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在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梦琴 何小俊 +1 位作者 李薇薇 孙沛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干预组34例接受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使用汉语失... 目的:探究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干预组34例接受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使用汉语失语症评定表(ABC)、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定法(CADL)、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估量表(NLC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比较2组训练前后语言功能、一般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训练后2组ABC量表中言语流利性、听理解、命名、复述、阅读及总评分较训练前提高(P<0.05),训练后干预组ABC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训练后CADL评分较训练前评分提高(P<0.05),且干预组训练后记忆力、视空间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2组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分高于训练前(P<0.05),且训练后干预组注意力、记忆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训练后焦虑量表评分较训练前评分降低,且干预组训练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能有效改善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一般认知功能及心理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语义特征分析 叙事句法 言语康复
下载PDF
语义特征分析的深化——学术文献的全文计量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2
作者 卢超 章成志 +1 位作者 王玉琢 Ding Ying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31,共22页
文献题录数据和引文数据在传统文献计量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和壁垒。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学术文献全文数据特别是结构化全文数据的丰富,这些障碍和壁垒在不断被攻克。通过综述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本... 文献题录数据和引文数据在传统文献计量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和壁垒。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学术文献全文数据特别是结构化全文数据的丰富,这些障碍和壁垒在不断被攻克。通过综述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发现:学术文献的计量研究正在经历巨大转变——从聚焦于学术文献的外部特征到开始关注内容特征,从关注学术文献的句法特征到重视语义特征乃至语用特征。以引文内容分析为代表的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研究发展突出,其他全文信息的计量分析工作也崭露头角。目前,全文计量分析中各个研究方向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研究方向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数据仍待继续加强或丰富。未来全文计量分析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广泛参与和相互合作,出版商与学者应积极参与到全文计量分析研究中来;需要对学术文献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推动全文计量分析向客体细粒度化、视角多样化、指标语义化和评价结果全面化等方向不断迈进,并促进全文计量分析与学术服务和学术评价工作的有机结合,使文献计量学能够更好地为学术活动服务。图4。参考文献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内容分析 全文计量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 自然语言处理 信息抽取
下载PDF
《唐律疏议》法律词义的语义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东海 王丽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7-92,共6页
本文以义征分析法对《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的法律义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探索研究古代专科词义微观语义结构的思路。将一个法律义位分析为主体义征和附加义征,前者包括类义征和表义征,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义征。
关键词 唐律疏议 法律义位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试论语义特征分析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树铭 吕亚萍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5-30,共6页
语义特征一般是指从一组语义相关的词内部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出彼此相同或者相异的最小语义成分。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可采取语义概括法、组合分析法、对立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等。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使语法研究更加深入化、准确化和精密化... 语义特征一般是指从一组语义相关的词内部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出彼此相同或者相异的最小语义成分。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可采取语义概括法、组合分析法、对立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等。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使语法研究更加深入化、准确化和精密化,能够使诸多语法现象得以很好的解释,但目前这种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语法分析 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语义特征分析法在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艳平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寻求词义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从而将词义切分成意义片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辨析词语,分析语法结构,在汉语修辞教学中也大有可为。实践证明,适当地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修辞教学跟着感觉走的现状...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寻求词义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从而将词义切分成意义片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来辨析词语,分析语法结构,在汉语修辞教学中也大有可为。实践证明,适当地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修辞教学跟着感觉走的现状,使案例解释更透彻,使效果评判更理性,使活动指导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修辞教学 现代汉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6
作者 何翠微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4期165-168,共4页
