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转义修辞在话语活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善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5,共7页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构造观念的过程中,以转义修辞的方式加以审美地把握,并由此建构了我们的认知。转义修辞建构认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主观观念,首先通过语言以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人的判断、理智...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构造观念的过程中,以转义修辞的方式加以审美地把握,并由此建构了我们的认知。转义修辞建构认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主观观念,首先通过语言以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人的判断、理智甚至思维。新诞生的话语欣喜地以审美击破旧的认知、构建新的认知,这体现了审美与认知的统一,转义修辞通过确立审美认知解构了概念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义修辞 话语活动 审美认知
下载PDF
周作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的话语活动中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诗顶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以《罪与罚》为代表的陀思妥也夫斯基话语活动中,周作人作为接受主体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与创作主体产生复杂矛盾而又极有意义的接触:一方面是共鸣和领悟,另一方面是延留时期的困惑。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周作人复杂的接... 在以《罪与罚》为代表的陀思妥也夫斯基话语活动中,周作人作为接受主体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与创作主体产生复杂矛盾而又极有意义的接触:一方面是共鸣和领悟,另一方面是延留时期的困惑。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周作人复杂的接受表现:既是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典型描写的深刻性的崇敬,也是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现代性话语的畏惧,这是两主体在文化背景、经历、个性诸方面差异所致。但唯其如此,才是周作人文学批评的真诚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也夫斯基 周作人 话语活动 接受主体
下载PDF
从话语活动看感叹词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蒋于花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从感叹词在话语活动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角度看,感叹词具有组织功能,具体又可分为启动功能、调节功能、回应功能、关闭功能。
关键词 感叹词 话语活动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话语活动研究——基于政策话语理论拓展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云宇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7-43,共7页
在政策话语理论拓展分析视角下,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可以看作我国对外政策活动中的一部分,并表现为产生大量话语活动、逐步获取政策话语权的过程。当前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话语活动面临着实践诠释与制度权力的双重情境,近年来我国审慎... 在政策话语理论拓展分析视角下,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可以看作我国对外政策活动中的一部分,并表现为产生大量话语活动、逐步获取政策话语权的过程。当前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话语活动面临着实践诠释与制度权力的双重情境,近年来我国审慎地开展北极政策话语活动,对外表达中国北极参与基本理念和主张,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政策话语意识提升、政策话语内容泛化、政策话语环境塑造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参与北极治理政策话语活动的利益表达机制、内容优化机制、回应机制等,以增强政策话语活动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北极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治理 中国参与 政策 话语活动
下载PDF
商品买卖话语活动的目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彦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34,共17页
人们的言和行都是受目的驱使的。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互动话语更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本文基于研究话语目的的各种理论,用一种多元的目的分析框架,对"北京地区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中收录的商品买卖互动话语的目的进行了全面分析... 人们的言和行都是受目的驱使的。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互动话语更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本文基于研究话语目的的各种理论,用一种多元的目的分析框架,对"北京地区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中收录的商品买卖互动话语的目的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互动目的的多重性、层次结构、发展路线、相互作用等,以此揭示目的发展是如何推动话语进展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互动话语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目的 活动类型 商品买卖话语活动 工作场所互动话语
原文传递
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标杆性尝试——《“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的话语研究》评介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海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话语研究》一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述,强调(批评)话语分析需要注重话语与话语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该书在观察和研究话语之间这种历史维度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社会发展变迁... 本文通过对《"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话语研究》一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述,强调(批评)话语分析需要注重话语与话语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该书在观察和研究话语之间这种历史维度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尝试性解读,开启了国内话语史研究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芃 《"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的话语研究》 书评 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
下载PDF
媒体对外报道中的译语话语权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欣 陈余婧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1-32,共2页
