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唤醒、建构与再现:网络抗争中记忆对话语机会的形塑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风云 王子木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89,共4页
对记忆的调用实质是一个权力问题,因此记忆也是网络抗争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探讨记忆对网络抗争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记忆可以通过对话语机会的形塑来推动网络抗争发展。首先,网络抗争的前提是获得可见性,抗争行动者可以通过对个体记... 对记忆的调用实质是一个权力问题,因此记忆也是网络抗争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探讨记忆对网络抗争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记忆可以通过对话语机会的形塑来推动网络抗争发展。首先,网络抗争的前提是获得可见性,抗争行动者可以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唤醒来"制造新闻"获得可见性;其次,要实现话语机会的扩张,抗争行动者可以利用集体记忆的建构性来划清群体界限获得群体认同进而实现情感动员,促进公众产生更多共鸣;再次,为了避免抗争被遣散,抗争行动者需要通过对社会记忆的再现来保障抗争的合法性。通过记忆来形塑话语机会是网络抗争的重要手段,但为了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心态的恶化,需要对偏颇记忆的构建及时进行规制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抗争 记忆 话语机会 豫章书院事件
下载PDF
行动策略、话语机会与政策变迁:基于邻避运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汤玺楷 凡志强 韩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0-80,共11页
城市化进程中邻避设施建设引发的抗争运动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为背景,以行动策略为基础,引入"话语机会结构"构建解释模型,对我国两个典型邻避运动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抗争运动不仅... 城市化进程中邻避设施建设引发的抗争运动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为背景,以行动策略为基础,引入"话语机会结构"构建解释模型,对我国两个典型邻避运动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抗争运动不仅需要规模效应对政府施加压力、引起政府关注,还需要通过话语建构共识、合法性来进行资源动员,抗争规模越大、话语机会优势越明显的抗争运动,对政策影响能力越强;群众拥有较多的话语空间会对抗争运动产生一种反向正效应,即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消解了抗争运动向暴力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运动 行动策略 话语机会 公共项目 政策变迁 公众参与 集体行动 群体事件
下载PDF
页岩气开采与地震关系的社会呈现——基于话语机会结构的视角
3
作者 程鹏立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2期125-133,共9页
近年来,四川南部地震频发与页岩气开采活动的关系引发民众的猜测和较为激烈的社会讨论。本文基于话语机会结构理论,结合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尝试建立页岩气开采与地震关系事件社会呈现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科学家内部形成两种截然相反... 近年来,四川南部地震频发与页岩气开采活动的关系引发民众的猜测和较为激烈的社会讨论。本文基于话语机会结构理论,结合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尝试建立页岩气开采与地震关系事件社会呈现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科学家内部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话语,源于不同科学场话语权的差异;受制度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有选择性地采纳了其中一个科学家共同体的话语,认为页岩气开采与地震之间的关联尚缺乏科学依据,对维持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受影响区域的民众以地方性知识为基础形成的话语在生活实践中嵌入了现代科学知识,但没有得到科学家和政府的足够重视。页岩气开采与地震关系的社会呈现是科学家、政府和民众因话语机会差异形成的结果。在页岩气开采与地震的科学关系确定之前,应秉持“集体实验”的观念推进其社会认知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震 社会呈现 话语机会结构
下载PDF
政治机会、话语机会与抗争空间的生产——以反对垃圾站选址的集体抗争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卜玉梅 周志家 《社会发展研究》 2016年第1期119-142,共24页
本文从行动者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运动理论为基础,探讨一起由反对垃圾站选址的集体抗争促成其重新选址的过程和因素。文章发现,所在城市特殊的权力结构、利益联盟间的关系和政治盟友的支持等政治机会,以及公共领域的话语机会,经过行动者... 本文从行动者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运动理论为基础,探讨一起由反对垃圾站选址的集体抗争促成其重新选址的过程和因素。文章发现,所在城市特殊的权力结构、利益联盟间的关系和政治盟友的支持等政治机会,以及公共领域的话语机会,经过行动者的建构和利用,被营造为抗争的政治和话语空间。在这两股空间力量的促动下,决策部门做出回应并最终变更政策议程。文章认为,客观的政治机会结构和话语机会结构以及行动者对之进行的策略性应用,共同塑造了抗争的结果。而在当下的行动环境下,话语机会的出现和扩张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情境下集体抗争行动的发展和结果愈发具有重要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抗争 政治机会 话语机会 抗争空间
原文传递
西方“话语机会结构”理论述评 被引量:10
5
作者 卜玉梅 周志家 《社会学评论》 2015年第6期74-83,共10页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话语机会结构理论,是基于对社会运动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和框架化理论的批判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理论,重在强调话语框架取得成功的社会文化因素。近年来,话语机会结构理论在西方学者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话语机会结构理论,是基于对社会运动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和框架化理论的批判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理论,重在强调话语框架取得成功的社会文化因素。近年来,话语机会结构理论在西方学者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国内却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话语机会结构理论的衍生历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以拓展我们对社会运动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话语机会结构 政治机会结构 框架化
原文传递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的话语机会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凤静 《理论界》 2006年第7期187-189,共3页
