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真话语的语用隐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淑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146,共5页
传统的非真话语研究大多停留于谎言或假话,涉及礼貌和其他善意目的,非真话语大多被冠以"欺骗"的贬义而不齿。其实现实生活中非真话语要比谎言或假话多得多;许多话语的非真实性连交际双方都很少意识,因为它们的出现也并非欺骗... 传统的非真话语研究大多停留于谎言或假话,涉及礼貌和其他善意目的,非真话语大多被冠以"欺骗"的贬义而不齿。其实现实生活中非真话语要比谎言或假话多得多;许多话语的非真实性连交际双方都很少意识,因为它们的出现也并非欺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话语 语用隐喻 普遍性 转换 积极语用功效
下载PDF
非真话语的积极语用功效探微——兼论语用隐喻观对传统非真话语研究的修补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淑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7,共7页
在非真话语(deception,DEC)语用策略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用Artificial Utterances(简称AU)作为非真话语的新术语,囊括传统研究的DEC以及DEC以外的其他非真话语,对其定义和DEC以外的非真话语运用的目的、交际双方的认可度及结果进... 在非真话语(deception,DEC)语用策略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用Artificial Utterances(简称AU)作为非真话语的新术语,囊括传统研究的DEC以及DEC以外的其他非真话语,对其定义和DEC以外的非真话语运用的目的、交际双方的认可度及结果进行探究。笔者认为,传统研究中人们运用非真话语作为积极语用策略时,许多场合已经与谎言和假话的本质发生了偏离。对DEC以外的非真话语进行研究,尤其是对语用隐喻视角下非真话语的交际魅力、交际中的情感认同、交际中的礼貌功效、交际中的保护效应、交际中委婉语的运用以及强大的描写功用等积极语用功效的探微表明,DEC以外非真话语的积极运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用策略,是值得研究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话语 语用隐喻 积极语用功效
下载PDF
论隐喻的语用策略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廖锦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1-55,共5页
隐喻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的重点从修辞进入了认知的范畴。本文经过分析,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者使用的、主动的语用策略。文章中将论述隐喻作为一种应用策略在话语中的应用、功能并分析其机制。
关键词 隐喻语用策略 应用 功能 机制
下载PDF
Lakoff和Searle的隐喻理论之比较
4
作者 凌红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79-82,共4页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语用隐喻理论 常规隐喻 新颖隐喻 映射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谚语隐喻特征的认知对比研究
5
作者 陈娜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1-135,149,共6页
立足于认知隐喻视角,以Lakoff和Gibbs的认知隐喻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Ruize de Mendoza等人总结的隐喻和借喻互动模式、文化模式和认知语用层面,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英汉隐喻性谚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隐喻性谚语的内在认... 立足于认知隐喻视角,以Lakoff和Gibbs的认知隐喻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Ruize de Mendoza等人总结的隐喻和借喻互动模式、文化模式和认知语用层面,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英汉隐喻性谚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隐喻性谚语的内在认知机制和认知语用功能。研究表明,英汉谚语隐喻的内在工作机制是相同的;文化模式和语境影响了隐喻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的选择和映射方式;根据研究数据,英汉谚语在使用频率上存在一定倾向性,汉语使用谚语频率高于英语。在语用和文化层面方面拓宽了谚语隐喻认知研究的范围,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在问题阐释上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性谚语 认知隐喻和认知语用 工作机制 语料库 英汉对比
下载PDF
隐喻的新模式
6
作者 梅祥 何向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6,共6页
有两种典型的处理隐喻问题所采取的语义和语用模式。一种是戴维森所采取的因果理论模式;另一种是塞尔的语用意向理论模式。对于戴维森的因果理论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他建立的三角测量模式来解释,然而他无视了隐喻语句中存在着说话者意义... 有两种典型的处理隐喻问题所采取的语义和语用模式。一种是戴维森所采取的因果理论模式;另一种是塞尔的语用意向理论模式。对于戴维森的因果理论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他建立的三角测量模式来解释,然而他无视了隐喻语句中存在着说话者意义的事实;对于塞尔的语用意向理论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格赖斯的对话语用理论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然而他忽视了隐喻语句中远非总是具有确定的说话者意义的事实。最终在戴维森和塞尔的隐喻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以戴维森的三角测量模式为因果基础,内含塞尔的意向性解释规则的一个新的处理隐喻问题的因果意向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隐喻模式 语用意向隐喻模式 因果意向性隐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