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庸》“诚身”之路及道德启示
1
作者 康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22期32-33,共2页
《中庸》的'诚',是自然天理,是天道;'诚之者',是人事,是人道。天道人道,其原为一,可以'诚'贯通,所以'诚'是修身的关键。由'诚'而修身即是'诚身'。'诚身'的路径,有自诚明与自... 《中庸》的'诚',是自然天理,是天道;'诚之者',是人事,是人道。天道人道,其原为一,可以'诚'贯通,所以'诚'是修身的关键。由'诚'而修身即是'诚身'。'诚身'的路径,有自诚明与自明诚。无论自诚明或自明诚及其成功都一样。'诚身'的路径,有其内在逻辑与修学次序,可给人修齐治平的道德启示。而由'诚心'至'诚身'以至于成己、成人和成物,敬畏与慎独,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诚身 道德启示
下载PDF
《中庸》“身体观”与德性生命的塑造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晓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63,共8页
不同于西方二元对立的"身意观",《中庸》建立了一套特有的儒家身体观。在《中庸》中,一方面,"体"超越了具体的"形",使身体获得了价值意义上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心"坚持了"一心"之则... 不同于西方二元对立的"身意观",《中庸》建立了一套特有的儒家身体观。在《中庸》中,一方面,"体"超越了具体的"形",使身体获得了价值意义上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心"坚持了"一心"之则,通过对"身心同一"的建构,使身体观得以在具体的生存论视域中展开其丰富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庸》的"身体观"提出了确立主体的"己身"、涵养德性的"修身"与实现天命的"诚身"三层概念。最后,由"己身""修身"进至"诚身",《中庸》的"身体观"确立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天命的绝对性之间的张力,通过"保身"与"修身"实现了人的德性生命对个体生命局限性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诚身
下载PDF
张载《西铭》纲要新诠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乐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105-109,113,共6页
《西铭》是张载撰写的一篇著名短论,被当时学者所推重,甚至取得了儒门经典的地位。本文以《西铭》前三句为中心,力图全面诠解《西铭》的论旨纲要、义理内涵和思路结构。《西铭》论旨是:基于宇宙根源的仁、孝伦理原则和伦理义务。这涉及... 《西铭》是张载撰写的一篇著名短论,被当时学者所推重,甚至取得了儒门经典的地位。本文以《西铭》前三句为中心,力图全面诠解《西铭》的论旨纲要、义理内涵和思路结构。《西铭》论旨是:基于宇宙根源的仁、孝伦理原则和伦理义务。这涉及宇宙间多个层次、多重维度的关系结构,既包括人与做为宇宙根源的"乾坤"大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西铭》的主要义理内涵包括:以"乾坤"大父母为表征的宇宙根源论,以"仁孝"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论,以"仁人孝子"、"事天诚身"为担当的伦理义务论和伦理责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西铭》纲要 父子之道 仁孝伦理 仁人孝子 事天诚身
下载PDF
杨时为学进德之序述评
4
作者 刘京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
在传统儒学中,为学进德是人生的志向和追求,而追求须有始有终,有先有后,即遵循一定的次第。程门高足杨时沿袭《大学》之为学次第,高标《中庸》"诚"之大本,融合程颢、程颐之内外路向,以格物为起点,以反身格物即诚身为核心,以... 在传统儒学中,为学进德是人生的志向和追求,而追求须有始有终,有先有后,即遵循一定的次第。程门高足杨时沿袭《大学》之为学次第,高标《中庸》"诚"之大本,融合程颢、程颐之内外路向,以格物为起点,以反身格物即诚身为核心,以力行为落脚点,强调为学进德是知与行合一的过程。在这一次第中,对格物的论说和取向既是杨时思想的特色,也是造成其思想内含矛盾之处,即由承认外物之理的存在和关注外物之理穷格的需要转向内格诚身,从而游移于物与心之间。这种游移体现了他试图糅合二程向内、向外两个思维路向却难以融通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格物 诚身 力行
下载PDF
李光地之《大学古本说》
5
作者 王豐先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2年第1期91-105,共15页
《大学》作为《小戴礼记》之一篇,在宋代受到空前关注,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程朱、陆王二系以对《大学》不同解读而展开各自的理路,并进而构建出富于自身特点的思想体系。清初学者李光地,虽尊信朱学,但又不认同朱熹改... 《大学》作为《小戴礼记》之一篇,在宋代受到空前关注,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程朱、陆王二系以对《大学》不同解读而展开各自的理路,并进而构建出富于自身特点的思想体系。清初学者李光地,虽尊信朱学,但又不认同朱熹改本《大学》及朱子对《大学》的阐释,认同古本《大学》,并对《大学》的结构舆内涵做出了新的阐发。破除了传统经传分离的阐释模式,重新建构了以知本舆诚意为中心的义理系统,从而弥合了传统朱、王格物舆致知矛盾对立的解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的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地 大学古本说 知本 诚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