传统媒体新闻和网络媒体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话语机会,而二者的话语机会实则取决于说话者和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接受效果等诸多方面。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两种媒体的话语机会,进一步探明两种媒体新闻的公... 传统媒体新闻和网络媒体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话语机会,而二者的话语机会实则取决于说话者和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接受效果等诸多方面。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两种媒体的话语机会,进一步探明两种媒体新闻的公信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 新闻 话语机会
原文传递
学生课堂话语权的失衡与重构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静 郭芬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课堂话语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难以得到真正保障。为促进学生课堂话语权的顺利实现,教师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唤起学生关于学习主体的认知,并在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提问问题、合理确定... 课堂话语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难以得到真正保障。为促进学生课堂话语权的顺利实现,教师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唤起学生关于学习主体的认知,并在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提问问题、合理确定提问与展示的对象、提高学生使用话语权的能力等方面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机会 话语能力
下载PDF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8
作者 陈大伟 《教育视界》 2019年第22期1-1,共1页
常常听到一些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抱怨,说他们基础差,说他们不喜欢学习,说他们不听话……似乎他教的是天下最不堪的学生,而他又是最不幸的老师。初听一听,满是理解和同情,多听几次,不由使人怀疑,因为从他们口里,很少听到对自己的不满... 常常听到一些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抱怨,说他们基础差,说他们不喜欢学习,说他们不听话……似乎他教的是天下最不堪的学生,而他又是最不幸的老师。初听一听,满是理解和同情,多听几次,不由使人怀疑,因为从他们口里,很少听到对自己的不满,也很少听到自己的改进和努力。其实,在不变的学生背后站着的是不变的老师,但学生没有话语机会,传出来的内容就是学生的种种不行。这显得很失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老师 听一听 话语机会 他教
下载PDF
Computer-generated Conversation Using Newspaper Headline
9
作者 Eriko Yoshimura Misako Imono Seiji Tsuchiya Hirokazu Watab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8期387-394,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mechanisms for handling ambiguity in speech and the ability of humans to create associations, and for formulating conversations based on rule base knowled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mechanisms for handling ambiguity in speech and the ability of humans to create associations, and for formulating conversations based on rule base knowledge and common knowledge. Go beyond the level that can be achieved, using only convention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vast repositories of sample pattern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method for computer conversation sentences generated using newspaper headlines as an example of how the common knowledge and associative ability are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interface human factors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natural languages.
下载PDF
Gender Discourse Patterns of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Based Computer- Mediated Chat Rooms
10
作者 CHEN Hsueh Chu WANG Mei Jung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3年第3期368-385,404,共19页
Using two months of mixed-gender chat room discourse records from eigh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from 80 students, this study observed a consistent pattern in the gender discourse in soci... Using two months of mixed-gender chat room discourse records from eigh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from 80 students, this study observed a consistent pattern in the gender discourse in social-based computer-mediated contexts. In both the chat room observation and survey, the study found that males chatted more about women, video games, and sports, while females chatted more about friendship and other small matters. When surveyed, the college students indicated they believed that females chatted more than males, but a quantitative sentence count during chat found males used more sentences. In the chat room, males used more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and pseudonym inventions than females. Females used more emotion icons and creative language and, when chatting with a male with whom they were familiar, they showed their power and used gender-neutral expressions more ofte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preferred to fashion their chat room pseudonyms so as to attract the opposite gender and demonstrate their personal qualiti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ed language in cyberspace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discourse sex ro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