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话题理论视域下的歌剧研究——以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认亲”场景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若虹 《当代音乐》 2023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音乐话题理论”(Topic Theory)自1980年被美国学者莱纳德·拉特纳提出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且有效的音乐分析理论,该理论成功地在音乐本体和文化内涵之间架起了桥梁,解决了传统的音乐分析中的“两张皮”现象,为音乐意义... “音乐话题理论”(Topic Theory)自1980年被美国学者莱纳德·拉特纳提出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且有效的音乐分析理论,该理论成功地在音乐本体和文化内涵之间架起了桥梁,解决了传统的音乐分析中的“两张皮”现象,为音乐意义的诠释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视域”。通过对《费加罗婚事》“认亲”场景的分析和阐释,证实音乐话题理论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话题理论 莱纳德·拉特纳 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事》 喜歌剧
下载PDF
音乐话题理论视域下的诠释性歌剧解读——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衣帽间危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弦 《音乐探索》 2019年第3期95-109,共15页
“音乐话题理论”自1980年代肇始以来,已经成为了最成功的音乐学/音乐分析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能够很好地与诠释性音乐分析相结合,因为在对音乐话题进行指认和解读的过程中,其客观性的诉求恰好能够为诠释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历史视域”。... “音乐话题理论”自1980年代肇始以来,已经成为了最成功的音乐学/音乐分析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能够很好地与诠释性音乐分析相结合,因为在对音乐话题进行指认和解读的过程中,其客观性的诉求恰好能够为诠释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历史视域”。对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衣帽间危机”的解读,例证了音乐话题及其转义可以如何被运用到莫扎特歌剧的分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话题理论 诠释性分析 《费加罗的婚礼》 音乐符号学
下载PDF
音乐话题理论研究三题
3
作者 盛汉 《音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话题理论是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重要音乐理论学说,近年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该理论的基本学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为此,由音乐话题的概念辨析出发,梳理话题理论的研究史发展超向,探析其学理目标的追求、理论价值的实质... 话题理论是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重要音乐理论学说,近年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该理论的基本学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为此,由音乐话题的概念辨析出发,梳理话题理论的研究史发展超向,探析其学理目标的追求、理论价值的实质及其始终难以解决的根本性理论难题,并分析各个代表性学者及其主要论著的方法论原理和研究理路,从中探查该理论对我国学术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理论 方法论 分析 史学 美学
原文传递
母题的音乐化——话题理论视域下的马勒《第六交响曲》音乐形式观念
4
作者 盛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9,共21页
姊妹艺术中的母题是音乐意义的重要来源。文章运用音乐话题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马勒《第六交响曲》的话题运作方式与美术、文学“死亡之舞”母题的内在关联,由此提出“母题的音乐化”这一命题,旨在解释马勒交响曲音乐形式观念的同时,建... 姊妹艺术中的母题是音乐意义的重要来源。文章运用音乐话题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马勒《第六交响曲》的话题运作方式与美术、文学“死亡之舞”母题的内在关联,由此提出“母题的音乐化”这一命题,旨在解释马勒交响曲音乐形式观念的同时,建构一种解释纯器乐与乐外意义之关系的研究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母题 话题理论 音乐形式观念 音乐意义 音乐符号学 马勒交响曲 死亡之舞
原文传递
“话题—说明”理论在述补结构中的应用
5
作者 邓笑然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汉语中的述补结构,由于本身的复杂性和语义建构体系的不够完善,历来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话题—说明”理论的阐述,论证以“话题—说明”框架分析汉语句法结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程度补语... 汉语中的述补结构,由于本身的复杂性和语义建构体系的不够完善,历来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话题—说明”理论的阐述,论证以“话题—说明”框架分析汉语句法结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程度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的国际中文教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说明”理论 述补结构 程度补语 时量补语 动量补语 国际中文教学
下载PDF
音乐与意义的桥梁——莱纳德·拉特纳的“音乐话题理论”及其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67,共15页
"音乐话题理论"肇始于1980年代莱纳德·拉特纳关于古典主义音乐的著述之中,并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于阿兰布鲁克、阿伽乌、蒙耐尔、哈腾、米尔卡、普雷施等学者的著述中不断发展充实。该文通过梳理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即&qu... "音乐话题理论"肇始于1980年代莱纳德·拉特纳关于古典主义音乐的著述之中,并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于阿兰布鲁克、阿伽乌、蒙耐尔、哈腾、米尔卡、普雷施等学者的著述中不断发展充实。该文通过梳理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即"话题"这一术语如何从修辞学中被移植到音乐理论之中,又是如何从一种用来理解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复杂且疑窦丛生、颇具争议的音乐符号学理论,及至漫出西方中心,被用作研究非西方音乐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指出其在学科归属上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话题理论 表现性 音乐修辞 音乐符号学 跨学科
原文传递
关联理论对话题相关的解释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勤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衔接与主位推进都对语篇的连贯起着重要作用 ,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话题相关为前提。话题相关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实现和理解话题相关是一个复杂的难题 ,关联理论对此已作出解释。
关键词 主体推进 语篇连贯 话题相关关联理论 认知原则 交际原则 语用学
下载PDF
基于话题时间理论解析简单将来时与最近将来时的区别
8
