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每”的语义的再认识——兼论汉语是否存在限定性全称量化词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蕾
潘海华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2-514,共23页
本文认为Lin(1998)将“每”看作加合算子的观点更为合理。“每”对与之相关联的成分进行加合,使之获得最大化的、复数性解读。“每”强调加合单位的特征使得“每NP”具有内在的逐指性特征。因此主语位置上的“每NP”要求与之共现的谓语...
本文认为Lin(1998)将“每”看作加合算子的观点更为合理。“每”对与之相关联的成分进行加合,使之获得最大化的、复数性解读。“每”强调加合单位的特征使得“每NP”具有内在的逐指性特征。因此主语位置上的“每NP”要求与之共现的谓语部分的语义特征与之相兼容。全称量化副词“都”、(隐性的)分配算子在满足其自身语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充当主语“每NP”的允准者。而宾语“每NP”由于是谓语动词的内论元,对谓语的特征没有兼容性要求,但它通常要求加合对象的出现。当强调全称义时,“每NP”应出现在量化副词或分配算子的定义域之内,使其自身可以充当量化域或分类关键词,进而获得强调性解读。由此“每”的语义可以得到统一解释。“每”加合算子的语义同时也说明汉语很可能缺少限定性全称量化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
加合算子
强调加合单位
语义兼容性要求
隐
性
分配算子
原文传递
题名
“每”的语义的再认识——兼论汉语是否存在限定性全称量化词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蕾
潘海华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2-514,共2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全称量化词研究”(编号15BYY141)
香港研究资助局科研项目Cross-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into universal quantif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notions and their semantic map(编号GRF1160131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认为Lin(1998)将“每”看作加合算子的观点更为合理。“每”对与之相关联的成分进行加合,使之获得最大化的、复数性解读。“每”强调加合单位的特征使得“每NP”具有内在的逐指性特征。因此主语位置上的“每NP”要求与之共现的谓语部分的语义特征与之相兼容。全称量化副词“都”、(隐性的)分配算子在满足其自身语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充当主语“每NP”的允准者。而宾语“每NP”由于是谓语动词的内论元,对谓语的特征没有兼容性要求,但它通常要求加合对象的出现。当强调全称义时,“每NP”应出现在量化副词或分配算子的定义域之内,使其自身可以充当量化域或分类关键词,进而获得强调性解读。由此“每”的语义可以得到统一解释。“每”加合算子的语义同时也说明汉语很可能缺少限定性全称量化词。
关键词
“每”
加合算子
强调加合单位
语义兼容性要求
隐
性
分配算子
Keywords
mei(每)
sum operator
emphasis on the unit of summation
semantic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
implicit distributive operator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每”的语义的再认识——兼论汉语是否存在限定性全称量化词
张蕾
潘海华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