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数量”结构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1
作者 曹彧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本文从“语义—语用”视域出发,选取了10类20个量词研究“V+数量”结构。考察发现,在语义层面,“V+数量”结构中与量词高频共现的动词包括评判类、存有类、施动类、祈使类、感受类5大类,对应17种语义框架。在语用层面,该结构体现出整体... 本文从“语义—语用”视域出发,选取了10类20个量词研究“V+数量”结构。考察发现,在语义层面,“V+数量”结构中与量词高频共现的动词包括评判类、存有类、施动类、祈使类、感受类5大类,对应17种语义框架。在语用层面,该结构体现出整体有界性、语义模糊性、个体化特指等特点。语义、语用层同时作用于界面层,体现出语义框架制约数词虚化发生的特点,语用环境制约数词主观量义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数量”结构 语义 语用 语义—语用”界面
下载PDF
说话者意图与会话蕴含——对语义—语用论者的反驳 被引量:3
2
作者 荣立武 潘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2,共7页
在Grice的意义理论中,说话者意图是一个基本的、初始的概念。然而,面对语义—语用论的激烈批评,Grice不得不对言说的会话蕴含作出一个符合语义—语用论的解释以寻求认同。时至今日,Grice的意义理论被过度解读为语义—语用论,以致于其心... 在Grice的意义理论中,说话者意图是一个基本的、初始的概念。然而,面对语义—语用论的激烈批评,Grice不得不对言说的会话蕴含作出一个符合语义—语用论的解释以寻求认同。时至今日,Grice的意义理论被过度解读为语义—语用论,以致于其心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完全受到压制。通过对Grice的著作重新进行解读,我们力图恢复其心理语言学研究传统,并通过一个反例回击语义—语用论对心理语言学和说话者意图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理论 说话者意图 会话蕴含 语义—语用 心理语言学
下载PDF
语言运用中语义—语用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0-174,共5页
指称是指语言中的表达式与语言外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用来指称,通常只有名词性成分包括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具有这样的指称功能。汉语中常见的用于指称的名词性成分包括光杆名词短语,带指示词的名词短语... 指称是指语言中的表达式与语言外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用来指称,通常只有名词性成分包括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具有这样的指称功能。汉语中常见的用于指称的名词性成分包括光杆名词短语,带指示词的名词短语和带数量结构"一+量词"的名词短语。此三种常见名词性成分的指称特征受语义因素、语用因素的制约。在言语交际中,指称仅仅是中介。准确性和经济性最终决定语言中的理解与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 有定 无定 类指 有定性 语义—语用
下载PDF
翻译教学的语义—语用模式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清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前翻译教学由于忽视语言的语用纬度,往往导致学生的翻译虽然语法正确,语篇层面上有衔接和连贯意识,但却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言语功能,造成误译。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翻译教学的语义—语用模式,引导学生... 目前翻译教学由于忽视语言的语用纬度,往往导致学生的翻译虽然语法正确,语篇层面上有衔接和连贯意识,但却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言语功能,造成误译。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翻译教学的语义—语用模式,引导学生将翻译置于语义—语用纬度,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真正意图,从而避免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误译 言语行为理论 语义—语用模式
下载PDF
从格赖斯循环到显含义之争——语义—语用分水岭问题
5
作者 侯国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7,共8页
本文试图梳理和厘清经典和焦点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首先讨论了林林种种的意义问题和格赖斯循环问题,讨论了意义的三分:显义、半隐义和含义及其差别。文章以and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关于言说和含义的争论,关于显义、半隐义和含义的争论,... 本文试图梳理和厘清经典和焦点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首先讨论了林林种种的意义问题和格赖斯循环问题,讨论了意义的三分:显义、半隐义和含义及其差别。文章以and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关于言说和含义的争论,关于显义、半隐义和含义的争论,关于真值条件是否或多大程度受到了语用侵入,着重介绍了关联论者的显义观、Bach的半隐义观、Levinson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观以及语用学局外人士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语用界面 言说 显义 含义 语用侵入
下载PDF
双关翻译: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
6
作者 肖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1期122-124,154,共4页
指出规约意义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仅取其一必导致语义和语用层的相离,而语用模糊(特别是双关)涉及的是两个概念域如何达致最佳融合的交集之中。提出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即通过标记性特征的识别,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进行结... 指出规约意义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仅取其一必导致语义和语用层的相离,而语用模糊(特别是双关)涉及的是两个概念域如何达致最佳融合的交集之中。提出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即通过标记性特征的识别,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进行结构重组,使原作的双关特征在译作的语义和语用层同时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语用共质 标记项 异构 审美效果
下载PDF
“语法—语义—语用”三平面视阈下的《孟子》英译研究
7
作者 肖涵 韦储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9期36-39,共4页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孟子》蕴含着孟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同时极具中国文化内涵。本文将采用赵甄陶、张文庭、周定之共同翻译的英译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平面视阈出发,研究该译本是否准确把握《孟子》的内涵,向译语读...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孟子》蕴含着孟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同时极具中国文化内涵。本文将采用赵甄陶、张文庭、周定之共同翻译的英译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平面视阈出发,研究该译本是否准确把握《孟子》的内涵,向译语读者展现中国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孟子卓绝的教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赵甄陶英译本 语法—语义—语用 研究
下载PDF
隐喻的语言哲学研究:语义—语用界面视角
8