本文针对语气副词进行讨论,把语气副词归为实词,并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部分语气副词,通过提取相关语义特征归纳出了八大类语气副词,即疑问类、估测类、转折类、侥幸类、加强类、归结类、巧合类和否定类。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气副词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评析语义特征分析法在《“V来了”试析》中的运用
7
作者 朱庆洪 《青海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了语义特征分析法在《"V来了"试析》中的成功运用,分别是:通过不同义系联寻找类义词之间的共同区别性语义特征;结合具体句法格式来概括"V"和"了"的区别性语义特征;通过动态的分布替换... 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了语义特征分析法在《"V来了"试析》中的成功运用,分别是:通过不同义系联寻找类义词之间的共同区别性语义特征;结合具体句法格式来概括"V"和"了"的区别性语义特征;通过动态的分布替换来概括类义词间的共同区别性语义特征;多角度概括动词的语义特征,以说明"V来了"的语法关系和结构层次;以关键实词为主,以虚词"了"为辅,结合有关语法理论和语义特征分析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V来了”试析》 分布替换 语法关系 结构层次
下载PDF
略谈语义特征分析的局限
8
作者 陈玥 刘幸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02-103,共2页
语义特征分析,也可称为义素分析。在分解词义的区别特征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手段,其特点是语义特征的非此即彼,无中间状态。然而,这种界限分明的义素分析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心理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差异,对于"例外"或特殊... 语义特征分析,也可称为义素分析。在分解词义的区别特征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手段,其特点是语义特征的非此即彼,无中间状态。然而,这种界限分明的义素分析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心理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差异,对于"例外"或特殊现象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并且存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不足。由此,本文将以"语义异常组合"这一特殊现象为例,对"义素分析"理论的局限加以阐释,并希望为今后的"非常规"词汇现象的分析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义素分析 语义异常组合 原型范畴
原文传递
语义特征研究概观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明军 张慧晶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5期24-31,共8页
文章指出,语义特征研究的产生是有着我国传统语法注重揭示语法的语义特点的背景的。认为语义特征研究有狭义的语义特征研究和广义的语义特征研究之分。本文将广义的语义特征研究模式概括为七种。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特征 分布特征 语法分析方法
下载PDF
语义成分分析法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泽湘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7-148,共2页
语义成分分析法是语义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借鉴语音学家分析音素的方法,通过二分法将一个词的整体意义切分为更小的语义成分,用于词义的分析。文章对成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描述,从而探讨成分分析在确定和区别词义、揭示词汇之间... 语义成分分析法是语义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借鉴语音学家分析音素的方法,通过二分法将一个词的整体意义切分为更小的语义成分,用于词义的分析。文章对成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描述,从而探讨成分分析在确定和区别词义、揭示词汇之间的对称关系、说明词语的搭配的合理性以及解释部分句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这一分析法仍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 区别性特征 语义成分 二分法 意义
下载PDF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德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6-90,103,共6页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汉语语法学界在进行语法研究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语义问题,语义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和途径。分析语义分析的理论依据、汉语中常见的语义关系、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问题,表明只有...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汉语语法学界在进行语法研究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语义问题,语义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和途径。分析语义分析的理论依据、汉语中常见的语义关系、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问题,表明只有将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才能使语法研究走向深入,重视语义的研究,已成为当代语法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语义 语义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析的“现代汉语”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12
作者 许艳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6-69,共4页
语义是语言的灵魂,语义分析关涉到语音和文字,联系着语法和语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基于语义分析设计"现代汉语"课外作业,需要把握好三种策略:第一,利用语义穿针引线,使形、音、义融为一体;第二,利用语义追根溯源,对语法、... 语义是语言的灵魂,语义分析关涉到语音和文字,联系着语法和语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基于语义分析设计"现代汉语"课外作业,需要把握好三种策略:第一,利用语义穿针引线,使形、音、义融为一体;第二,利用语义追根溯源,对语法、语用现象进行解释;第三,利用语义启发诱导,使静态分析变为动态思考。与此同时,课外作业设计还要把握两个原则:趣味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 课外作业
下载PDF
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与句式变换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晓琴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59-161,共3页
本文用语义指向分析和语义特征分析,考察了汉语动结式在入句前的内部语义关系和入句后与前后名词性成分所形成的外部语义关系。动结式入句后的不同外部语义关系,可以解释它们与“把字句/被动句/重动句”之间的变换关系。
关键词 语义指向 语义特征分析 自动关系 使动关系 他动关系
下载PDF
汉语静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偏离现象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臻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1,共5页
汉语静态存在句中谓语动词的地位一直是该句式研究的难点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动作动词在进入该句式后语义发生偏离,凸显的不再是动作而是事物静止存在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归纳起... 汉语静态存在句中谓语动词的地位一直是该句式研究的难点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动作动词在进入该句式后语义发生偏离,凸显的不再是动作而是事物静止存在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此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4种:存在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说、存在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助词"着"的作用论及存在句的构式语法分析。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假说 语义特征分析 “着”的作用 构式语法观 比较
