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词“but”在个人经历叙事类语篇中的意义研究
1
作者 程卫丽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72-75,共4页
为考察连接词"but"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逻辑语义关系理论和个人经历叙事语类理论,通过分析具体语篇中连接小句、复句和语段中的连接词"but"所表达的转折、替代和让步关系以及构建的语篇结构意义和评价态度... 为考察连接词"but"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逻辑语义关系理论和个人经历叙事语类理论,通过分析具体语篇中连接小句、复句和语段中的连接词"but"所表达的转折、替代和让步关系以及构建的语篇结构意义和评价态度意义,指出连接词"but"在个人经历叙事类语篇中是有语境动因的突出,对其意义的研究应提升到语篇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 逻辑语义关系 个人经历叙事语类 语境动因 语篇层面
下载PDF
新媒体视角下的情感构式:“S可能V了假N”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源佳 《华中学术》 2022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文章考察了近来流行的“S可能V了假N”构式,认为这种构式主要表达一种对既成事实的假性评价。S主要是第一人称代词,以“我”最为多见,也有第二、三人称代词;V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包括行为动词、系动词和心理动词;N一般是表示人、物、时、... 文章考察了近来流行的“S可能V了假N”构式,认为这种构式主要表达一种对既成事实的假性评价。S主要是第一人称代词,以“我”最为多见,也有第二、三人称代词;V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包括行为动词、系动词和心理动词;N一般是表示人、物、时、地的可评价的概念名词。构式还出现了量化变体形式:“S可能V了(数+量)假N”,数词以“一”为主,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分别评价具体事物和具体事件。这种变体形式的出现表明构式的评价对象已经开始从具体事物扩展到具体事件,从自身评价过渡到他身评价,从说话双方扩大到交流的第三方,这是构式语义泛化的一种表现。考察表明,这种构式的形成源于近年来开始流行的表情包,由表情包所浮现的调侃与自嘲构式义,是由语境和言者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新构式产生的一种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可能V了假N 假性评价 言者意图 语境动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