作者 袁国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69-72,共4页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是不足以全方位地理解隐喻及其效果。文章从语言哲学观出发,分析隐喻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意义,进而统筹语义—语用界面视角,重点分析隐喻在真值/非真值意义,语境/非语境意义以及命题/非命题意义三个层次的意义表征,更好地从语义—语用界面整体地理解隐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义—语用界面 意义 语言哲学
下载PDF
新格莱斯视角下预设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9
作者 董珊序 《海外英语》 2015年第9期205-206,208,共3页
预设研究一直存在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分析视角,从新格莱斯视角对预设进行语义—语用界面的分析是本文新的尝试。通过预设触发语将预设现象分为三种,并在新格莱斯视角下根据不同意义解释模式对预设现象分析.
关键词 预设 新格莱斯 语义—语用界面
下载PDF
语义—语用接口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等级形容词的习得研究
10
作者 徐彤 冯硕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本文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语义—语用接口上等级形容词的习得情况,以及伤面子语境如何影响形容词在否定句中的推导,旨在丰富对语义—语用接口上二语者语用推导能力的认识。本研究采用两个可接受性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二语者在无语境的情况... 本文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语义—语用接口上等级形容词的习得情况,以及伤面子语境如何影响形容词在否定句中的推导,旨在丰富对语义—语用接口上二语者语用推导能力的认识。本研究采用两个可接受性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二语者在无语境的情况下(实验一)表现出与母语者相同程度的否定语义加强和极性不对称性。然而,在伤面子语境中(实验二),二语者出现了与英语母语者不同的表现,且此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伤面子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期望为语义—语用接口上的二语习得研究和二语者语用推导能力研究带来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形容词 否定语义加强 极性不对称性 语义—语用接口
原文传递
“别说”类语用标记来源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莉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6,96,共9页
"别说"类语用标记在不同语境下可用作评价标记、话语标记和人际标记,它们分别来源于三条路径:评价标记由"别说"的"阻止义"经语法化而来;话语标记由"别说"的"否定义"经演绎推理得出&q... "别说"类语用标记在不同语境下可用作评价标记、话语标记和人际标记,它们分别来源于三条路径:评价标记由"别说"的"阻止义"经语法化而来;话语标记由"别说"的"否定义"经演绎推理得出"比较"的程序义,通过对预期的触发实现其认知连贯的核心功能;人际标记源于"元语用意识",通过"别说"概念义对交际认知过程的描述来实现其关注受众的人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语用 语用推理 认知连贯 程序意义 “元语化”
下载PDF
双关何以为构式: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
12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8-162,共15页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近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3){X+同/近音异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对于语效,除了前人指出的风趣幽默、新颖别致以及让人产生联想等修辞效果之外,本文还发现并阐述了双关构式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避实就婉、刻意曲解、缓解尴尬等语用功能,浅论了双关构式的语义—语用模糊性、传承性、网络性以及语用修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构式 词汇—构式语用 音形义效统一体 语义—语用模糊 语用修辞效果
下载PDF
副词“还”的语义——语用接口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川林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82,共8页
副词"还"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表示不太可能成立的命题仍然成立。"还"的所谓"减量"和"增量"用法实际上对应其量级含义的不同层次。在实际使用中,"还"所蕴含的量级关系与其... 副词"还"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表示不太可能成立的命题仍然成立。"还"的所谓"减量"和"增量"用法实际上对应其量级含义的不同层次。在实际使用中,"还"所蕴含的量级关系与其主观性和反预期的用法紧密相关。量级含义理论对于这类副词的语义—语用接口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级含义 副词“还” 语义—语用接口
原文传递
Supporting web services reuse by semantic service component and composition pattern 被引量:1
14
作者 楚旺 钱德沛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3期311-314,共4页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methods cannot address the issue of service reuse of various levels of granularity, the concept of service component is introduced, which packages together web...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methods cannot address the issue of service reuse of various levels of granularity, the concept of service component is introduced, which packages together web services and choreography, and their operations and properties are presented in a consistent and uniform manner. Service components are published externally as normal web services and can thus be employed by webbased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reusability and testability of service components, the concept of composition pattern is also proposed, which 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rvice components. The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compositions have a rigorous semantic, so that composite components can be validated at the configuration stage. The composition patterns support to integrate service components of various levels of granularity.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the application assembly can effectively be conducted by understanding, selecting, and reusing components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web semantic service component service reuse composition pattern
下载PDF
Boundaries of pragmatics
15
