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语用意图的多维度呈现与解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1-124,83,共5页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语用意图多维度的动态互动的结果,语用者与解释者在对待语用意图上可能是等值的或偏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意图 话语力 符号力 语用
下载PDF
试论语用意图观的翻译标准
2
作者 赵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8-80,175,共3页
本文通过对翻译标准的再审视,在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二种具有争议性的译学范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语用意图翻译观来解决二者矛盾,探究翻译过程中语用意图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最终对文本的表达与接受。
关键词 翻译标准 语用意图 理解与阐释 表达与接受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语言变异的语用意图与篇章连贯
3
作者 熊建闽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9-53,27,共6页
语言变异是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意识的陌生化语言手段,语言变异常常蕴涵作者深层的语用意图,具有重要的诗学功能。同时,变异语言的行文方式体现了语篇语用连贯的特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重视原文语篇中变异语言的形式特征和既定连... 语言变异是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意识的陌生化语言手段,语言变异常常蕴涵作者深层的语用意图,具有重要的诗学功能。同时,变异语言的行文方式体现了语篇语用连贯的特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重视原文语篇中变异语言的形式特征和既定连贯模式,在译文中准确反映出作者的诗学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语言变异 语用意图 连贯
下载PDF
语用意图视角下《好了歌》的英译
4
作者 谢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26期19-22,共4页
近年来,语用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至翻译研究。翻译的媒介是语言,是一种跨文化语用的实践活动。翻译研究涉及语用意图、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从深层结构来看,语用意图可划分为聚集性单一意图与离散性综合意图两种意图。本文主要从离散... 近年来,语用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至翻译研究。翻译的媒介是语言,是一种跨文化语用的实践活动。翻译研究涉及语用意图、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从深层结构来看,语用意图可划分为聚集性单一意图与离散性综合意图两种意图。本文主要从离散性综合意图的视角对《好了歌》的英译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诗歌的翻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语用意图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语用行为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曹林 《楚雄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讨论语用意图与语用效果之间的关系。针对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作者从语用行为的习惯性分类(言语表达、言语接受和言语交际)入手,分别对三类不同的语用意图、语用效果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的产... 本文讨论语用意图与语用效果之间的关系。针对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作者从语用行为的习惯性分类(言语表达、言语接受和言语交际)入手,分别对三类不同的语用意图、语用效果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的产生、评价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语用主体 分类 语用行为 语用意图 语用效果
下载PDF
元语用话语意义表征与意图表达的语用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考察元语用话语在意义表征和意图表达方面的独特特征,旨在了解元语用话语的使用所体现的语言、认知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元语用话语的程式化特征体现语言对程式化生活方式的表征和描述功能;元语用话语对言语行...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考察元语用话语在意义表征和意图表达方面的独特特征,旨在了解元语用话语的使用所体现的语言、认知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元语用话语的程式化特征体现语言对程式化生活方式的表征和描述功能;元语用话语对言语行为施事意图的明示和施事语力的调节体现语言对意图表达的调节功能。因此,本文认为元语用话语的意义表征和意图表达体现语言、认知与世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话语 语言游戏 程式性元语用话语 意图性元语用话语
下载PDF
网络签名的语用意图分析
7
作者 王蕊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5-77,共3页
网络签名是互联网交际时代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语境下,网络签名事实上可以视为一种言语行为,其存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图。本文采用语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言语行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 网络签名是互联网交际时代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语境下,网络签名事实上可以视为一种言语行为,其存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图。本文采用语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言语行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签名的语用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签名 言语行为 语用意图
原文传递
“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1,共11页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认为,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同文体的写作意图、写作特点、句式的使用意图、表达重点、表达要求和篇章连贯的手段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虽然P 但是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上下文 语义关系
下载PDF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31,共11页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要不是P"和Q大多数都是可推断信息,只有少数属于未知信息,个别属于半可推断信息;从使用语境看,总体上,上文与句式间存在着转折、因果、顺承和解说四种语义关系类型。该句式语用条件各因素内部存在着明显的频率差异。本文试图对其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不是P 就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语义关系
下载PDF
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游春花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尝试从语用意图的可及性、语境知识的共享度、语用推理过程及隐喻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以期交际者能正确解读委婉语,成功地利用委婉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 语用意图 语境知识 语用推理 隐喻机制
下载PDF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主持人有意不礼貌话语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飞凤 刘梦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0-67,共8页
