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华英文报纸中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评《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
1
作者 佟珊 朱立刚 马山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I0007-I0007,共1页
在华英文报纸是了解国际动态和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客观上,在华英文报纸在平衡中外读者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既要照顾国内英文报纸读者的文化习惯,也要顺应国外英文报纸读者的话语习惯。在折中思维的影响下,在华英文报纸逐渐形... 在华英文报纸是了解国际动态和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客观上,在华英文报纸在平衡中外读者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既要照顾国内英文报纸读者的文化习惯,也要顺应国外英文报纸读者的话语习惯。在折中思维的影响下,在华英文报纸逐渐形成了中外融合、中正平和的风格。然而,在华英文报纸的影响力、表达力、引导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报纸 对外传播 批评话语分析 表达力 话语习惯 读者需求 引导力 重要媒介
下载PDF
情痴与“情问”——《红楼梦》话语习惯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振辉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3-242,共10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与曹雪芹是两个伟大的悲剧人物,他们常因被毁灭的人生合理性和美好愿望而发出巨大的悲愤和疑问,这种情结类型就决定了他们的话语习惯.屈原对自然和远古历史的迷茫不解,呼唤出一连串的《天问》,而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与曹雪芹是两个伟大的悲剧人物,他们常因被毁灭的人生合理性和美好愿望而发出巨大的悲愤和疑问,这种情结类型就决定了他们的话语习惯.屈原对自然和远古历史的迷茫不解,呼唤出一连串的《天问》,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审视人性、爱情和生命中,写出了忧愤无穷的“情问”.小说第一回作者的诗“谁解其中味?”就为作品定了悲剧的基调和“情问”的话语类型.当然,《红楼梦》的话语类型是多元的、纯熟的格局,而“情问”式的话语习惯则是值得格外注目的语言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习惯 《红楼梦》 曹雪芹 话语类型 贾宝玉 情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生哲学 古典小说 中国文学史
原文传递
从师生话语特征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三节不同教学方式课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万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4,共7页
师生话语习惯是课堂教学方式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三节典型课例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在师生话语量、话语机会、话语内容和功能、对话形态、对话基础和背景五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首先... 师生话语习惯是课堂教学方式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三节典型课例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在师生话语量、话语机会、话语内容和功能、对话形态、对话基础和背景五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通过预习和自学活动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获得自主言说的地位,并能说得精彩;其次需要克服教师教学设计习惯中的"盲区",从过多关注教学流程设计转向注重从对话内容、方式、对话伙伴和对话场景等方面精心设计师生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 话语习惯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方言:创作与阅读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卓慈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普通话 话语习惯 方言影响 叙述语言 语言风格 海天鸿雪记 话语方式 《海上花列传》 汪曾祺的小说 鹿子霖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媒体素养的适应与提升 被引量:5
5
作者 苏紫岩 《今传媒》 2016年第8期172-173,共2页
新时代语境下,广播电视宣传的融合交互及新媒体应用取得了飞速发展,商业化的现代传媒改变着文化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创作理念更加开放、务实、积极,这一时期广电节目类型丰富,播音主持专业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然而社会上一些心浮气躁... 新时代语境下,广播电视宣传的融合交互及新媒体应用取得了飞速发展,商业化的现代传媒改变着文化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创作理念更加开放、务实、积极,这一时期广电节目类型丰富,播音主持专业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然而社会上一些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加上主持人培养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主持人媒体素养缺失、很难适应新媒体对主持人的要求给主持人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本文将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需具备的媒体素养以及新时代下主持人适应及提升媒体素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媒体 综合素养提升 话语习惯 辨识度 个性
下载PDF
翻译活动中的“第一读者”与“第二读者”
6
作者 周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9期40-43,共4页
在翻译活动中,原作历经第一读者(即译者)和第二读者(即普通读者)的两次阐释和解读,尽管都是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但是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的解读是不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个人风格、社会因素和读者对译者的约束)论述了这种不同,认为正是在... 在翻译活动中,原作历经第一读者(即译者)和第二读者(即普通读者)的两次阐释和解读,尽管都是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但是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的解读是不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个人风格、社会因素和读者对译者的约束)论述了这种不同,认为正是在这种阐释和解读中,文学作品的意义才得以挖掘,文学作品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风格 社会因素 话语习惯 认知
下载PDF
翻译过程中对译文读者的关注
7
作者 周岩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93,共3页
对译文读者的关注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话语习惯和对异化的接受程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读者,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 读者反应 认知 话语习惯 异化 归化
下载PDF
试论民生新闻追踪报道的爆破点
8
作者 苗广志 《活力》 2019年第20期145-145,共1页
近年来,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被百姓认可,被百姓接纳,甚至是得到百姓的好评,主要是由于民生新闻所讲的事贴近百姓生活,用百姓的话语习惯进行表述,并且站在百姓角度考虑问题。历史是在进步的,民生新闻更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代创新这是... 近年来,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被百姓认可,被百姓接纳,甚至是得到百姓的好评,主要是由于民生新闻所讲的事贴近百姓生活,用百姓的话语习惯进行表述,并且站在百姓角度考虑问题。历史是在进步的,民生新闻更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代创新这是媒体的责任,在发现致命性传播缺点,媒体人勇于去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新闻 追踪报道 贴近百姓 爆破点 话语习惯 致命性 引领时代 媒体
下载PDF
《走进红楼梦》
9
作者 徐振辉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红楼梦》 《二十四诗品》 美学价值 智能结构 性别角色 比较研究 艺术魅力 结构分析 原始思维 话语习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