作者 高术东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As a relatively young discipline, the boundaries of pragmatics remain obscure, and readers may be frequently confused as to how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related subject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agmat... As a relatively young discipline, the boundaries of pragmatics remain obscure, and readers may be frequently confused as to how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related subject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agmatics with other linguistic field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the objective, and the scope of this realm of linguistic inqui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GMATICS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下载PDF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Modal Adverb Fanzheng by Foreign Learners of Chinese
16
作者 DING Xue-huan TANG Chuan-s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9期1202-1213,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foreign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the Chinese modal adverb fanzheng on the basis of interlanguage corpus. We find that the sentences written by foreign learners of Chinese (hereafter simplifi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foreign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the Chinese modal adverb fanzheng on the basis of interlanguage corpus. We find that the sentences written by foreign learners of Chinese (hereafter simplified as FLC) with the wordfanzheng are quite similar to those by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yntactic categories, semantic types, semantic functions, pragmatic or discourse functions. These characterize basically the wordfanzheng as one of the modal adverbs in such three aspects as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ost of the FLCs study the basic meanings and typical contexts of the wordfanzheng at primary stage, and later the functions emphasizing reasons, summary or explaining, and then the function of textual cohesion at th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The main causes of errors reflect that the FLCs are not able to differentiate the usage offanzheng and that of other causal or adversative conj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odal adverb fanzheng interlanguage system acquisition process errors foreign learner ofChinese (FLC)
下载PDF
指类句的指称问题研究——一种词汇语用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炳章 魏秀丽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指类句是指一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通常被解读为一种规律(如"鸟会飞")。但是,指类句逻辑上不是全称命题,因为它们可以容忍例外事物(如"鸟会飞,但是企鹅不会飞")。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看,指类句"以偏概全"... 指类句是指一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通常被解读为一种规律(如"鸟会飞")。但是,指类句逻辑上不是全称命题,因为它们可以容忍例外事物(如"鸟会飞,但是企鹅不会飞")。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看,指类句"以偏概全"的指称特点涉及语义—语用接口问题。指类句是主题结构,其命题内容是相对于某个主题而言的,因而,主题限定了指类词的指称域。指类句在认知上是一种参照点结构,该结构为语用充实的认知操作提供了基础条件。指类句能够容忍例外,是指类词概念意义的语用充实中的意义收缩的结果。这是因为指类句的理解中,指类词概念意义的语用充实是在最佳关联的原则指导下,需要从指称域中选择合格的对象以获取最佳语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类句 关联理论 语用充实 语义—语用接口 主题
原文传递
交吾扎坝语的示证范畴
18
作者 黄阳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9,共14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交吾扎坝语的示证体系。依照说话者对句子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交吾扎坝语的示证范畴可分为感知示证、推断示证、传闻示证、引述示证、叙实示证、新异示证和自知示证。感知示证跟完整体融为一体,而自知示证与体标记、动词... 本文系统分析了交吾扎坝语的示证体系。依照说话者对句子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交吾扎坝语的示证范畴可分为感知示证、推断示证、传闻示证、引述示证、叙实示证、新异示证和自知示证。感知示证跟完整体融为一体,而自知示证与体标记、动词屈折变化、零形态等语法形式关系密切。表传闻、引述的示证标记源于“言说义”动词的语法化。叙实示证标记借自藏语。扎坝语丰富的示证类型应该是后期发展出来的,示证体系的演变动因源于说话者在语义—语用表达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吾扎坝语 示证范畴 形态句法 语义—语用因素
原文传递
西方特称描述语研究的学派之争:观点、分歧与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娟 陈新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特称描述语(也称限定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本研究简要回顾特称描述语的哲学渊源,通过重点梳理其属性/指称用法及相应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争论,从研究语义特征... 特称描述语(也称限定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本研究简要回顾特称描述语的哲学渊源,通过重点梳理其属性/指称用法及相应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争论,从研究语义特征、语境作用和理解机制3个方面,剖析Russell,Strawson和Donnellan等不同哲学流派的西方哲学家、语言学家及其追随者们分析特称描述语的异同,从而彰显特称描述语研究所经历的从纯语义研究到语义—语用结合的界面研究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称描述语 属性用法 指称用法 语义—语用界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