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绘构建“中国翻译学”的路线图——张柏然译学思想的话语镜像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向清 刘润泽 +3 位作者 黄鑫宇 董晓娜 刘谕静 沈家豪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翻译学"这一术语的提出旨在强调中国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基于这一概念标签,中国翻译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及其在世界翻译研究文化多样性中的特殊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张柏然先生作为"中国翻译学"坚定的倡导者之一,... "中国翻译学"这一术语的提出旨在强调中国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基于这一概念标签,中国翻译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及其在世界翻译研究文化多样性中的特殊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张柏然先生作为"中国翻译学"坚定的倡导者之一,始终践行着从价值自觉、问题自知到理论自足这一以中国为本位的译学研究的文化自信道路,为中国译学的未来自主发展与当代译学话语构建提供前瞻性的思想引领。本研究立足于翻译学作为地方性翻译知识生产的实质,剖析"中国翻译学"的认知起点、历时演进与实践路径,以此描绘张柏然构建的"中国翻译学"路线图,并重释其译学思想的深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学 构建路线图 张柏然 话语镜像 价值重构
下载PDF
丝路文化交流中植物的话语镜像、艺术表征与审美融通——从“撒马尔罕的金桃”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茂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50-158,共9页
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地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交流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桃树在地球上的分布、传播不仅与物种的自然进化有关,还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相连。桃花、桃实意象在丝路文化交... 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地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交流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桃树在地球上的分布、传播不仅与物种的自然进化有关,还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相连。桃花、桃实意象在丝路文化交流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呈现形式,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涵。桃的艺术形象因地域文化的差异产生形象嬗变,又基于物性特点与人类共情感产生审美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镜像 艺术表征 形象嬗变 审美融通
下载PDF
一出充满生活质感的含泪喜剧——评影片《耳朵大有福》
3
作者 常丽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68,共1页
《耳朵大有福》通过对生活内在戏剧性的发掘展现了退休之后中老年人的人生困境,与人物的频频受挫的遭遇相比,影片在镜像话语、电影修辞的运用上充满幽默与调侃,同影片叙事形成了张力,具有"含泪的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题材 叙事 镜像话语
下载PDF
小时代的“轻”电影——薇拉莉·邓泽里对法国新浪潮的继承与突破
4
作者 张净雨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110,共5页
本文以薇拉莉·邓泽里的电影作品与新浪潮之间的对话关系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其电影与法国电影新浪潮影片的异同,分别从主题、题材、制片模式、视听语言几方面来总结概括薇拉莉·邓泽里"作者电影"的风格特征。并指出... 本文以薇拉莉·邓泽里的电影作品与新浪潮之间的对话关系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其电影与法国电影新浪潮影片的异同,分别从主题、题材、制片模式、视听语言几方面来总结概括薇拉莉·邓泽里"作者电影"的风格特征。并指出在私媒介流行的消费社会,这种举重若轻的主题、私人生活的题材、时尚风格的话语是对新浪潮遗产的继承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莉·邓泽里 新浪潮 自传电影 镜像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