媒体在对外报道的话语活动中要充分意识到报道的时效性、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客观性,以及话语运用的科学性和话语意图的唯我性,以实现与加深中西方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权力是影响空间构形的... 媒体在对外报道的话语活动中要充分意识到报道的时效性、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客观性,以及话语运用的科学性和话语意图的唯我性,以实现与加深中西方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权力是影响空间构形的“幕后黑手”,无论是空间的物质实体还是机构的“软体空间”,都属于权力表征形式的一种。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方能让受众主动或被动地理解或接纳中国的政治主张、价值理念和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报道 话语 媒体 译语 话语活动 消息来源 话语意图 国际环境
下载PDF
共享知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8
作者 路卿 李佐文 《教学研究》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共享知识作为语境的一部分,在话语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中谈到语境作用越强,关联性越大,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话语活动更易于成功。同时,根据语境的动态性,共享知识也是处于动态之中,并不是固定的,而是... 共享知识作为语境的一部分,在话语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中谈到语境作用越强,关联性越大,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话语活动更易于成功。同时,根据语境的动态性,共享知识也是处于动态之中,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话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反之,共享知识的发展又推动了整个话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关联理论来论述共享知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解 关联理论 语境作用 受话人 说话人 话语活动 动态性 知识 共享 过程
下载PDF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的完善进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刚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话语总是承载着思想和观念存在,并由此体现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以话语活动的方式得以输出和传播,并达致其社会功能及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话语活动诸要素放置于生态学视角考量,其具有平衡性、竞争性及规则性之品性。新时代话语生态面... 话语总是承载着思想和观念存在,并由此体现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以话语活动的方式得以输出和传播,并达致其社会功能及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话语活动诸要素放置于生态学视角考量,其具有平衡性、竞争性及规则性之品性。新时代话语生态面临新兴话语模式的融入,并已显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理应做出正视和回应。以话语生态的品性为建构基点,从话语自身、话语主体、话语场域等方面给予审视和重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运化和强大引领力、凝聚力的发挥,从而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活动 话语生态 话语修为 话语场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告别“正确的废话”
10
作者 黄橙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第3期48-48,共1页
“废话”,是指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缺乏应用价值、说了也是白说的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和胡话。废话风行会污人耳目、乱人视听、惹人生厌、令人烦躁。审视当下流行的话语形态,有一种特殊的废话,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道理,... “废话”,是指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缺乏应用价值、说了也是白说的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和胡话。废话风行会污人耳目、乱人视听、惹人生厌、令人烦躁。审视当下流行的话语形态,有一种特殊的废话,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道理,但实际上毫无效用。这种特殊的废话在现代社会的话语活动中颇为流行。有那么一些人,特别是一些掌握话语权的领导干部对此类话语情有所钟,出口成章。言者自鸣得意,津津乐道;闻者如风过耳,如食腐鼠。世人把这种“调门高”“声量大”“内容空”的话语戏称为“正确的废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有所钟 如风过耳 话语形态 话语 大话 实质内容 废话 话语活动
下载PDF
从叙事学视角看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志伟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5,共1页
一、叙事学下的新闻报道 关于叙事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研究“叙”和“事”以及它们关系的学说。“叙”,就是说,讲述,陈述;“事”,即是事件,实际存在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学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涵义,狭... 一、叙事学下的新闻报道 关于叙事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研究“叙”和“事”以及它们关系的学说。“叙”,就是说,讲述,陈述;“事”,即是事件,实际存在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学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涵义,狭义的叙事学专指叙事文学作品的研究,广义的叙事研究则越过了虚构的故事,而进入对一切实指的话语活动,包括社会历史、新闻报道、调查资料、文字档案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叙事学 倾向性 文学作品 叙事研究 话语活动 社会历史 调查资料
下载PDF
对修辞定义与修辞学性质的看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军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到底什么是修辞?如何定义修辞?这涉及到对修辞基本观念的思考与修辞学整体范式的改变。汉语修辞学界从本世纪初建立修辞学的体系以来,对修辞的本质进行了种种探索,对修辞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说。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充... 到底什么是修辞?如何定义修辞?这涉及到对修辞基本观念的思考与修辞学整体范式的改变。汉语修辞学界从本世纪初建立修辞学的体系以来,对修辞的本质进行了种种探索,对修辞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说。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充分揭示修辞本质的理论界说,修辞学的体系还不严密,修辞学的科学性屡屡受到人们的怀疑,学术地位始终难以提高。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社会语言生活空前丰富,出现了不少关于公关语言艺术、社交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语言艺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修辞学 同义形式 修辞学性质 修辞策略 发话人 话语活动 修辞本质 言语交际 修辞研究 交际效果
下载PDF
“孔学”的当代价值
13
作者 钟友循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绕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甚至,你如欲对中国当前的文化问题,做出思考,发表意见,与你劈面相逢的,立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仅仅只是就生活的普遍现象与深层事实,亦即所谓"历史就在(而且将永远在)现实... 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绕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甚至,你如欲对中国当前的文化问题,做出思考,发表意见,与你劈面相逢的,立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仅仅只是就生活的普遍现象与深层事实,亦即所谓"历史就在(而且将永远在)现实之中"的一般情形而言的。而是说,哪怕仅仅只就"知识分子"或其"精英"的话语活动、学术实践而言,所谓"传统文化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 孔学 文化问题 话语活动 知识分子 学术实践
