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也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 |
李祯山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
|
关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诗化教育争论的思考 |
杨松
|
《魅力中国》
|
2009 |
0 |
|
3
|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
林峰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
2017 |
0 |
|
4
|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 |
肖北方
杨再隋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5
|
充分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
刘龙法
|
《卫生职业教育》
|
1998 |
0 |
|
6
|
小学语文水平标准研制途径与样例 |
蔡伟
王欢
|
《湖北教育》
|
2024 |
0 |
|
7
|
语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工具?——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再思考 |
黄厚江
|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
2002 |
0 |
|
8
|
语文工具论的现实局限性 |
梁国祥
|
《湖南教育(上旬)(A)》
|
1999 |
0 |
|
9
|
任务群思想下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
于晶
|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
2022 |
1
|
|
10
|
语文教育热点评析与出路探索 |
靳健
|
《社科纵横》
|
1999 |
0 |
|
11
|
语文教学中青年教师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
沈雪锋
|
《教师》
|
2010 |
0 |
|
12
|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布置策略的研究 |
王新红
|
《散文选刊(中旬刊)》
|
2021 |
0 |
|
13
|
中学生文学社——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陈光明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1999 |
1
|
|
14
|
博采兼中外 精研析古今——张志公先生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育观 |
刘国正
庄文中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5
|
农村中学应走“大语文”之路 |
薛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6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王光宏
|
《广西教育》
|
2003 |
2
|
|
17
|
美文鉴赏──语文教学目的的和谐统一 |
张霞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8
|
语文素质教育谈 |
于海春
马明升
|
《职教论坛》
|
1997 |
0 |
|
19
|
突出工具作用加强语言训练 |
姜夕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8 |
0 |
|
20
|
实践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
肖蓉
王兰香
|
《汉字文化》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