有意不礼貌是交际者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实施的交际策略。本研究依据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以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爱情保卫战》为语料来源,考察了主持人有意不礼貌话语的语用意图、语用策略及语用效果。研究发现,就语用意图而言,主持人使用有... 有意不礼貌是交际者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实施的交际策略。本研究依据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以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爱情保卫战》为语料来源,考察了主持人有意不礼貌话语的语用意图、语用策略及语用效果。研究发现,就语用意图而言,主持人使用有意不礼貌话语主要是为了满足观众情感诉求、推动节目顺利进行、实现节目社会效益;就语用策略而言,质疑、指责、反讽的使用频率较高,主持人有时单独使用一种有意不礼貌语用策略,有时组合使用多种有意不礼貌语用策略;就语用效果而言,主持人使用有意不礼貌话语可震慑听话者、促使听话者反思、增强节目吸引力。主持人合理使用有意不礼貌话语尽管威胁嘉宾的面子,挑战其社交权,但有助于实现电视节目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不礼貌 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语用意图 语用策略 语用效果
下载PDF
影响隐喻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
12
作者 谢章华 唐玉玲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19-120,共2页
隐喻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隐喻理解的认知因素,旨在能使交际者更好地使用隐喻进行交流。
关键词 隐喻 语用意图 认知语境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标记主位的特殊意图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13
作者 杜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标记主位结构往往承载了无标记主位结构所没有的额外意义,是有意为之的行为,有着诸多的特殊意图。因此,标记主位结构具有比无标记主位结构更多的文学价值。翻译时应该仔细分析其作用和价值,在遵循译入语习惯的前提下尽量在译入语中再现。
关键词 标记主位 诗学意图 修辞意图 语用意图 翻译
下载PDF
认知话语语用性
14
作者 赵强 《湘南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6-29,33,共5页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认知直觉;对语用性的认知直觉能帮助说话人对语用意图进行自认为的最佳语用设计,而使听话人根据交际语境激活的语用知识和认知习惯作出相关的理解。话语语用性保证了话语行为的双方对话语意图生成和诠释进行的优选认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意图 语用直觉 交际能力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现代汉语修辞交际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丽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8-10,共3页
修辞观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研究范畴涵盖一切文化形式和形象。修辞的过程实际上是重新审视话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修辞学也将研究对象牢牢锁定在言语内容与形式当中。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著有《修辞学发凡》一书,他在书... 修辞观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研究范畴涵盖一切文化形式和形象。修辞的过程实际上是重新审视话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修辞学也将研究对象牢牢锁定在言语内容与形式当中。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著有《修辞学发凡》一书,他在书中理顺了汉语修辞观的发展脉络,并顺着这种脉络提出了从关注表达效果到关注交际效果的语用学转向。[1]关注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效果 陈望道 奥斯汀 语用学转向 表达效果 语用学理论 言语行为 修辞学 语用意图 修辞观 施为动词 言外行为
下载PDF
从“劝说”到“汇报”——安徽石塘镇计划生育标语语用评析
16
作者 桑紫宏 庄黎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39,共2页
本文以对石塘镇的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进行田野考察为基础,探讨了户外标语口号的语用意图、空间分布与其“听话人”预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安徽 石塘镇 计划生育标语 户外标语口号 语用意图 “听话人”预设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庄子》会话语用修辞方式探微
17
作者 姚微微 陈海庆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1-66,112,共7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理论与修辞学中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结合起来,以庄子的会话语篇为语料,从语用修辞行为、语用修辞意图和语用修辞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庄子语篇中会话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语用修辞研究方法适用于庄子会...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理论与修辞学中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结合起来,以庄子的会话语篇为语料,从语用修辞行为、语用修辞意图和语用修辞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庄子语篇中会话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语用修辞研究方法适用于庄子会话语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修辞行为 语用修辞意图 语用修辞效果 《庄子》
下载PDF
话语解释标记“这么说吧”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口语中常用的"这么说吧",具有话语标记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标示解释。当说话人意识到听话人可能不能理解或难以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语时,会使用"这么说吧",让听话人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所传递的话语信息。"这么... 口语中常用的"这么说吧",具有话语标记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标示解释。当说话人意识到听话人可能不能理解或难以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语时,会使用"这么说吧",让听话人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所传递的话语信息。"这么说吧"和"这么说"作为话语标记,外在形式虽然相似,但"这么说吧"语义后指,从言者的视角进行解释,"这么说"语义前指,从听者的角度进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这么说吧 解释功能 语用条件 语用意图
下载PDF
汉英混用现象说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红民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50-153,共4页
汉英混用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新兴人群中出现的一种奇异的语言现象,有人称之为“语言怪胎”,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归类整理,来分析这类语言现象的语用意图和修辞意义,试图说明其存在的理由。
关键词 汉英混用 规类 分析 语用意图 修辞意义
下载PDF
人文语境与《红楼梦》的翻译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志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文章从人文语境的典籍文化、民俗文化、礼俗文化和审美文化四个方面阐述翻译中语用意图的实现过程 ,以探讨语境对文学翻译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人文语境 语用意图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