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分析美学的“关于性”之争
1
作者 罗伯中 李帛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面对20世纪中期流行的艺术定义的不可知论的挑战,本质主义者试图通过提出艺术本质的具体条件维护艺术本质论的有效性。其中,“人造性”与“关于性”最受到关注,尤其后者引起了较大争议。丹托、古德曼等人主张艺术具有与语言类似的“意... 面对20世纪中期流行的艺术定义的不可知论的挑战,本质主义者试图通过提出艺术本质的具体条件维护艺术本质论的有效性。其中,“人造性”与“关于性”最受到关注,尤其后者引起了较大争议。丹托、古德曼等人主张艺术具有与语言类似的“意义与呈现”的结构,即便作品无关于物质对象,也会与观念内容相关。迪基、卡罗尔试图从归谬法的角度反驳这一立场,他们指出,许多艺术作品既无关于物质对象也无关于观念内容,这些作品是“无所关于”的。在上述争论中,丹托、迪基等人均对“关于性”作了以“物质-观念”为核心的狭窄化理解,事实上,“关于性”的真正内涵在于其语义学属性,即非作品自身的他者构成了作品的主题。就此而言,尽管迪基与卡罗尔正确地指出了“艺术世界”中存在着许多无关于物质与观念对象的艺术作品,从而指出了丹托观点的错误,这些作品仍具有其他意义上的“关于性”。欣赏者对此类作品的自明性评论“这是一件被创作出的作品”表明,在这些作品中,创作行为作为非作品自身的他者构成了此类作品的主题。这一事实也表明了“关于性”与“人造性”之间的密切关联,“人造性”构成了一切“关于性”的基础,并且,在作品剥离了与物质与观念对象的一切联结的情况下,“关于性”回归于“人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本质论 关于性 人造性 语义学艺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