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角色体验” 实践红色语文育人
1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地处革命老区黄桥,是一所有着120年历史的小学。1940年,陈毅、粟裕将军在黄桥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以七千兵力粉碎三万敌军的进攻,是我军作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 中心小学 黄桥战役 角色体验 黄桥镇 泰兴市 语文育人 革命老区 以少胜多
下载PDF
教活红色文化课文 提升语文育人功能
2
作者 王远康 《新教师》 2022年第9期41-42,共2页
通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12册教科书会发现,反映红色文化的课文占了很大的分量。从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升国旗》,到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几十篇课文的学习均指向终极的育人目标,即要回答“... 通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12册教科书会发现,反映红色文化的课文占了很大的分量。从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升国旗》,到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几十篇课文的学习均指向终极的育人目标,即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层问题。因此,教活这些反映红色文化的课文,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红色文化的种子,传承红色基因,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为人民服务》 语文育人 育人目标 红色基因 语文教师 培养什么人 为谁培养人
下载PDF
语文学科育人的基本要素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文忠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0期26-28,共3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拥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梳理语文学科育人基本要素的内涵、构成要素、育人点以及在统编教材中的落实篇目,可从在中华文化中育人、在正面形象中育人、在熏陶感化中育人、在价值引领中育人、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拥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梳理语文学科育人基本要素的内涵、构成要素、育人点以及在统编教材中的落实篇目,可从在中华文化中育人、在正面形象中育人、在熏陶感化中育人、在价值引领中育人、在内外勾连中育人等五个方面阐述语文学科育人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育人 立德树人 文化自信 国家意识
下载PDF
莱布尼兹与现代德语之沧桑——兼论“语文作育”与民族语言命运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关子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对德语的长处和短处的分析后,本文简略地追溯了现代德语于继后两世纪的发展。以此为背景,本文进一步指出:当代德语正面对另一次的语文危机,而挑战主要来自英语的强势。几年前终于再有一群德国学者,他们出于对德语作为一学术思想语言的前途的忧虑,对德国各邦政府发起了公开联署。借着德国的经验,本文于结论部分再进一步指出,当代汉语其实也面对着雷同的处境,作者最后更就中国大学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政策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困境 莱布尼兹 语文 德语思维社会 民族语言命运 中国高教汉语政策 反省
下载PDF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被引量:1
5
作者 傅炳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4-96,共3页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傅炳熙王筠(1784—1854)所著《教童子法》的最大价值所在,也即作者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最早提出“学生是人”这一带有教育哲学性质的命题。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傅炳熙王筠(1784—1854)所著《教童子法》的最大价值所在,也即作者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最早提出“学生是人”这一带有教育哲学性质的命题。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首先是人,是自然的人,是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思想 王筠 愉快教 蒙学教 观念 生理和心理特点 教师 语文育人 量力性原则 个性解放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27-30,共4页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高校应切实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在全员、全程、全方位方面均实施得不到位。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基础建设师资队伍、以“全程育人”为依...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高校应切实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在全员、全程、全方位方面均实施得不到位。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基础建设师资队伍、以“全程育人”为依据构建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体系、以“全方位育人”为指导促进其他教育载体协助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等路径,能够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 立德树人 路径
下载PDF
略论语文心育的内在规定性
7
作者 彭合成 《云梦学刊》 2001年第5期89-90,共2页
建国以来几十年语文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语文教学中 ,育心是育人的根本所在。从语文的教学、心育目标、操作模式及实施效应等三个方面探讨语文心育的内在规律性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 操作模式 内规规定性 目标
下载PDF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须“六少”与“六多”
8
作者 武建仓 《魅力中国》 2009年第12期71-71,共1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各学科要立足学科特点,努力实施创新教育。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要做到"六少"与"六多"。
关键词 创新教 教学实施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语文教师 不竭动力 语文育人 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 学科特点
下载PDF
语文育人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深度变革
9
作者 董小玉 李林原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22年第9期17-17,共1页
转变育人方式是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聚焦“核心素养”并以之贯穿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全局性的教育视野,同时为语文育人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提供了行动方向。首先,育人理念指向文化... 转变育人方式是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聚焦“核心素养”并以之贯穿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全局性的教育视野,同时为语文育人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提供了行动方向。首先,育人理念指向文化浸润式的整体育人。语文核心素养是从课程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整体育人 核心素养 育人理念 育人方式 语文育人 基础教 评价方式
原文传递
深入理解“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
10
作者 刘飞 黄伟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第36期1-1,共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条理念(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发挥语文育人功能)不仅确立了语文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而且彰显了语文课程素养导向的重建宗旨。然而,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与“素养型课程目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目标 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 素养导向 语文育人 以人为本 深入理解
下载PDF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11
作者 王荣生 《福建教育》 2004年第04A期58-58,共1页
突破“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框架,近年不时有人努力,尽管多是以“性质”的名义而采用“我认为”的研究立场。大致有如下三条线路:
关键词 语文 目的 语言交际能力 学习工具 人文教
下载PDF
以文化人的新境界——新时代的语文课程建设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志平 《基础教育课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共11页
中国的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有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优良传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课程跟随课程改革的步伐,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的规律出发,通过改革发展融合创新,构建了素养型目标体系、整合型... 中国的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有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优良传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课程跟随课程改革的步伐,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的规律出发,通过改革发展融合创新,构建了素养型目标体系、整合型课程组织、实践性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系统,实现了语文课程的转型,达到了语文育人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以文化人 学以成人 语文 语文育人
下载PDF
语用能力培养:融入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13
作者 丁晶晶 《求知导刊》 2022年第8期92-94,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明确语用能力发展的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文章对语用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的融合加以论述,以...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明确语用能力发展的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文章对语用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的融合加以论述,以期对教学实践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育人
下载PDF
基于育人价值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道德渗透思考
14
作者 矫凤霞 《天天爱科学》 2016年第14期47-47,共1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入手,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使德育内容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入手,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使德育内容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育人 道德渗透
原文传递
Study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m
15
作者 Wang Chengdo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7期25-27,共3页
In the eyes of humanists, the value of peo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 view corresponds with modern education valu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ich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It introd... In the eyes of humanists, the value of peo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 view corresponds with modern education valu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ich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It introduces humanism theory into language teaching field, and humanism emphasizes that language teaching is not only to teach language, but also to help students obta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take humanism as the perspective, talking about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oping to have a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IS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下载PDF
At the Crossroads: A Case Study of Humanism in High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16
作者 YE Xiao-y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6年第9期717-723,共7页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ration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humanism. New English Curriculum for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and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s indicates En...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ration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humanism. New English Curriculum for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and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s indicates English is not only a "Tool", but also carries information and features of "Humanism". This article conducted one year-long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thre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districts in Beijing.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class observation, teachers' offic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Data analysis followed qualitative procedures.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hree English teachers do not have strong awareness of humanism: None of them believ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equal. Two teachers incorporate "ration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when they work as head teachers, but neither applies it when they serve as English teachers.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not prevalent but effective in teachers' development training. More relevant trainings are expected to benefit more tea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teachers HUMANISM EQUALITY critical think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