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福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语义演变的过程更类似于"牛生犊"而非"蚕化蛾"。研究语义演变主要有语义衍生学和概念定名学两种视角。语言接触是引发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语义复制有两种模式,即"同音复制"和"多义复制";此外... 语义演变的过程更类似于"牛生犊"而非"蚕化蛾"。研究语义演变主要有语义衍生学和概念定名学两种视角。语言接触是引发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语义复制有两种模式,即"同音复制"和"多义复制";此外,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可被视为"多义复制"的一个特别的次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复制 语义演变 语义衍生学 概念定名学
下载PDF
语义复制:一个处理语义的心理过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小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31-133,共3页
语义复制是一个处理语义的心理过程。由此产生xy或yx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词和大于词的层面上找到实例。比如汉语中的“牛犊”、“用脚踢”、英语中的“deeplyingrained”
关键词 语义复制 读出 形式化
下载PDF
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福祥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8,共16页
语义复制是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中国境内的语言为例探讨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即"同音复制"和"多义复制"。文章进一步认为,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可被视为"多义复制"的一个特别的次类。
关键词 语义复制 语义演变 中国境内 语法化 多义 语言 同音 次类
原文传递
汉译佛经中“为”的系词用法与语义复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南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为"在上古时期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系词,既可引出体词性成分、也可引出谓词性成分,充任判断谓语,只是谓词性成分在谓语的位置上必须指称化。中古以后,特别是在汉译佛经中,"为"因大量翻译原典梵语的be动词而发生功... "为"在上古时期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系词,既可引出体词性成分、也可引出谓词性成分,充任判断谓语,只是谓词性成分在谓语的位置上必须指称化。中古以后,特别是在汉译佛经中,"为"因大量翻译原典梵语的be动词而发生功能扩展,不仅其后可带陈述性的谓词谓语,而且可以帮助构成被动态、疑问句和加强语气等,表现出鲜明完整的助动词属性,为其进一步向语气副词和选择连词演变奠定了重要的句法语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词“为” 佛经翻译 语义复制 功能扩展
原文传递
C++虚拟继承状态下对象复制语义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楚丁 彭宗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93-597,共5页
分析C++虚拟继承状态下的对象复制语义学。通过分析当前主流C++编译器对这个语义的支持情况,比较了它们之间实现上的差异;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软件编码的实现方案,并比较了各种方案的性能优劣,以求更大限度的发挥C++的性能。
关键词 对象复制语义 实现方案 性能分析
下载PDF
语言四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小晶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共4页
本文就语言研究中的四个题目发表了个人见解.它们是:理据性、透明度、多义性、语义复制.每一个题目为一节.第一节论述了外部理据和内部理据的关系,阐释了形位饱和后语言内部的生态环境.第二节列举了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并对几组不同类型... 本文就语言研究中的四个题目发表了个人见解.它们是:理据性、透明度、多义性、语义复制.每一个题目为一节.第一节论述了外部理据和内部理据的关系,阐释了形位饱和后语言内部的生态环境.第二节列举了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并对几组不同类型的词进行了透明度比较.第三节阐释了多义现象以及多义和同音的关系等.第四节介绍语义复制.作为一种编码方式,它可以用来提高透明度,避免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性 透明度 多义性 语义复制
下载PDF
语言接触阻断的语义演变——以壮语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嵩崧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1,共13页
我们在壮语中至少观察到两类语言接触阻断的语义演变,即语义借用阻断的语义演变和语义复制阻断的语义演变。其中,语义复制阻断的语义演变又分为语义复制导致的语义(功能)固化阻断的语义演变和因语义复制增添的新义阻断的语义演变。语言... 我们在壮语中至少观察到两类语言接触阻断的语义演变,即语义借用阻断的语义演变和语义复制阻断的语义演变。其中,语义复制阻断的语义演变又分为语义复制导致的语义(功能)固化阻断的语义演变和因语义复制增添的新义阻断的语义演变。语言接触阻断的语义演变很可能是跨语言的普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义演变 阻断 语义借用 语义复制
