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视角下的文化身份——跨文化传播学诠释学派文化身份理论 被引量:8
1
作者 董海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62,共7页
受社会心理学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启发,跨文化传播学将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发展为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唐纳尔·卡鲍尔(Donal Carbaugh),玛丽·简·考利尔(Mary Jane Collier)以及麦克尔·海克... 受社会心理学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启发,跨文化传播学将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发展为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唐纳尔·卡鲍尔(Donal Carbaugh),玛丽·简·考利尔(Mary Jane Collier)以及麦克尔·海克特(Michael Hecht)是三位研究文化身份的跨文化传播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诠释学派学者(interpretive scholars),其理论主要强调了身份认同过程中传播的中心性,身份演绎中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动态互动性,以及由多重性、多维度、多变性组成的身份复杂性。总结梳理了这三位主要学者关于文化身份的理论,并进一步反思文化身份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跨文化传播学 诠释学派 复杂性
下载PDF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批判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化凯 《科学文化评论》 2013年第1期20-41,共22页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动,对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进行了反复的批判。这种活动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学派量子力学思想的正确理解,不利于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文章系统地考查了这种批判活动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进行这类活动的历史原因,讨论了批判的具体内容及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