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学图像学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1
作者 张丽娥 张素苓 《新西部》 202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文学图像学探讨文本与图像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文学研究范畴的一种拓展与深化,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文... 文学图像学探讨文本与图像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文学研究范畴的一种拓展与深化,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文学与图像互释互鉴、文学图像实践教学活动等具体改革措施,是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艺术创作视野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这种改革探索对于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审美性、应用性与服务性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创新型艺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改革 艺术类专业 创作视野 图像艺术 大学语文 研究范畴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艺工结合”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建设与教改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柏林 刘晟琦 《学周刊》 2024年第7期21-24,共4页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四维—三级—双创”的教学体系,并通过“四化”运行机制优化管理,践行“闻见知行”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厚基础、宽口径的成长成才平台,围绕人才培养优化供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工结合 艺术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语文课程结业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闽红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5-99,共5页
传统的高职语文考核观念落后,造成形式单一,内容单薄,考核效果不理想。随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传统的考核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考核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的... 传统的高职语文考核观念落后,造成形式单一,内容单薄,考核效果不理想。随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传统的考核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考核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的建立,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反馈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引导高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从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在高职语文课程考核中的应用出发,从考核遵循的原则、支持系统和适宜环境、实施途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在明确高职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其工具性、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可持续性等,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的语文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语文课程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下载PDF
张心科《语文课程分合论》出版
4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5期77-77,共1页
语文教育长期存在且看似无解的诸多问题,其实都与语文课程合而不分直接相关。本书以“适当地分与适时地合”的核心理念为出发点,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语文学科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五种课业的分合问题,涉及五种... 语文教育长期存在且看似无解的诸多问题,其实都与语文课程合而不分直接相关。本书以“适当地分与适时地合”的核心理念为出发点,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语文学科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五种课业的分合问题,涉及五种课业的课程(课程知识的研制与课程设置的形式)、教材(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呈现形式)、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做法。书中还探讨了语文学习任务群、项目式学习、言语形式教学、文本细读、读写结合、语文味等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呈现形式 读写结合 言语形式 语文课程 课程知识 语文 课业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结合、整合再到融合——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文本的纵向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梓涵 解光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125,共8页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文本历史演变情况颇为清晰显示,早期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主要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结合,即通过放录音、听广播、看电影等单一媒介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属于较典型的技术与课程单因素的相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文本历史演变情况颇为清晰显示,早期语文课程与现代技术主要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结合,即通过放录音、听广播、看电影等单一媒介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属于较典型的技术与课程单因素的相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开始步入整合阶段,即多媒体技术可同时使声音、图像等作用于语文课程,且由于技术的多样化与信息的海量化,就需对二者加以合理整合,使之更好服务于语文课程实践。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现代交互式教学设备等条件支持下,现代信息技术已全面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要素与全过程之中,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课程理念、课程任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使得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快速迈入到相互融合阶段。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语文课程全要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该文提出要加快转变课程理念、优化结构、整合因素、创新方式、注重效率,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全要素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信息技术 结合整合融合 有机融合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路遥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美育视域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审美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梳理大连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建设过程,探析新时代医学院校中公共艺术课程的形态与发展路径,以期以大连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 美育视域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审美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梳理大连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建设过程,探析新时代医学院校中公共艺术课程的形态与发展路径,以期以大连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为引领,以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协同育人为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和发展阶段,促进医学院校特色公共艺术教育总体、各维度目标的地域化落实,充分实现“医+艺”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实现特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效,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着力构建“大美育、全育人”美育理念下新时代具有学科意识、全员参与、协调融合的开创求新、优化协同的公共艺术教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艺结合 公共艺术 课程
下载PDF
创新构建医艺结合美育课程体系
7
作者 彭丹 桂晓玲 《当代贵州》 2024年第23期68-69,共2页
将美育与专业教育、文化传承、生命教育完美结合,旨在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医学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院校医艺结合美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能力培育 医学院校 美育课程体系 文化传承 艺术经典 医艺结合 创新构建 审美和人文素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与新质生产力——寻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未来教育(二)基于艺术与科技学研一体平台的“人工智能与艺术”课程实践
8
作者 张文超(图/文)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在新的自然、科技和社会环境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扩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层次分明、思考与动手并行、有社会针对性的课程,以跨学科的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在新的自然、科技和社会环境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扩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层次分明、思考与动手并行、有社会针对性的课程,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有思想、有远见、有实验精神,并能成熟地运用新科技来拓展艺术与设计边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实践 创意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 人工智能 艺术与设计 思辨能力 艺术与科技 创新结合
下载PDF
读写结合视角下小学语文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9
作者 林完成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8期79-81,共3页
在读写结合的视角下,语言艺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技巧,也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这种语文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 在读写结合的视角下,语言艺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技巧,也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这种语文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扩展词汇量,并培养文学素养。这种综合的语言艺术应用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结合 小学教育 语文课程 语言素材
下载PDF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读写结合设计比较
10
作者 吴雷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比方法,阐述了中美两国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读写结合设计的异同。从知识与能力培养、信息接收与处理、读写思维习得等层面论述共同之处,并在对观点论证的关注、对精神交互的关注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同之处。
关键词 中美 语文课程标准 读写结合 比较
下载PDF
