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义词“巴”词义及其引申轨迹考——兼论“巴-爬”“巴-傅-薄-搏”的语源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建春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95-201,共7页
“巴”的词义系统繁复 ,其义项多达十几条。这些义项中有八条联系密切 ,构成了一个本义、引申义系统。本文一是从词义产生、孳乳角度考辨这些义项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引文献和方言俗语资料考释这八条词义 ,三是讨论了“巴 -爬”“巴 -傅 ... “巴”的词义系统繁复 ,其义项多达十几条。这些义项中有八条联系密切 ,构成了一个本义、引申义系统。本文一是从词义产生、孳乳角度考辨这些义项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引文献和方言俗语资料考释这八条词义 ,三是讨论了“巴 -爬”“巴 -傅 -薄 -搏”的语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巴” 词义 引申 语源关系 '爬' '搏''薄' '傅'
下载PDF
论壮傣侗水语古汉语借词的调类对应——兼论侗台语汉语的接触及其语源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晓渝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在论述汉语侗台语声调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解释壮傣侗水语里汉语老借词调类对应一致的原因,并由此展开对侗台语汉语接触及语源问题的讨论。认为汉语侗台语之间的历史关系应理解为同源—分化—接触。
关键词 侗台 古汉 借词 调类 语源关系 对应 声调 问题 理解 基础
原文传递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施其生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施其生“了”在汕头方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其中有些和普通话相同,有些和中古、近代汉语中某些用法的“了”相同或“相近,有些则是独特的。本文根据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把它分为七个,行文时以a、b、c...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施其生“了”在汕头方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其中有些和普通话相同,有些和中古、近代汉语中某些用法的“了”相同或“相近,有些则是独特的。本文根据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把它分为七个,行文时以a、b、c、d、e、f区别。“了”汕头音[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汕头方言 普通话 语源关系 “毕” 形容词 单字调 意义和用法 动结式 敦煌变文
原文传递
论语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齐冲天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35-40,共6页
一、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相结合我研究这个课题: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相结合——语源新探,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这个课题是怎样提出的呢? 一九七九年的春夏,我以整整半年的时间为我的导师王力先生查证《同源字典》,每一个例句都不放过,接... 一、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相结合我研究这个课题: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相结合——语源新探,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这个课题是怎样提出的呢? 一九七九年的春夏,我以整整半年的时间为我的导师王力先生查证《同源字典》,每一个例句都不放过,接触了大量双声为训的例与叠韵为训的例。王先生有一个原则:同源字双声为训时,韵母也应该差得不远;同理,叠韵为训时声母也应该差得不远。可是,在职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韵为训 段玉裁 相结合 字典 语源关系 通转 诗经 声母 郑玄 声训
下载PDF
“鸟”“隹”同源试证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玉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微部 疑问代词 无可怀疑 法史 音义 说文通训定声 “类” 音同义通 语源关系 指猴属
下载PDF
古汉语词语札记四则
6
作者 尤慎 《零陵学院学报》 1995年第Z1期62-64,共3页
一、“出”有至义,可分为两类用法 出,甲文作(?),金文作(?),皆为人足自坎内向外之形,本义为自内至其外,此乃着眼于脱离起点之范围,与之相对。引申之,外出至他地亦可曰出,这时多着眼于到达途中某地,都可简单训为至。
关键词 《广韵》 杨万里 《游仙窟》 札记 语源关系 《诗词曲辞汇释》 辛弃疾 现代汉词典
下载PDF
副词“别”形成问题补议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春田 王群 《汉语学报》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表示禁止或揣测的“别”、“别要”、“别要是”、“别是”以及连词性的“别要说”、“别说”都跟“不要”有语源关系。“别”是“不要”不完全合音的混音式,“别要”则是“不要”连说混音为“别”后在剩余音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 表示禁止或揣测的“别”、“别要”、“别要是”、“别是”以及连词性的“别要说”、“别说”都跟“不要”有语源关系。“别”是“不要”不完全合音的混音式,“别要”则是“不要”连说混音为“别”后在剩余音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音复原的新旧嫁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源关系 音变方式 “别”“别要”“不要” “别” 补议 副词 混音 合音 音素
下载PDF
汉字和汉语与朝鲜半岛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辉女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朝鲜半岛的学者对汉字的传入和借用汉字读音的时代有不同的认识。作者同意汉字音是上古、中古和近代叠置的意见。文章还介绍了几种有关韩、汉语语源关系的不同观点。
关键词 汉字 语源关系 中古 字音 借用 读音 观点 作者 文章
原文传递
核心词自动分阶的一种计算模型——以纳西族玛丽玛萨话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保亚 李子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核心词分阶是判定同源关系的必要步骤。基于大规模语音对应数据库,我们提出并讨论一种算法模型,该模型计算核心词的核心程度,自动调整高阶核心词集和低阶核心词集,使得两阶词集在已知为同源关系的语言中,其分布与已知为接触关系的语言... 核心词分阶是判定同源关系的必要步骤。基于大规模语音对应数据库,我们提出并讨论一种算法模型,该模型计算核心词的核心程度,自动调整高阶核心词集和低阶核心词集,使得两阶词集在已知为同源关系的语言中,其分布与已知为接触关系的语言显著不同,即通过算法调整核心词集,使得有阶分布的显著性增加。这个算法模型的基本思路分为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核心程度算法和两阶核心词调整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源关系 核心词 自动分阶 算法模型 玛丽玛萨话
