦治国、立身行事的准绳。汉代的《诗经》学,奠定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诗经》研究的基础;两千多年都逃不出它的范围。宋代的《诗经》研究者对它在方法上提出了某些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毛传 汉代 朱熹 宋代 清代 解释
原文传递
《南宋大字本诗集传》二十卷
8
《文献》 1979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宋朱熹集传。按是书为南宋刻大字本,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注同。白口,上有大小字数,下有刻工姓名,白麻纸印,纸白版新,大字悦目,为海宁吴骞旧藏,后有吴兔床拜经楼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志》俱作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 宋朱熹集传。按是书为南宋刻大字本,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注同。白口,上有大小字数,下有刻工姓名,白麻纸印,纸白版新,大字悦目,为海宁吴骞旧藏,后有吴兔床拜经楼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志》俱作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此书自元延祐定科举法,用以取士,遂有元延祐重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传 南宋 陈振孙 图书馆 朱熹 麻纸 翻刻本 科举 白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