从封闭走向开放 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对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智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开展得轰轰烈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大胆的探索,语文教学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关键词 课内外 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 分科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 教学方式 语文课 语文课程 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 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
下载PDF
明尼苏达州语言艺术标准对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制订的启示
12
作者 田明星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6期52-,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正式出版实施,实施将近7年,现在正进行着新一轮课标的修订工作。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是对我国之前教育经验的总结,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的。新课标实施以来,无数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新课标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正式出版实施,实施将近7年,现在正进行着新一轮课标的修订工作。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是对我国之前教育经验的总结,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的。新课标实施以来,无数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新课标的体系和内容更科学、合理和有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尼苏达州 语言 艺术标准 语文课程 课标 体系和内容 教育工作者 义务教育 修订工作 课程标准 教育经验 实验 理念 科学 出版
下载PDF
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思政育训结合模式研究
13
作者 谭红霞 刘和存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219-221,共3页
在艺术设计类人才短缺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日益加大。在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中,采用思政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进一步适应艺术人才市场化需求,实现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品德、技能共... 在艺术设计类人才短缺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日益加大。在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中,采用思政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进一步适应艺术人才市场化需求,实现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品德、技能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文章研究了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思政育训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并基于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现状,提出思政育训结合模式的应用路径,以期开拓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 育训结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浅谈中等艺术学校的语文课程教学
14
作者 邹慎 《黄梅戏艺术》 2008年第3期59-59,共1页
艺术类专业学校,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曲艺人才的摇篮,无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为文化必修课之一的语文课程,亦能在艺校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与专业学习相辅相成,成为艺术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 艺术类专业学校,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曲艺人才的摇篮,无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为文化必修课之一的语文课程,亦能在艺校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与专业学习相辅相成,成为艺术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艺校学生大多年龄较小,文化基础差,且层次参差不齐,一个班可能出现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各档次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对学生从基础的语言知识教学开始,让学生掌握词汇、文字、语法等。我认为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知识,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规则,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运用,才能为其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扫除障碍(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段),侧重语言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中等艺术学校 课程教学 基础知识教学 民族优秀文化 语言知识教学 精读课文 专业学习
下载PDF
浅谈音乐艺术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和利用
15
作者 孙芙蓉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10年第7期72-72,共1页
语文是内在素养的体现,音乐则能把人内含的情感、能力、知识表现出来.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是共通的.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尤其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我们把音乐引入小学语... 语文是内在素养的体现,音乐则能把人内含的情感、能力、知识表现出来.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是共通的.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尤其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我们把音乐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资源 音乐艺术 开发和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 内在素养 音乐欣赏 辅助手段 全面发展
下载PDF
浅谈艺术职业学校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16
作者 李香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6期71-71,共1页
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决定了它更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所以艺术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要勇于创新,以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发展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 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决定了它更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所以艺术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要勇于创新,以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发展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谈艺术职业学校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文章教学”的弱化
17
作者 宋顺有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91-92,共2页
一、“文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先秦时期,人们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汉朝时把文学作品和学术性著作界分为两种文体;到南北朝便有了文笔之分。其时所说的“文”相当于现在的文学,“笔”即我们所说的文章。文... 一、“文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先秦时期,人们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汉朝时把文学作品和学术性著作界分为两种文体;到南北朝便有了文笔之分。其时所说的“文”相当于现在的文学,“笔”即我们所说的文章。文学与文章从形式到内容的分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从表达的逻辑性来看,两者有一定的联系,然而由于文章、文学早已分道扬镳,而且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早已把这两个概念的同异做了详细区分:所谓“同”,是指二者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所谓“异”就是一个是真实的反映,一个是艺术的反映。这种区分对语文教育有着很大影响。诚然,文学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中有显著作用,但是在实际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用途更广泛、更突出的还是文章。而且文章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文学无法替代的。就价值而言,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文学艺术素养;而文章则是学生从事社会事务,满足基本文化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可以这样说。未来大多数人可以一生不写小说,不动笔写诗歌,但是不可能不写实用文章。如果一个干部不会写计划、总结,设计师不会写设计报告,律师不会拟法律文书,企业家不会签订协议合同,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 文学作品 弱化 教学 语文教育 语文能力 艺术欣赏
下载PDF
媒体文本与媒体阅读——国外语文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帆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媒体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 国外 阅读 文本 现代社会 教育整合 媒介素养 教育实践 艺术课程
下载PDF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国书法教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泽铣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0-82,共3页
《语文课程标准 (九义 )》中“写字”概念的提出是应当肯定的 ,但同时又似有不足 ,这表现为提法不够到位 ,以及《语文课程标准 (普高 )》这方面内容的缺失。具体而言 ,我认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提出“中国书法基础教育”这一... 《语文课程标准 (九义 )》中“写字”概念的提出是应当肯定的 ,但同时又似有不足 ,这表现为提法不够到位 ,以及《语文课程标准 (普高 )》这方面内容的缺失。具体而言 ,我认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提出“中国书法基础教育”这一概念 ,并且应贯穿于“九义”到“普高”整个阶段 ,而不是现在的状况 :“九义”阶段有各学段的“写字”目标 ,而“普高”阶段则一字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书法教育 学生艺术素养
下载PDF
书法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实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X期60-62,共3页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当之无愧的瑰宝,其以汉字为主要载体,赋予千秋楷法,点缀颜筋柳骨,加上魏碑汉隶,称得上风神秀绝。所谓“民族语言即为民族精神”,更是为书法增添了“民族灵魂”,使之蕴含说不尽的情感。语文教师应主动地将书法教...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当之无愧的瑰宝,其以汉字为主要载体,赋予千秋楷法,点缀颜筋柳骨,加上魏碑汉隶,称得上风神秀绝。所谓“民族语言即为民族精神”,更是为书法增添了“民族灵魂”,使之蕴含说不尽的情感。语文教师应主动地将书法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将蕴含在书法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故事讲述给学生,让书法所肩负的艺术价值得到广泛传承,带领学生在感受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孕育出对书法的独特热爰之情,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积淀深厚的书写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语文课程 传统文化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培养 书写习惯 民族精神 民族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