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参照点观照下英语层级形容词的语用主观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加宏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0-93,共4页
语言是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概念化的结果,因而语言的意义不是独立存在的,依赖于认知主体。认知主体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过程中建构了各类如认知参照点这样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文章拟以认知参照点为理论框架,从显性比较与原形层级的认知... 语言是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概念化的结果,因而语言的意义不是独立存在的,依赖于认知主体。认知主体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过程中建构了各类如认知参照点这样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文章拟以认知参照点为理论框架,从显性比较与原形层级的认知参照点以及程度副词对层级形容词语义的强化与弱化两方面,探究层级性形容词语用上的主观化,以期深入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形容词 认知参照点 语用主观
下载PDF
言语交际中虚假语用预设策略实现条件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以慧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12期75-77,共3页
虚假语用顸设,作为一种与常规语用预设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范畴,是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用策略。其下属范畴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策略体现了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的目的性和意图性,是其有意为之。说话人可以将语用预设的常规特性单向... 虚假语用顸设,作为一种与常规语用预设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范畴,是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用策略。其下属范畴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策略体现了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的目的性和意图性,是其有意为之。说话人可以将语用预设的常规特性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以及语篇信息流的常规布局的打破等作为实现条件,触发己方的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策略,实现自己的交际需要和语用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语用预设 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 常规特性 信息流
下载PDF
语用模糊分类新解
3
作者 樊娜希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7期84-86,共3页
语用模糊现象在言语交际中越来越普遍,并逐步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前人关于语用模糊分类问题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主客观双重角度出发,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语用模糊进行全新的理论分类,希望能够扩大语用模糊的认知水平,有效... 语用模糊现象在言语交际中越来越普遍,并逐步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前人关于语用模糊分类问题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主客观双重角度出发,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语用模糊进行全新的理论分类,希望能够扩大语用模糊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开展实践应用和沟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模糊客观主观
下载PDF
“值得”结构表达被动观念的形式、动因及相关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屈哨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0期73-76,共4页
“值得+(施为者)+VP”结构与被动观念的表达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值得”是一个可能被标。文章探述了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各种表现及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并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探讨“值得”结构的... “值得+(施为者)+VP”结构与被动观念的表达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值得”是一个可能被标。文章探述了现代汉语中“值得”结构的各种表现及其与被动观念的关系;并从语义与结构的历史衍推和语用主观的共时驱动两个方面探讨“值得”结构的使用动因,将“值得”与“记得”类词和“吃得”类词进行比较,分析并解释相关形式是否也能成为可能被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得”结构 被动观念 可能被标 语用主观
下载PDF
分裂不定式的多维透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斌 莫国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分类梳理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先浅析引起分裂不定式百年纷争的原因,然后依据认知心理学、功能语法学、认知语用学等学科知识尝试从语义、语用及语篇等角度对分裂不定式进行多维透视研究。
关键词 分裂不定式 百年纷争 语义选择 主观语用作用 文化认知容忍度
下载PDF
从修改成语现象看今天国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6
作者 吉焕焕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The practice of four-character Chinese idioms alteration used in the signboards by substituting character (s) with their homophonous words has grown into a general trend. Fifty-one altered idioms are collected. The ... The practice of four-character Chinese idioms alteration used in the signboards by substituting character (s) with their homophonous words has grown into a general trend. Fifty-one altered idioms are collected. The majority of the modifiers are medium-small store owners. Idiom altera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 differs from the idiom misinterpretation. Speedy economic growth and material wealth pursuit social context stimulate the idiom alteration behavior which enforces the pragmatism value orientation. By modifying idioms into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of strong practical effect, the obvious pragamtic value of the businessmen and of Chinese are manifested. A caus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iom alteration UTILITARIANISM VALUE traditional culture
下载PDF
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探宙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74,共16页
地点直示成分作为一种表达语用功能的成分,在汉语中除了可以单独实现为句法上的主宾语和状语外,更常见的是出现在名词性成分后,与之共同实现为定中关系和同位关系的名名组合。此外,还有直示义已经虚化的两种情况。实现为不同的句法关系... 地点直示成分作为一种表达语用功能的成分,在汉语中除了可以单独实现为句法上的主宾语和状语外,更常见的是出现在名词性成分后,与之共同实现为定中关系和同位关系的名名组合。此外,还有直示义已经虚化的两种情况。实现为不同的句法关系,取决于地点直示成分的性质是黏合性的还是构词本身包含着指示或篇章成分。当实现为单独的句法成分时,地点直示成分所体现的表空间距离的客观语用义最强;当实现在句法组合中时,地点直示成分则体现出一定的表心理距离的主观语用义;当直示义虚化时,地点直示成分主要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语用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点直示 直示复合词 客观语用 主观语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