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溯本求源担使命 踔厉前行争有为——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新教材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吉民 《教育导刊》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面对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新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有一线教师说“不懂教语文了”,有薄弱学校教师说“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有取得过成绩的教师说“自己的教法过时了”,想有所作为的中青年教师期盼着有行之有效的范例。针对上述... 面对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新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有一线教师说“不懂教语文了”,有薄弱学校教师说“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有取得过成绩的教师说“自己的教法过时了”,想有所作为的中青年教师期盼着有行之有效的范例。针对上述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切不要忘记语文学科的根本和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要牢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之使命;要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的实际,灵活整合、优化教材,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具体实施中,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语文新课程 语文教材 课程实施
下载PDF
大单元视域下语文新课程实践路径探微
2
作者 郝树勇 《教育家》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近年来,新课标和新课程的实施,让大单元教学成为语文理论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在与各地各层级教师的接触交流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一些学者和名师推出了诸多大单元“套餐”,但真正了解并付诸实践的教师却寥寥无几;部分学... 近年来,新课标和新课程的实施,让大单元教学成为语文理论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在与各地各层级教师的接触交流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一些学者和名师推出了诸多大单元“套餐”,但真正了解并付诸实践的教师却寥寥无几;部分学者与特级教师则对大单元教学提出了各种质疑,言辞激烈者有之,理性辨析者亦有之。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亦可视为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意在打破课堂的碎片化教学形态,找到一条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范式 大单元教学 语文新课程 理论与实践 实践路径 育人路径 课标 特级教师
下载PDF
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巧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
作者 杨君琴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23期84-85,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教师的教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要求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教师的教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要求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潜力。因此,构建一种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育 学生的发展 学生主体性 课程改革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程要求 发展和教育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被引量:32
4
作者 曹明海 陈秀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 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生命形态 文化过程 文化反思
下载PDF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被引量:16
5
作者 冯现冬 张伟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9,共4页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教育 语文新课程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9,共5页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病症 诊断 瓶颈 前景
下载PDF
后现代视阈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品质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巧明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
语文新课程应不仅传承文化,还能进行文化创新与建构,实现课程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因此,我们应吸收后现代课程观的精华,构建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态性的语文新课程的... 语文新课程应不仅传承文化,还能进行文化创新与建构,实现课程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因此,我们应吸收后现代课程观的精华,构建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态性的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品质,使语文新课程成为自在、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从而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语文新课程 文化品质
下载PDF
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7期46-48,共3页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教艺的奴隶;语文知识是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教材整合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知识 组合 教师
下载PDF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被引量:5
9
作者 巢宗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61,14,共4页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高考改革 审慎 语文高考 高中毕业生 选拔功能 检测功能 语文水平 水平差异 语文学习 语文素养 学业水平 高等学校 高考命题 可信度 试题 学生 理想 难度 试卷 考生 招生
下载PDF
论高师中文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的有效对接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云 赵宏梅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高师中文专业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语文教师。语文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高师生走出校门时拥有健康的职业理想,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顺利开始职业生涯,高师中文教育应在职业理想... 高师中文专业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语文教师。语文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高师生走出校门时拥有健康的职业理想,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顺利开始职业生涯,高师中文教育应在职业理想、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上与语文新课程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中文教育 语文新课程 对接
下载PDF
不能为了“新”而否定正确的“旧”——《语文新课程的知识观》读后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培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语文教学 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程的知识观》
下载PDF
论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能力目标又包括独立阅读能力、自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包括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情意要素。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是血肉相依的,对学生发展而言,二者是... 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能力目标又包括独立阅读能力、自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包括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情意要素。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是血肉相依的,对学生发展而言,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显性目标 隐性目标
下载PDF
高师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峰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对高师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高师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要求高师比较文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要进行系统性... 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对高师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高师比较文学教学改革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对接,要求高师比较文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要进行系统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比较文学 中学语文新课程 改革对接
下载PDF
关于语文新课程中考命题的要点与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中考命题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评价改革 考试试卷 初中毕业 教学
下载PDF
贵州省贵阳市、贵定县初中学生对语文新课程适应性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文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贵州省贵阳市三城区(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和黔南州贵定县被列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可知:实验区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各个方面总体较为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变化。但也还存在一些问... 贵州省贵阳市三城区(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和黔南州贵定县被列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可知:实验区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各个方面总体较为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变化。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仍是制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瓶颈”;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初中学生 语文新课程 调查
下载PDF
以“学会关心”为核心的语文新课程建构研究——指向“真性关心力”培养的语文教育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国忠 《教育视界》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在缺乏关心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以“学会关心”为核心的语文新课程。这是一种重要的范式转型,它可以采用“协商模式”“实存模式”“网络模式”来加以开发,共涉及六大领域,需遵循六大原则。可采用的相应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大地阅读、... 在缺乏关心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以“学会关心”为核心的语文新课程。这是一种重要的范式转型,它可以采用“协商模式”“实存模式”“网络模式”来加以开发,共涉及六大领域,需遵循六大原则。可采用的相应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大地阅读、建设儿童CE、重组“嬉乐语文”、基于现象的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关心 真性关心力 语文新课程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变革——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看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道宏 《福建教育》 2022年第19期14-16,共3页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本次课程方案与各科课程标准修订,突出素养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突出实践育人。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语...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本次课程方案与各科课程标准修订,突出素养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突出实践育人。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参考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谈话精神及有关专家解读,阐述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重要关切点与作者的学习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实践育人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程 课程方案 学习思考 课程标准修订 专家解读
下载PDF
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回归文本——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例谈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永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或...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情感熏陶 文质兼美 价值引导 读书声 教学层面 于漪老师 文道统一
下载PDF
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命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7年第6期2-5,共4页
一、人本思想彰显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的概念一跃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教育的对象是人,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从“人”的高度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人本思想彰显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的概念一跃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教育的对象是人,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从“人”的高度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深刻理解这个核心理念,有必要先了解人本思想的历史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思想 语文新课程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价值 历史必然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文学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连亚飞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9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文学教育 语文新课程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个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 语文教育 五十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