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喻的语言哲学研究:语义—语用界面视角
1
作者 袁国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69-72,共4页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是不足以全方位地理解隐喻及其效果。文章从语言哲学观出发,分析隐喻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意义,进而统筹语义—语用界面视角,重点分析隐喻在真值/非真值意义,语境/非语境意义以及命题/非命题意义三个层次的意义表征,更好地从语义—语用界面整体地理解隐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义—语用界面 意义 语言哲学
下载PDF
新格莱斯视角下预设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2
作者 董珊序 《海外英语》 2015年第9期205-206,208,共3页
预设研究一直存在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分析视角,从新格莱斯视角对预设进行语义—语用界面的分析是本文新的尝试。通过预设触发语将预设现象分为三种,并在新格莱斯视角下根据不同意义解释模式对预设现象分析.
关键词 预设 新格莱斯 语义—语用界面
下载PDF
“V+数量”结构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3
作者 曹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本文从“语义—语用”视域出发,选取了10类20个量词研究“V+数量”结构。考察发现,在语义层面,“V+数量”结构中与量词高频共现的动词包括评判类、存有类、施动类、祈使类、感受类5大类,对应17种语义框架。在语用层面,该结构体现出整体... 本文从“语义—语用”视域出发,选取了10类20个量词研究“V+数量”结构。考察发现,在语义层面,“V+数量”结构中与量词高频共现的动词包括评判类、存有类、施动类、祈使类、感受类5大类,对应17种语义框架。在语用层面,该结构体现出整体有界性、语义模糊性、个体化特指等特点。语义、语用层同时作用于界面层,体现出语义框架制约数词虚化发生的特点,语用环境制约数词主观量义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数量”结构 语义 语用 语义—语用界面
下载PDF
从格赖斯循环到显含义之争——语义—语用分水岭问题
4
作者 侯国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7,共8页
本文试图梳理和厘清经典和焦点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首先讨论了林林种种的意义问题和格赖斯循环问题,讨论了意义的三分:显义、半隐义和含义及其差别。文章以and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关于言说和含义的争论,关于显义、半隐义和含义的争论,... 本文试图梳理和厘清经典和焦点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首先讨论了林林种种的意义问题和格赖斯循环问题,讨论了意义的三分:显义、半隐义和含义及其差别。文章以and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关于言说和含义的争论,关于显义、半隐义和含义的争论,关于真值条件是否或多大程度受到了语用侵入,着重介绍了关联论者的显义观、Bach的半隐义观、Levinson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观以及语用学局外人士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语用界面 言说 显义 含义 语用侵入
下载PDF
西方特称描述语研究的学派之争:观点、分歧与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娟 陈新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特称描述语(也称限定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本研究简要回顾特称描述语的哲学渊源,通过重点梳理其属性/指称用法及相应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争论,从研究语义特征... 特称描述语(也称限定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本研究简要回顾特称描述语的哲学渊源,通过重点梳理其属性/指称用法及相应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争论,从研究语义特征、语境作用和理解机制3个方面,剖析Russell,Strawson和Donnellan等不同哲学流派的西方哲学家、语言学家及其追随者们分析特称描述语的异同,从而彰显特称描述语研究所经历的从纯语义研究到语义—语用结合的界面研究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称描述语 属性用法 指称用法 语义—语用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