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天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6,共7页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势,像自身一样的"自在",否则,就会失去本心自在,所以说,"不诚无物"。可以说,在中国美学中,"诚"即人生的自由与生命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明 诚者自成 之审美域
下载PDF
实践理性的本体与价值:儒家诚德的现代义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方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8,共8页
诚德在儒学美德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种兼具“天道”和“人道”之特质、“即本体而工夫”的德性,然而诚德的深刻意蕴常常为现代生活所遮蔽。德性伦理学的视域中,“至诚无息”呈现出儒家实践理性的根源与本体,人之德性获得高明、博厚... 诚德在儒学美德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种兼具“天道”和“人道”之特质、“即本体而工夫”的德性,然而诚德的深刻意蕴常常为现代生活所遮蔽。德性伦理学的视域中,“至诚无息”呈现出儒家实践理性的根源与本体,人之德性获得高明、博厚、悠远之“形而上”根据;“诚者自成”展现出儒家实践理性的意义与价值,成己、成物、成事、合内外之道意味着德性何以自成目的性。儒家诚德现代义理的探讨,是阐释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能为当代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本体 价值 无息 诚者自成
下载PDF
儒家人生美学“诚”范畴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
儒家人生美学推崇"诚",认为"诚"生"天"生"地",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与构成的原初。人只有顺应自然,还原到自然的"诚"的心性,才能感... 儒家人生美学推崇"诚",认为"诚"生"天"生"地",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与构成的原初。人只有顺应自然,还原到自然的"诚"的心性,才能感化他人,化育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明 诚者自成 反身而 超脱自在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想人格及其建构
4
作者 梁胜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追求在于,美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又具体体现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一种基于对人生的理解而作出的对最高境界的人生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很大程度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所以它着重...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追求在于,美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又具体体现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一种基于对人生的理解而作出的对最高境界的人生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很大程度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所以它着重于"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求仁得仁 诚者自成 自然无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想人格建构
5
作者 梁胜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追求在于,认为美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又具体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一种文化基于对人生的理解而作出对最高境界的人生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很大程度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所...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追求在于,认为美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又具体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一种文化基于对人生的理解而作出对最高境界的人生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很大程度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所以它着重于“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求仁得仁 诚者自成 自然无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