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实质性”建构的三个基本面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喜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9,共6页
当前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讨论中,有"实质性"建构与"话语性"建构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倾向。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仅仅是一个新概念和原则性的目标倡导,不能仅仅是一种"话语性"... 当前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讨论中,有"实质性"建构与"话语性"建构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倾向。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仅仅是一个新概念和原则性的目标倡导,不能仅仅是一种"话语性"建构,根本目标还在于"实质性"的具体建构,因而必须有清晰的"学术定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实质性建构,当前的任务是要在研究范式上彻底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理论体系这个核心主题展开哲学化的研究,在文化根基上可持续地以哲学的形式继承和提升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只有这三个基本面在思想、理论和学术上真正到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才可能是实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实质建构 话语性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革命哲学 建设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在场样态与立场自觉
2
作者 刘明松 王倩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共8页
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既要在“中国-世界”的横向空间中拓宽视角,又要在“历史-时代”的纵向时间轴上追溯演进,以双轨并行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时空语境的话语共演。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作为一套涵盖政治、学术与大众话语... 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既要在“中国-世界”的横向空间中拓宽视角,又要在“历史-时代”的纵向时间轴上追溯演进,以双轨并行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时空语境的话语共演。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作为一套涵盖政治、学术与大众话语的建构性话语体系,需要从其学理性的表达形态、内容构成及功能指向三个层面,深入解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在场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想稳固矗立于国际舆论场,持续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影响力,就必须协同推进内部建构与外部穿透的双向进程,形成提炼标识、内外兼修的立场自觉,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成为推动世界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强大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建构话语 国际话语交流
下载PDF
“行为戏剧主义”理论视域下历史事件政府道歉策略分析——以美国政府就“塔斯基吉梅毒实验”事件道歉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甘莅豪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2期299-325,共27页
勇于对历史事件道歉是国家执政文明的一种表现。美国、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多次借用对历史事件道歉产生的戏剧性象征意义,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国内国际形象。本文采用建构性话语分析视角,运用“行为戏剧主义”理论框架,探讨了1997年美国克... 勇于对历史事件道歉是国家执政文明的一种表现。美国、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多次借用对历史事件道歉产生的戏剧性象征意义,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国内国际形象。本文采用建构性话语分析视角,运用“行为戏剧主义”理论框架,探讨了1997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就“塔斯基吉梅毒实验”精心建构的道歉话语,发现了政府针对历史事件道歉的一些基本原则:慎重原则;最高价值原则;五要素原则。而五要素原则又包括一些次准则,比如动机选择的“和解原则”,场景选择的“平衡原则”,身份选择的“配合准则”,话语选择的“14策略原则”和“原型叙事原则”,时间选择的“借势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话语分析 行为戏剧主义 政府道歉 历史事件 塔斯基吉梅毒实验
下载PDF
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世明 《艺术教育》 2014年第12期217-217,共1页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演变,当代水墨画承载了更多的、新的文化诉求。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当代性话语的建构来说,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要针对当下的文化现实和社会现状进行深度思考,并逐步强化当代...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演变,当代水墨画承载了更多的、新的文化诉求。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当代性话语的建构来说,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要针对当下的文化现实和社会现状进行深度思考,并逐步强化当代水墨画对当下社会文化现实的针对性和参与性。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当代水墨人物画更适合以一种主动介入现实的姿态,从对个体经验的自我呈现、形式语言的深入探索逐步过渡到对社会和文化现实的深层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水墨人物画 文化针对 当代话语建构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SOCIAL CHANGE AND CHINESE WOMEN From State Dominance to Market Orienta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Gender Discourse
5
作者 Wu Xiaoy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gender discourse. The three decades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nd the three after have witnessed a clear transition in gender discourse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state-dominated pan-politic... gender discourse. The three decades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nd the three after have witnessed a clear transition in gender discourse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state-dominated pan-politicization to a pan-marketization orientation. Marketization has chang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state discourse and led to an alliance of market discourse with traditional discourse. The changed gender discourse is essentially a discourse of quality, one that is no longer presented as an ideological myth of equality constructed by the state and discounted in practice but as a set of deliberate response strategies which are adopted to make independent choices balancing the three forces of the state, the marke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idst of appeals for modernity and individual free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discourse TRANSITION MARKETIZATION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