下载PDF
《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盛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广雅疏证》为代表的古代同义观与现代同义观迥然不同:后者要求同义词语之间的词义大致相同,而前者只要求同义词语之间具有相同义素。古代同义观重词语之间的语源关系而轻词语之间的类属关系,重直观感觉而轻理性分析。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同义观 义素相同 语源关系 直观感觉
下载PDF
宜昌话“ABB”式论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文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8-40,57,共4页
“ABB”式为宜昌话一叠缀形容词格式,本文从结构方式、句法功能和表达特点等方面对其一一予以论析,并从历史语言的角度探讨、分析这一话语模式的语源关系。
关键词 宜昌市 方言 ABB式 叠缀形容词格式 句法 语源关系 文化底蕴
下载PDF
《声韵语源字典》读后记
12
作者 何九盈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1-392,共2页
今年9月,在郑州大学任教的齐冲天学长赠给我一部《声韵语源字典》(重庆出版社,1997年),这是他历时15年的研究心得,总结了他个人对汉语语源问题的独特看法。见解新鲜,值得一读。作者50年代就读北京大学时,曾亲炙于王力先生门下。1979年... 今年9月,在郑州大学任教的齐冲天学长赠给我一部《声韵语源字典》(重庆出版社,1997年),这是他历时15年的研究心得,总结了他个人对汉语语源问题的独特看法。见解新鲜,值得一读。作者50年代就读北京大学时,曾亲炙于王力先生门下。1979年暂回母校,为王先生的新著《同源字典》稿本核实每一个例句(同时帮助核对原文的还有刘宋川、张双棣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韵字典 叠韵为训 语源关系 作者 字典 说文 郑州大学 问题 北京大学 王力
原文传递
试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原则——以“林荫路”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云天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解决"林阴""林荫"混用的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为yìn,"林阴路"不能写作"林荫路"。但这一统读规定的效果不佳。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说明&qu... 为了解决"林阴""林荫"混用的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为yìn,"林阴路"不能写作"林荫路"。但这一统读规定的效果不佳。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说明"阴""荫"的语源关系,阐明《审音表》废除"林荫"的原因和效果,并探讨审音工作是否包括字形调整、审音工作的原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的统读 “阴”“荫”语源关系 统读原因和效果 审音原则
下载PDF
朝鲜语核心词“石”探源
14
作者 侯玲文 王艳红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2,共6页
朝鲜语的固有词"石"有两个:一是to:l(石头),与上古汉语、阿尔泰语有语源关系;另一个pa-wi(,岩石)与藏缅语有联系。本文同时探讨上古汉语复辅音词根与朝鲜语、阿尔泰语多音节词根的语音对应规律。
关键词 朝鲜 “石” 核心词 上古汉 语源关系 对应规律 固有词 藏缅
原文传递
试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原则——以“林荫路”为例
15
作者 云天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4-109,共6页
为了解决"林阴""林荫"混用的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为yìn,"林阴路"不能写作"林荫路"。但这一统读规定的效果不佳。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说明&qu... 为了解决"林阴""林荫"混用的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为yìn,"林阴路"不能写作"林荫路"。但这一统读规定的效果不佳。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说明"阴""荫"的语源关系,阐明《审音表》废除"林荫"的原因和效果,并探讨审音工作是否包括字形调整、审音工作的原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的统读 “阴”“荫”语源关系 统读原因和效果 审音原则
下载PDF
说“麽”与“们”同源 被引量:68
16
作者 江蓝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本文从"何等"作疑问代词、"彼等""公等"表示复数的某一类人出发,根据同义词类同引申的规律,提出疑问代词"甚麽"的"麽"(前身为"何物""是物"的"物")跟... 本文从"何等"作疑问代词、"彼等""公等"表示复数的某一类人出发,根据同义词类同引申的规律,提出疑问代词"甚麽"的"麽"(前身为"何物""是物"的"物")跟复数词尾"们"同源的假设,"物"的"等类、色样"义是连接这两个语法范畴的意义纽带。文章从连续式音变和叠置式变异两方面解释了语源"物"跟唐代以来的复数词尾用字"弭、伟、每"以及"懑、门、们"之间的音变关系;列举文献资料和现代方言的例子说明"麽""们"之间的同源关系;最后总结了实词"物"语法化的四个特点。在余论部分强调应从变化和竞争两方面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 复数词尾 指示词 法化 现代方言 音变 样态 语源关系 唐五代 关系
原文传递
再论核心关系词的有阶分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保亚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41,共7页
本文在汉语、侗台语、阿尔泰语核心关系词分布的基础上,讨论了核心关系词的数量和有阶分布的函数关系,结合同源关系的可传递性提出了系联有阶分析,对阿尔泰诸语言的语源关系作了初步的解释,最后谈到了从词汇的语音对应入手确定语源... 本文在汉语、侗台语、阿尔泰语核心关系词分布的基础上,讨论了核心关系词的数量和有阶分布的函数关系,结合同源关系的可传递性提出了系联有阶分析,对阿尔泰诸语言的语源关系作了初步的解释,最后谈到了从词汇的语音对应入手确定语源关系的3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关系 关系 有阶分析 突厥 音对应 蒙古 塔塔尔 语源关系 接触关系 核心词
原文传递
也谈“劳之来之”的“劳”和“来”
18
作者 刘芹 《汉字文化》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劳”和“来”诸家释义不一,《语文建设》2011年第4期所刊方有国《“劳之来之”的“劳”和“来”》一文对这一现象有所认识。方文引先秦诸多文...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劳”和“来”诸家释义不一,《语文建设》2011年第4期所刊方有国《“劳之来之”的“劳”和“来”》一文对这一现象有所认识。方文引先秦诸多文献例证其中的“劳”、“来”为同义词,当释为“慰劳”。方文的结论无疑是客观正确的,但文中涉及的诸多论证细节笔者以为颇有可商榷之处,故笔者不揣浅漏,拟结合方文对“劳”、“来”两词语源关系作进一步梳理澄清,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劳” 文建设 语源关系 方文 同义词 例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