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诠释范式及其理论基础 被引量:1
1
作者 鲁海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重要论述既立足于对文化的物质形态把握,又重视文化的符号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理解,是新时代传统文化诠释的经典范式。这一经典诠释范式基于坚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切观照现实社会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重要论述既立足于对文化的物质形态把握,又重视文化的符号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理解,是新时代传统文化诠释的经典范式。这一经典诠释范式基于坚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切观照现实社会人生,其始终秉持人民中心论的理论立场、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教化效用的方法论基础,对我们理解、阐释、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转化发展 诠释范式
下载PDF
“史外传心”与社会行动的结构——论《胡氏春秋传》的诠释范式
2
作者 刘昆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9,111,共5页
胡安国的《春秋传》是元、明、清初三代科举考试的官方读本,之所以能够被置于这么高的地位,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经典诠释范式,即承继孟子,发扬"史外传心",以理学大义为《春秋》的书法原则;运用"理一分殊"的理论架构进... 胡安国的《春秋传》是元、明、清初三代科举考试的官方读本,之所以能够被置于这么高的地位,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经典诠释范式,即承继孟子,发扬"史外传心",以理学大义为《春秋》的书法原则;运用"理一分殊"的理论架构进行经典诠释;构建严密的分析框架以阐发义理;将义理付诸于《春秋》的文本诠释以在具体的历史案例中呈现义理,进而实现影响现实社会行动的结构,从而成为理学外王路径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安国 社会行动的结构 《春秋》学 诠释范式
下载PDF
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改革型诠释范式
3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研究在中国如何实现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在不断吸取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研究在中国如何实现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在不断吸取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形成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改革型诠释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 改革型诠释范式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
4
作者 王浩斌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10,共4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形成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诠释范式的理论渊源、实践地位、主体地位、逻辑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形成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诠释范式的理论渊源、实践地位、主体地位、逻辑基础及其精神实质,无论是对于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还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新的历史性飞跃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 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
5
作者 王浩斌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形成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诠释范式的理论渊源、实践地位、主体地位、逻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形成了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诠释范式的理论渊源、实践地位、主体地位、逻辑基础及其精神实质,这无论是对于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还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新的历史性飞跃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 综合创新型诠释范式
下载PDF
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论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价值论诠释范式的走向
6
作者 张凯 彭启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红色经典《资本论》的理论基石,引起了我国不同时期理论家的研究兴趣。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诠释者对劳动价值论的解读正逐步由理论哲学诠释范式走向实践哲学诠释范式,具体表现:在理解方式上从事实性考量转变为... 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红色经典《资本论》的理论基石,引起了我国不同时期理论家的研究兴趣。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诠释者对劳动价值论的解读正逐步由理论哲学诠释范式走向实践哲学诠释范式,具体表现:在理解方式上从事实性考量转变为价值性判断;在理解目标上从把握作者原意转变为开启文本意义;在理解过程上从视域转换转变为视域融合。这种转变意味着我国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已经从"照着说"走向了"接着说",有助于开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劳动价值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劳动价值论 诠释范式 理论哲学 实践哲学
下载PDF
欧阳修的经典诠释范式及其有效性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金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欧阳修经典诠释范式的独特性,对于宋代理学及其经典诠释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欧阳修的经典诠释范式,具体体现为"一个观念""两种属性",前者指的是"人情"的观念,后者是指"人情"观念所... 欧阳修经典诠释范式的独特性,对于宋代理学及其经典诠释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欧阳修的经典诠释范式,具体体现为"一个观念""两种属性",前者指的是"人情"的观念,后者是指"人情"观念所包含的"逻辑推论的自洽性"与"情感经验的相契性"。对于欧阳修经典诠释范式及其有效性的审查来自"逻辑的有效"与"意义的有效"两个层面,"意义的有效"不仅是欧阳修经典诠释范式在缺失"逻辑的有效"的情况下得以有效的因素,也为"一种基于经典文本的诠释范式何以有效"的问题提供了关键性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经典诠释范式 逻辑的有效 意义的有效
下载PDF
《资本论》中国化诠释范式蕴含的规律性要求
8
作者 张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8,共9页
从《资本论》中国化诠释范式的逻辑演进来看,《资本论》中国化诠释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来看,《资本论》中国化诠释范式蕴含着三个规律性要求:一是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马... 从《资本论》中国化诠释范式的逻辑演进来看,《资本论》中国化诠释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来看,《资本论》中国化诠释范式蕴含着三个规律性要求:一是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必须立足"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深入考察中国特殊的诠释学情境;三是必须发挥实践智慧,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中国诠释学情境的特殊性之间寻找一种相结合的路径,不断结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诠释范式 逻辑演进 实践智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诠释四范式及其逻辑演进——以《资本论》的中国化诠释历程为样本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凯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1,共8页
