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君书》“诛而不怒”释义
1
作者 胡波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6期84-86,共3页
《商君书》各注本对《更法第一》中"诛而不怒"的释义有失妥当,通过穷尽性地考察先秦两汉典籍中"诛"和"怒"的分布之后,将"诛"释为"诛杀","怒"为"忿怒"之义更加妥... 《商君书》各注本对《更法第一》中"诛而不怒"的释义有失妥当,通过穷尽性地考察先秦两汉典籍中"诛"和"怒"的分布之后,将"诛"释为"诛杀","怒"为"忿怒"之义更加妥当,"诛而不怒"应释为"诛杀而不忿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诛而不怒
原文传递
“教而不诛”与原始儒家的法治精神
2
作者 方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9,共10页
"教而不诛""诛而不怒"是上古圣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法制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传统法治文化的基石,也是为孔子及原始儒家所忠实继承的法治原则。在原始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比"法"更接近现代"法"的概念... "教而不诛""诛而不怒"是上古圣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法制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传统法治文化的基石,也是为孔子及原始儒家所忠实继承的法治原则。在原始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比"法"更接近现代"法"的概念的,是"礼"的概念。而强调"礼"的重要性,即在突出神农"教"的意义。自戊戌变法以来,中国人民一致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明的价值观。法律体现全体国民的意志,适用于全体国民,有些法学家强调法律的阶级性,这明显是违背法律的普遍性原则的,也是与今天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而不 诛而不怒 原始儒家 法治 礼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