作者 陈修文 《法国研究》 2021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在对外法语教学与研究中,最近将来时与简单将来时常常借助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距离远近或对某事发生的确认度加以区别,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差异都不过是两种表将来形式的表象差异,并非两者在核心意义上的区别。本文基于Klein话题时间... 在对外法语教学与研究中,最近将来时与简单将来时常常借助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距离远近或对某事发生的确认度加以区别,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差异都不过是两种表将来形式的表象差异,并非两者在核心意义上的区别。本文基于Klein话题时间理论从核心意义上定义简单将来时与最近将来时,再由核心意义出发,解析两者在与时态、体态、情态系统中一些标记、语境或用法搭配共现情况的异同。我们认为从核心意义出发探讨两者异同将有助于法语学习者把握核心区别,灵活使用这两种将来表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将来时 最近将来时 话题时间理论
下载PDF
话题推进理论与初中议论文教学的融合
9
作者 刘家男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37-39,共3页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准确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学生无法完整且有条理地复述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而无法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教师往往会将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归根于学生看书太少或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准确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学生无法完整且有条理地复述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而无法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教师往往会将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归根于学生看书太少或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文本,而解决措施则是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静下心来。相关专家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只要学生"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便一定能学好语文。这样实际上是将问题反抛给学生,而学生在缺少明确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容易感到迷茫,语文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会逐渐对语文学科失去信心,同时,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作用及重要性也将被大大减弱。基于此,本文将从篇章语言学的话题推进这一理论入手,结合具体课文实例,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推进理论 初中议论文 教学融合
下载PDF
语篇连贯性的建立与接受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243-246,共4页
语篇的产生和理解是交际双方共同协作的过程。连贯性不仅是语言使用者在建构语篇时赋予语篇的属性,还与语篇接受者的诠释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使用者应用三种机制促进语篇连贯:话题理论、主位推进和衔接手段,三种机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语篇的产生和理解是交际双方共同协作的过程。连贯性不仅是语言使用者在建构语篇时赋予语篇的属性,还与语篇接受者的诠释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使用者应用三种机制促进语篇连贯:话题理论、主位推进和衔接手段,三种机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语篇接受者对连贯性的诠释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与语境知识密切相关。鉴于口头话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合作原则和副语言特征对话语连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连贯 话题理论 主位推进 衔接手段 语境知识 口头话语
下载PDF
《文艺争鸣》“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性笔谈”专栏所发文章总目 被引量:2
11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1,共2页
《文艺争鸣》自2003年第五期起,推出了“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话题性笔谈”专栏,意在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进展,以媒介论、生活论、语言论、情感论、社会论、文体论等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为话题展开“笔谈... 《文艺争鸣》自2003年第五期起,推出了“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话题性笔谈”专栏,意在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进展,以媒介论、生活论、语言论、情感论、社会论、文体论等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为话题展开“笔谈”,希望能在这些既定范畴中生发“问题意识”,以笔交谈,切蹉意见,努力推动中国文艺理论在新世纪的深入发展。至2005年第二期止,这个专栏共推出相关“话题性笔谈”约十余次7个专题,发表文章六十多篇,三十余万字。这个专栏因其鲜明的时代性受到了文艺理论界的关注,有些文章引起了热烈的争鸣与讨论,有些文章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或摘要介绍,有的文章如陶东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教育转型与文化媒介人兴起》还获得“第四届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这使编者也深受鼓舞。鉴于这个专栏已编发一年多了,其“话题性笔谈”似乎也可告一段落,当此之际,遥想当年陈寅恪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出版所作之《审查报告》的学术佳话,不禁心向往之,遂援其学术案例约请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先霈先生、四川大学曹顺庆先生、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先生,对这个专栏所发文章包括编辑工作给一总体观察,综合审视,恰当评介。三位先生拨冗审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争鸣》 “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性笔谈”专栏 文章总目 审美景观 哲学意义
原文传递
符号学视野下的歌唱性风格话题研究——以贝多芬三首钢琴奏鸣曲的首乐章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鹏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102,共12页
基于当前符号学视野下对于歌唱性风格话题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首乐章(作品28号、78号和101号),旨在理解歌唱性风格区别于其他音乐话题的能指(即音乐的音响符号特征,包括奏鸣曲式中主部主题歌唱性风格特征、主... 基于当前符号学视野下对于歌唱性风格话题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首乐章(作品28号、78号和101号),旨在理解歌唱性风格区别于其他音乐话题的能指(即音乐的音响符号特征,包括奏鸣曲式中主部主题歌唱性风格特征、主副题关系及主题展开过程)和所指(即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与这些歌唱性风格奏鸣曲相关联的概念,包括私密性和家庭场合、女性气质、自然和简朴以及美感)。最终,希望能够揭示在贝多芬接受史里常被忽视和低估的歌唱性风格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性风格 音乐话题理论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符号学 接受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