原文传递
论“牛犊”一词的解码原理
8
作者 吴小晶 《励耘语言学刊》 2006年第2期79-95,共17页
本文从语义复合的角度出发,对"牛犊"的解码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形式化的描述。讨论的焦点放在"牛犊"的三个解码式上。其一,"牛犊"解码为‘成年牛和小牛'(古汉语)。其二,"牛犊"解码为‘小牛'(现代汉语)。其三,"牛犊"解码... 本文从语义复合的角度出发,对"牛犊"的解码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形式化的描述。讨论的焦点放在"牛犊"的三个解码式上。其一,"牛犊"解码为‘成年牛和小牛'(古汉语)。其二,"牛犊"解码为‘小牛'(现代汉语)。其三,"牛犊"解码为‘牛和小牛'。作者为它们设定了相应的条件。"牛犊"(小牛)在结构上很容易促成"犊"的跨类泛化。"虎犊"(虎子)一词的出现可以充当例证。可见"犊"的跨类泛化已初露苗头。待泛化完成后,"牛犊"的解码过程也将发生些微的改变,因为此时的"牛"已不再是冗余的,而是一个必需的限定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犊 语义复制 解码原理 语义复合 跨类泛化
下载PDF
重叠与汉英同义重复方式之比较
9
作者 吕允丽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重叠(主要包括叠音或叠字)的恰当运用,不仅使语意鲜明突出,而且表情细致生动。人们在行文中如果注意运用叠音词语,语流就会显得和谐悦耳,流畅动听。
关键词 重叠(叠音) 同义重复 语义复制 音乐美
下载PDF
从类同副词到并列连词--中古译经中虚词“亦”的语义演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朝红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9,96,共12页
虚词"亦"在中古汉译佛经里可作并列连词。本文认为"亦"的并列连词用法来源于类同副词功能,是梵语虚词ca"类同副词一并列连词"多功能模式触发的产物,换言之,东汉译经中"亦"并列连词的产生是一... 虚词"亦"在中古汉译佛经里可作并列连词。本文认为"亦"的并列连词用法来源于类同副词功能,是梵语虚词ca"类同副词一并列连词"多功能模式触发的产物,换言之,东汉译经中"亦"并列连词的产生是一种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亦” 并列连词 汉译佛经 语义复制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广西部分汉语、壮语方言不定量词兼表处所名词语义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波 郭鑫 覃凤余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6,共10页
广西中南部地区的汉语方言中不定量词兼用作处所名词的用法,并不见于与广西汉语方言有亲缘关系的区外方言,却普遍存在于南北壮语方言。本文认为这种用法是汉语壮语接触的产物,是广西汉语方言复制了壮语不定量词兼表处所名词的用法。本... 广西中南部地区的汉语方言中不定量词兼用作处所名词的用法,并不见于与广西汉语方言有亲缘关系的区外方言,却普遍存在于南北壮语方言。本文认为这种用法是汉语壮语接触的产物,是广西汉语方言复制了壮语不定量词兼表处所名词的用法。本文同时论证了不定量词与处所名词之间的语义演化方向是从不定量词向处所名词发展,而非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量词 处所名词 广西汉壮语 语义演变 语义复制
原文传递
突厥语形容词加强形式的构词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兵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6,共7页
突厥语言形容词加强形式(c)vp-(c)vc(vc)是一类特殊复合词。复合词内两个词根是同一语素的不同变体形式。前者的词根由黏着语素构成,后者的词根由自由语素构成。在语义层面上,构词机制是语素语义的完全复制,语义复制的结果是语素的重叠... 突厥语言形容词加强形式(c)vp-(c)vc(vc)是一类特殊复合词。复合词内两个词根是同一语素的不同变体形式。前者的词根由黏着语素构成,后者的词根由自由语素构成。在语义层面上,构词机制是语素语义的完全复制,语义复制的结果是语素的重叠;在语音层面上,音系机制是音段的部分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突厥语 构词 黏着语素 语义复制 语义层面 自由语素 复合词
原文传递
江西南康客家话多功能词“正tsa^(5)”的意义、功能及其来源
13
作者 卢惠惠 《语言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255-267,383,共14页
文章以客家方言于信片南康客家话中的多功能词"正ts?~5"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或形容词补语,表小量副词和语气助词时的意义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先行"义助词"正"的来历,认为南康客家... 文章以客家方言于信片南康客家话中的多功能词"正ts?~5"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或形容词补语,表小量副词和语气助词时的意义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先行"义助词"正"的来历,认为南康客家话中作为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表小量副词的"正"均源自上古汉语形容词"正",但句末"先行"义助词"正"是因南康地处闽粤赣湘交界地区,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义复制而扩展出来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多功能词 语言接触 语义复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