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译外来词的语义调整及认知制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道功 叶蕴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6,共10页
借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新华外来词词典》,考察了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的语义调整表现及认知制约特点。结论认为:音译外来词的语义调整主要包括义项调整、基义变化、陪义变化、词义竞争、... 借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新华外来词词典》,考察了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的语义调整表现及认知制约特点。结论认为:音译外来词的语义调整主要包括义项调整、基义变化、陪义变化、词义竞争、语义功能改变、语素化引发的语义泛化等六种类型;在语义调整过程中,受到来自词义联想、求新求雅、崇尚简约、隐喻转喻、语义活跃度、增加语义显著度等六个角度的认知心理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外来词 语义调整 认知制约
下载PDF
结构调整和语义调整—信息有效重组的保证—─以奈达信息传译理论析《科技英语惯用结构》中汉译文的一些失误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红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107-110,112,共5页
翻译理论的创建,其目的是为指导翻译实践。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重新组织信息的过程。笔者认为,信息重新组织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实践中包括结... 翻译理论的创建,其目的是为指导翻译实践。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重新组织信息的过程。笔者认为,信息重新组织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实践中包括结构调整和语义调整在内的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因此,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加强对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认知和训练就变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译 信息重组 结构调整 语义调整 翻译方法和技巧
下载PDF
语义调整和结构调整——以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传译为例
3
作者 刘信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4-126,129,共4页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对源语文本信息的整合与转换。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在文学翻译的英译汉过程中颇有帮助。其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的重组信息过程。而习语的传译、...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对源语文本信息的整合与转换。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在文学翻译的英译汉过程中颇有帮助。其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的重组信息过程。而习语的传译、喻义的传译、泛指语义与特指语义的传译、赘语的处理、语义成分的重新分布、上下文的增补等六个方面的语义调整和话语、句子、单词的结构调整是保证信息分析准确有效的双重安全卫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译 语义调整 结构调整 翻译实践
下载PDF
动态调整语义的词性加权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4
作者 花强 陈卓 +1 位作者 张峰 董春茹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为更好地利用单词词性包含的语义信息和伴随单词出现时的非自然语言上下文信息,提出动态调整语义的词性加权多模态情感分析(part of speech weighted multi-modal sentiment analysis model with dynamic semantics adjustment,PW-DS)模... 为更好地利用单词词性包含的语义信息和伴随单词出现时的非自然语言上下文信息,提出动态调整语义的词性加权多模态情感分析(part of speech weighted multi-modal sentiment analysis model with dynamic semantics adjustment,PW-DS)模型.该模型以自然语言为主体,分别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表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BERT)模型、广义自回归预训练(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pretraining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XLNet)模型和一种鲁棒优化的BERT预训练(robustly optimized BERT pretraining approach,RoBERTa)模型为文本模态做词嵌入编码;创建动态调整语义模块将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信息有效结合;设计词性加权模块,提取单词词性并赋权以优化情感判别.与张量融合网络和低秩多模态融合等当前先进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W-DS模型在公共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达到了0.607和0.510,二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9.02%和86.93%,优于对比模型.通过消融实验分析了不同模块对模型效果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模态情感分析 动态调整语义 词性加权 多模态向量位置可视化 词性加权可视化
下载PDF
汉语国俗语的几例英译问题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世洪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国俗语的翻译问题虽然最容易出现,但并非不可解决。从名著英译中的几例典型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指出经过语义调整,国俗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仍然可译。
关键词 国俗语 英译 问题 语义调整
下载PDF
“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机制
6
作者 周国光 《武陵学刊》 2011年第4期131-135,共5页
话语的理解有其一定的理解机制,话语成分的意义的理解是话语理解的基础。从话语理解理论的角度来看,"词类活用"现象理解中的主要机制是依据完整原则、合理原则来进行的语义调整,语义扩展是语义调整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词类活用” 话语理解 语义调整 语义扩展
下载PDF
论“回”与“次” 被引量:6
7
作者 仝国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回”与“次”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专用动量词。二者分布环境的叠合与使用范围的交叉促使我们就语言中动作的量化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语义的重新调整对二者语法化过程的完成及相关的语法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语言的主观... “回”与“次”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专用动量词。二者分布环境的叠合与使用范围的交叉促使我们就语言中动作的量化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语义的重新调整对二者语法化过程的完成及相关的语法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语言的主观性左右着人们的动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的重新调整 语言的主观性
下载PDF
汉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认知语法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翼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9,共8页
汉语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用法对词类的概念语义分析提出了挑战。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可以给予此类错位现象更加完备的解释。动词的概念基础包含了工具、方式、处所和时间义,可以通过识解操作得到凸显,使得动词语义发生变化,... 汉语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用法对词类的概念语义分析提出了挑战。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可以给予此类错位现象更加完备的解释。动词的概念基础包含了工具、方式、处所和时间义,可以通过识解操作得到凸显,使得动词语义发生变化,与名词语义对应组合,形成名词修饰动词的用法。基于动词语义调整的分析也为认知语法对于修饰关系的理论进路提供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关系 认知语法 识解 错位 语义调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