下载PDF
语境分析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4
作者 曹茂昌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语境分析法 阅读教学 话语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阅读 语言构成 意义生成 读者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研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15
作者 段晓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33期32-33,共2页
语言学是一门可以带给其他诸多学科以深刻影响的学科,其理论与美学、哲学以及文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美学、哲学还是文学。这些学科的时间性展开都是一种话语性的活动,其本质都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文学在意识形态、审美... 语言学是一门可以带给其他诸多学科以深刻影响的学科,其理论与美学、哲学以及文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美学、哲学还是文学。这些学科的时间性展开都是一种话语性的活动,其本质都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文学在意识形态、审美特征以及话语身份上一直存在着争执,其研究一直围绕着这些问题,难以迈出新的一步。若将语言学理论引入其中。则会得到一定的启示,从而推动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笔者便于本文中试撂究语言学给文学研究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语言学 话语活动 语言现象 启示 影响
下载PDF
“修辞适应语境”说漫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军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8年第3期22-24,共3页
自陈望道先生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从此适应语境就成了修辞的一条根本原则。修辞研究者强调“修辞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认为“特定的题旨、情境... 自陈望道先生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从此适应语境就成了修辞的一条根本原则。修辞研究者强调“修辞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认为“特定的题旨、情境决定了表达者只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修辞方式,水能产生所追求的最佳表达效果”,他们都突出了修辞对语境的适应,倾向于将语境作为一种不变的外在环境因素的集合。这样理解“修辞适应语境”说,值得商榷。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话语活动 交际者 修辞活动 漫议 话语表现 话语策略 外在环境 语境构成 说者
下载PDF
“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一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汉语句子的结构分析,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句子置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如下成分:主语,谓语(句法);施事,受事等(语义);话题,述题(语用)。本文... 汉语句子的结构分析,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句子置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如下成分:主语,谓语(句法);施事,受事等(语义);话题,述题(语用)。本文讨论有关“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的若干问题,谈谈如何检验、确定“把”字句的话题成分,以及话题成分在话语活动中的实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话语活动 句子成分 助词 述题 句法平面 结构分析 主语 话语功能 语义平面
下载PDF
“开”与“合”——广播访谈提问二式略析
18
作者 刘明亮 《中国广播》 2005年第6期33-35,共3页
访谈,是以采集新闻事实、进行新闻报道为主要目的话语活动,“是问、听、看、记、想并用的紧张活动过程”。其中,“问”是访谈过程得以展开的总领环节,正是一组组形态各异的“问答”的往返回合,才形成了整个访谈循环推进的基本单元... 访谈,是以采集新闻事实、进行新闻报道为主要目的话语活动,“是问、听、看、记、想并用的紧张活动过程”。其中,“问”是访谈过程得以展开的总领环节,正是一组组形态各异的“问答”的往返回合,才形成了整个访谈循环推进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语言学称之为“话轮”。显而易见,一个层次内部话轮的衔接转换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话轮转换,是访谈组织者(含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驾驭访谈进程的关键,而这里所谓的“衔接和转换”通常就是由“提问”的方式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 “合” 广播 社会语言学 新闻事实 话语活动 新闻报道 活动过程 话轮转换 “问” 播音员 组织者 主持人 层次 衔接 记者
下载PDF
对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的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军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2-71,共10页
本文批评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修辞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 本文批评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修辞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话语活动 修辞原则 修辞本质 修辞目的 修辞学 现代汉语
下载PDF
Discoursal Features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被引量:1
20
作者 DING Xiao-xia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Teachers' discourse is teachers' language us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a sub-category of teachers' discourse, is the medium that teachers use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Teachers' discourse is teachers' language us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a sub-category of teachers' discourse, is the medium that teachers use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It is not only the means for teachers to organize teaching activities, but is also taken as the model language by students. This paper examines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by focusing on its discoursal features. Drawing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discourse analysis, four categories of discoursal features in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are proposed. They are communicativeness, authenticity, coherence, and grammatica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The four discoursal features will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communicativeness AUTHENTICITY COHERENCE GRAMMATICALITY APPROPRIATEN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