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理论形态”说与“诠释形态”说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全华 马爱云 《桂海论丛》 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形态”说,视野宏大,便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总体把握。根据不同的时代场域、历史“前见”、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对同一思想体系进行不同理解、作出不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形态”说,视野宏大,便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总体把握。根据不同的时代场域、历史“前见”、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对同一思想体系进行不同理解、作出不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诠释形态”是从“理论形态”概念派生的概念,以弥补其解释力的不足。二者区别在于,“理论形态”属于“建构式解释”,而“诠释形态”属于“注经式解释”,所以后者没有成为“理论形态”,而只是“诠释形态”。“诠释形态”可以有一定建构,但只是个别创见,没有自成体系。“诠释形态”可以界定为不稳定、不成体系、又互相关联的“一套解释话语”,是前“理论形态”的东西但还没成形为“理论形态”。而“诠释形态”的“一套解释话语”,又与一般的理论解释、理论诠释、理论阐述、理论阐释的“零散解释话语”不同,后者可以是一次性的,可以是每次有不同的说法甚至矛盾的说法,而“诠释形态”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解释话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和不同“诠释形态”的演变,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史作更细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形态”说 诠释形态”说
下载PDF
地域建筑的形态诠释
2
作者 王铠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地域性是建筑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区别于地域建筑风格的形式美学,结构和类型观念作为两种诠释建筑形态整体性、连续性的视角,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出发,建立二者之间的广泛联系,这就使得结构和类型成为两条相互伴生的理解和实践地域建筑形... 地域性是建筑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区别于地域建筑风格的形式美学,结构和类型观念作为两种诠释建筑形态整体性、连续性的视角,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出发,建立二者之间的广泛联系,这就使得结构和类型成为两条相互伴生的理解和实践地域建筑形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建筑 形态诠释 结构-类型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和谐思想的传统技术诠释
3
作者 孙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儒家思想基本精神中注重和谐的思想原则,在中国传统技术与文化共生关系上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建构理念和实践方法。中国传统技术,尤其是中医和农学存在着与和谐思想相关联的观念基础、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传统技术形态中的和谐思想的现实... 儒家思想基本精神中注重和谐的思想原则,在中国传统技术与文化共生关系上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建构理念和实践方法。中国传统技术,尤其是中医和农学存在着与和谐思想相关联的观念基础、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传统技术形态中的和谐思想的现实体现在技术理论形态和具体技术形态,传统技术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传承意义主要通过生态文化和文化产业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 传统技术 技术形态诠释
下载PDF
汉代“诗礼互证”的学术范式——以郑玄注释为考察范畴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声国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3-80,共8页
"诗礼互证"是汉代儒家经典诠释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早在宋代便有学者开始提出概念,并对此后的《诗》、《礼》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现代学术研究视野考察这一学术范式,对它的概念和分类情况予以界定,指出"以礼证... "诗礼互证"是汉代儒家经典诠释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早在宋代便有学者开始提出概念,并对此后的《诗》、《礼》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现代学术研究视野考察这一学术范式,对它的概念和分类情况予以界定,指出"以礼证诗"和"以诗证礼"两大要素各自有其学术源始,并通过以郑玄为代表的汉人注释典籍语料分析,探索两大要素各自的注释形态,进而挖掘这种学术范式在后世乃至当代的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总结传统学术研究的个性特征,启发与拓展当代的学术研究思维与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礼互证 诠释方法论 诠释形态 学术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