下载PDF
抽象位移义“V+到”结构的配价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海清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4期86-88,共3页
运用配价语法理论,结合语义特征分析方法,对抽象位移义"V+到"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把抽象位移义"V+到"结构分为二价和三价两类。"到"字在其中始终保留二价,所以认为它是一个有所虚化的动词。
关键词 配价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 抽象位移义“V+到”结构
下载PDF
现代汉语“有+VP”结构特征简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从语言事实入手,把"有+VP"分为两类:一类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有+VP1)",一类不能受其修饰("有+VP2)"。主体部分对这两类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解释造成两类结构与程度副词结... 从语言事实入手,把"有+VP"分为两类:一类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有+VP1)",一类不能受其修饰("有+VP2)"。主体部分对这两类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解释造成两类结构与程度副词结合状况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VP”结构 三个平面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浅谈几种语法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咏梅 《龙岩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9-101,共3页
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除沿用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外,还借鉴了国外语言学的一些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语法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语法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 变换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汉闽日[有]语义路径变化对比研究
18
作者 庄达森 《中华传奇(上旬)》 2022年第1期0098-0099,0102,共3页
本文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有”、闽南方言中的“有”以及现代日语中「ある」进行义项的考察,并且各自对其进行了归纳。将归纳后关于“有”在三类语言中的义项进行对比,探究其具体分布情况。而后,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对于三类语言中的关... 本文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有”、闽南方言中的“有”以及现代日语中「ある」进行义项的考察,并且各自对其进行了归纳。将归纳后关于“有”在三类语言中的义项进行对比,探究其具体分布情况。而后,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对于三类语言中的关于“有”的义项进行进行剖析,分析义项中所涵盖的语义特征,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分别探究三类语言中“有”的语义路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汉闽日 义项归纳 语义探究 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路径
下载PDF
WWW网站分类体系包装器WCSW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克宁 王波 +1 位作者 张斌 游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Web网站按自身的导航体系组织信息,其导航体系中含有分类语义特征.为实现有效的Web信息抽取,针对Web网站的分类体系,提出了基于HTML页面分块算法的Web网站分类体系包装器WCSW(websi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rapper),WCSW将整个网站作... Web网站按自身的导航体系组织信息,其导航体系中含有分类语义特征.为实现有效的Web信息抽取,针对Web网站的分类体系,提出了基于HTML页面分块算法的Web网站分类体系包装器WCSW(websi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rapper),WCSW将整个网站作为包装对象,以分块算法和块语义特征分析为基础,根据抽取规则对网站具有分类语义的导航信息块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抽取的Web网站分类层次的准确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分类 包装器 Web页面分块 语义特征分析 WCSW规则
下载PDF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9,共6页
朱德熙先生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语法研究的引路人。 朱德熙先生从事语法研究主要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他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四十多年。我们知道,五十年代以前,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里进行的。五十年代以后,我国语... 朱德熙先生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语法研究的引路人。 朱德熙先生从事语法研究主要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他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四十多年。我们知道,五十年代以前,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里进行的。五十年代以后,我国语言学界开始注意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在这一方面朱先生一直是一位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成为我国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研究卓有成效的著名语法学家之一,成为语法研究的带头人、引路人。早在1956年朱先生就发表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该文以崭新的研究角度,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出色的结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注目。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坚持从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不断借鉴国外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并融会贯通,改造出新,对汉语语法进行了科学的精细的分析,并通过对典型的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分析,在语法研究方法和语法研究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看法,先后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语法丛稿》等著作,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为建立新的汉语语法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下面分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两方面扼要介绍一下四十多年来朱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德熙 汉语语法研究 朱先 变换分析 转指 汉语词类 自指 词组 语法功能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