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被”字句再探索--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薛兵 张绍杰 《语言教育》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弥补汉语"被"字句先前研究中"介词观""动词观"和"助词观"的理论局限,本文通过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对"被"字句的使用进行考察、分析与阐释发现,"被"是一个同时编码被动... 为弥补汉语"被"字句先前研究中"介词观""动词观"和"助词观"的理论局限,本文通过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对"被"字句的使用进行考察、分析与阐释发现,"被"是一个同时编码被动语态语法意义和"遭受"语用意义的语用语态助词;对"被"字句的选择就是顺应于说话人交际意图,对"被"所编码的语法及语用意义的动态选择。"遭受"体现为一般语境下"被"字句的默认语用意义,在具体语境下可以被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 语用语态助词 语法-语用互动 选择 顺应
下载PDF
汉语语态连续统——基于语法-语用互动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绍杰 薛兵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本文以反映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的"选择与顺应"理论视角为基点,考察汉语语态系统中各种语态语法形式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汉语主动、中动和被动三种语态形式并非离散的范畴,而是构成对不同程度施受关系进行凸显的层级系统,即... 本文以反映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的"选择与顺应"理论视角为基点,考察汉语语态系统中各种语态语法形式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汉语主动、中动和被动三种语态形式并非离散的范畴,而是构成对不同程度施受关系进行凸显的层级系统,即语态连续统。对不同语态形式的选择就是对相应施受关系、语用意义的选择,这一选择过程顺应于语言使用者的特定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态 语态连续统 语法-语用互动 选择与顺应
下载PDF
话语识解的认知机制: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绍杰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3-674,共12页
根据经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交际的成功在于听话人H通过话语的命题P,基于会话原则推断出说话人S传递的交际意图Q。显然,如何识解话语的命题便成为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关键。后格赖斯语用学提出了识解话语命题意义的不同语用过程,然而... 根据经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交际的成功在于听话人H通过话语的命题P,基于会话原则推断出说话人S传递的交际意图Q。显然,如何识解话语的命题便成为识解说话人交际意图的关键。后格赖斯语用学提出了识解话语命题意义的不同语用过程,然而忽视了识解话语命题意义的认知机制问题。本文从语法-语用互动关系视角提出语用规约是话语识解的认知机制,试图从理论上弥补二元语用学研究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识解 认知机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后格赖斯语用
原文传递
兼义辞格特性研究: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4
作者 蒋庆胜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2期115-125,共12页
汉语修辞研究热点逐渐从辞格转向一般语言的修辞问题,对辞格的共性研究关注不足。而辞格共性研究对于其机制和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沿用归结主义方法析出兼义辞格,文章发现兼义体现了语法、语用与修辞的互动。语法提供兼义的结构基础... 汉语修辞研究热点逐渐从辞格转向一般语言的修辞问题,对辞格的共性研究关注不足。而辞格共性研究对于其机制和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沿用归结主义方法析出兼义辞格,文章发现兼义体现了语法、语用与修辞的互动。语法提供兼义的结构基础并制约兼义点的位置和数量,语用提供规则制约与意义压制。语法与语用洽商会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以疫情相关仿拟为语料发现兼义点常激活认知警觉,并产生评价意义。语料还显示,与疫情相关仿拟具有去幽默化、情绪体验多样化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义辞格 辞格分类 语法-语用互动 疫情仿拟
原文传递
语法与语用的互动关系——以指令性if条件构式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克定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5,143,144,共10页
本文旨在以指令性if条件构式为例探讨语法与语用的互动关系。指令性if条件构式是一种既表达条件义又传递指令力的复合构式,其指令力是陈述分句对条件分句的语用充实功能所赋予的。作为一种日常交际中常用的间接言语行为话语,指令性if条... 本文旨在以指令性if条件构式为例探讨语法与语用的互动关系。指令性if条件构式是一种既表达条件义又传递指令力的复合构式,其指令力是陈述分句对条件分句的语用充实功能所赋予的。作为一种日常交际中常用的间接言语行为话语,指令性if条件构式可以表达威胁性和诱惑性两种言外义。这两种语用意义是该构式自身形成的构式语境、构式整体与其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条件分句与陈述分句之间的互动和陈述分句对条件分句的语用充实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表明,语法和语用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而非相互独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语用互动 指令性if条件构式 言外义 动因 构式语境
原文传递
“都”的程度加强功能:语法与语用的互动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永 吴义诚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5,144,共11页
汉语里的"都"一般被认为与英语中的"all"相似,是一个全称量词。已有研究往往从语法或语用等某个单一层面入手,缺少基于二者互动关系之上的有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intensifie... 汉语里的"都"一般被认为与英语中的"all"相似,是一个全称量词。已有研究往往从语法或语用等某个单一层面入手,缺少基于二者互动关系之上的有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都"是一个表程度加强的副词(intensifier),其主要功能是它的使用能够触发一个关涉域(domain):"都"的作用范围可为显性,即可由所在句子的形态句法结构得以确定;也可为隐性,即存在于语用层面,需要听者基于世界知识进行语用推理得以确认。"都"字句的解析取决于对"都"作用范围的界定,而后者又依赖于对语法和语用之间互动关系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关涉域 语法-语用互动
原文传递
内嵌含义:会话含义理论研究的未解难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兵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9,共9页
基于合作原则推导而来的后命题会话含义可以内嵌在句子逻辑词范畴内,构成真值条件命题的一部分。这种"内嵌含义"对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挑战,并构成当前诸多语法和语用模式热议的焦点。本文分析指出,内嵌含义的语法解释生... 基于合作原则推导而来的后命题会话含义可以内嵌在句子逻辑词范畴内,构成真值条件命题的一部分。这种"内嵌含义"对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挑战,并构成当前诸多语法和语用模式热议的焦点。本文分析指出,内嵌含义的语法解释生成过度而语用解释生成不足,二者均尚未解决这一理论难题。对内嵌含义的进一步阐释有赖于研究对象范围的拓展、实证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语法-语用互动解释模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含义 会话含义 语法-语用互动
原文传递
默认语义学模式下的句法限制问题:诠释与批判 被引量:7
8
作者 薛兵 张绍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143,共10页
后格赖斯语境论者Jaszczolt(2005; 2010; 2016)在其默认语义学模式下提出命题意义表征不受到句法限制的观点,而本研究则认为命题意义层面受到句法限制。句法限制"压制观"直接导致默认语义学理论内部的不一致性,支撑命题意义... 后格赖斯语境论者Jaszczolt(2005; 2010; 2016)在其默认语义学模式下提出命题意义表征不受到句法限制的观点,而本研究则认为命题意义层面受到句法限制。句法限制"压制观"直接导致默认语义学理论内部的不一致性,支撑命题意义不受句法限制的三点论据均存在问题;命题意义表征过程中,句法结构信息不被压制或取消;句法(语法)作为语言使用的资源和语用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本研究对理解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界面或互动关系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认语义学 句法限制 句法(语法)-语用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