诠释范式作为一种理性认知结构,总是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反映着历史主题的凸显和转变,刻写着社会变革发展的逻辑演进。《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自19-20世纪之交传入中国,其诠释范式几经转换扩展,必然地、合逻辑地展现出前后相继... 诠释范式作为一种理性认知结构,总是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反映着历史主题的凸显和转变,刻写着社会变革发展的逻辑演进。《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自19-20世纪之交传入中国,其诠释范式几经转换扩展,必然地、合逻辑地展现出前后相继的四范式,即"政治-经济学"范式、"理论哲学-经济学"范式、"实践哲学-经济学"范式和"中特理论-经济学"范式。正是这四范式的依次展开、丰富发展、引领实践,彰显出《资本论》的真理光辉,引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尤其是"中特理论-经济学"范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指导着"两个百年"中国梦如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 《资本论》 诠释范式 逻辑演进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三种诠释范式论析
10
作者 王向清 崔治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3,152,共10页
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史学科逐渐建立以来,学者们先后建构了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三种基本范式。第一种是以赵纪彬、杨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对子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史学科逐渐建立以来,学者们先后建构了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三种基本范式。第一种是以赵纪彬、杨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对子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第二种是以任继愈、肖萐父、李锦全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板块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由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若干板块构成的体系。第三种是以冯契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基于对历史上不同哲学问题的争论、解答而形成的三大螺旋式圆圈结构。螺旋式圆圈结构范式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展开过程中构成哲学发展环节的范畴、命题、论争,因而成为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诠释范式 对子结构 板块结构 螺旋式圆圈结构
原文传递
大数据数字语篇景观诠释
11
作者 邹春玲 徐聪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数字中国时代背景下,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大数据数字语篇多模态景观进行要素与理据的解构分析,从要素层、文本层、符号层、景观层等构成层面对数字语篇的景观化范式做出诠释,揭示数字语篇呈现形式的质态变化,为未来数字语... 在数字中国时代背景下,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大数据数字语篇多模态景观进行要素与理据的解构分析,从要素层、文本层、符号层、景观层等构成层面对数字语篇的景观化范式做出诠释,揭示数字语篇呈现形式的质态变化,为未来数字语篇认知的多符号体系化研究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数字语篇 景观化 诠释范式
下载PDF
诠释检验范式的建立及应用——分析爱德华·沃弟尔·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中的过度诠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爱德华·沃弟尔·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后现代解构的名义,延续《东方学》的思路,对现代西方小说(以19~20世纪英国和法国小说为主)进行了“一网打尽”和“一刀切”式的诠释。作者直面这一现象,试图探寻如何建立真正... 爱德华·沃弟尔·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后现代解构的名义,延续《东方学》的思路,对现代西方小说(以19~20世纪英国和法国小说为主)进行了“一网打尽”和“一刀切”式的诠释。作者直面这一现象,试图探寻如何建立真正具有后现代意义的诠释检验范式,并配合以一例具体检验范例,以达到解救部分被过度诠释文本的目的;同时简析萨义德过度诠释的原因,以期达到有益东西方文化沟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诠释检验范式 经验作者 模范作者 自然叙述 人工叙述
下载PDF
诠释学与中国音乐史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永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西方的"诠释学",由于其自身的实践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包括音乐学在内的各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学科方法论指导。在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中,可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中国本土的... 西方的"诠释学",由于其自身的实践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包括音乐学在内的各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学科方法论指导。在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中,可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中国本土的音乐学术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音乐经典文献的诠释实践,探索并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诠释体系和诠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 中国音乐史研究 学科方法 诠释范式
下载PDF
教育研究的两大研究取向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艳 《云南电大学报》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在教育领域 ,研究者根据实证和诠释范式发展出两大研究取向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根据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理念、内涵及其特点 ,可以把两者看成是研究取向上的差异 ,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要建立科学... 在教育领域 ,研究者根据实证和诠释范式发展出两大研究取向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根据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理念、内涵及其特点 ,可以把两者看成是研究取向上的差异 ,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研究就应该尽可能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对远程及成人教育研究 ,不但可使教学人员在专业上有所发展 ,也可协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 ,为远程教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实证范式 诠释范式 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下载PDF
大众传播研究范式之内容分析:社会科学、诠释研究与批判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爱德华·J.芬克 沃尔特·甘茨 侯晓艳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2年第1期68-82,207,214,共17页
本文评估大众传播学者们对社会科学范式、诠释范式和批判范式的遵从度。我们从以下十个变量对上述三个范式进行考察:本体论、认识论、研究问题之本质、理论、假说、抽样、数据收集、论证和概括。245份期刊的内容分析,显示研究者高度遵... 本文评估大众传播学者们对社会科学范式、诠释范式和批判范式的遵从度。我们从以下十个变量对上述三个范式进行考察:本体论、认识论、研究问题之本质、理论、假说、抽样、数据收集、论证和概括。245份期刊的内容分析,显示研究者高度遵从的变量是本体论、认识论、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而对剩余几个变量的遵从度稍弱。这些数据表明学者们受到这三个范式的强烈影响,偶尔偏离也表明了三个范式一些特征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 大众传播研究 社会科学范式 诠释范式 批判范式
原文传递
赫尔德从认知向诠释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畅 秦明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9,共6页
心和脑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即理智与情感合二而一是赫尔德哲学的基本设定,也是其整全人的标准。他用三个维度来分解其设定和标准:诗性维度、历史性维度和哲学维度。这三个维度相互勾连、相互渗透,形成了其实在的基本图式。赫尔德的主张... 心和脑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即理智与情感合二而一是赫尔德哲学的基本设定,也是其整全人的标准。他用三个维度来分解其设定和标准:诗性维度、历史性维度和哲学维度。这三个维度相互勾连、相互渗透,形成了其实在的基本图式。赫尔德的主张不仅平衡了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对立,而且通过语言学转向、人类学转向和诠释学转向,完成了其哲学从认知向诠释范式的转换,为德国早期诠释学、当代诠释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德 实在图式 诠释范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