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指纹”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基于CIA、FBI、ANSP的情报分析案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尹清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7,共8页
[研究目的]将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指纹”(又称个人语型)分析,引入情报分析方法中。[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以CIA、FBI、韩国ANSP三个情报机构的实践为例,基于写作风格、社会语言学、中介语等三类语言学理论,从特征与个体... [研究目的]将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指纹”(又称个人语型)分析,引入情报分析方法中。[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以CIA、FBI、韩国ANSP三个情报机构的实践为例,基于写作风格、社会语言学、中介语等三类语言学理论,从特征与个体身份相关性、分析流程、适用特征、应用场景等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语言指纹分析方法应用于情报分析场景中,具备语言学理论基础科学性、操作可行性、实践有效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语言指纹 个人语型 情报分析方法 案例研究 CIA FBI 韩国ANSP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文体的独创性及特殊的“语言指纹”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周文 张王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3,共7页
朱自清创作伊始,就跟随陈独秀、胡适高擎"文学革命"的旗帜而身体力行;在实施"白话文"的语体革命和文体形式美学的重建中,切切实实地在文体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施展非凡的才华与心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以"领导着文... 朱自清创作伊始,就跟随陈独秀、胡适高擎"文学革命"的旗帜而身体力行;在实施"白话文"的语体革命和文体形式美学的重建中,切切实实地在文体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施展非凡的才华与心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以"领导着文坛"的先锋姿态,独创了"小说"、"全真"、"感觉"、"特写"、"诗画"体等散文体式以及很多单个文本形态各异的经典,并在"白话"文本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语言指纹",生动地表现了朱自清投身"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锋性、走向大众审美的通俗性以及向旧文学示威的"美文性";其"美文"文体创造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予以深入地学理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文体 语言指纹 形式美学
下载PDF
网民新闻评论“坐等反转”现象的群体心态差异——基于语言指纹的实证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露 《视听》 2017年第9期137-139,共3页
新闻反转具有两面性,它是新闻事件深度挖掘的必然过程,也是真相抽丝剥茧最终呈现的结果,但同时也会令受众对新闻媒体萌生失信心态,使新闻报道公信力大打折扣。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在反转新闻频现的刺激下... 新闻反转具有两面性,它是新闻事件深度挖掘的必然过程,也是真相抽丝剥茧最终呈现的结果,但同时也会令受众对新闻媒体萌生失信心态,使新闻报道公信力大打折扣。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在反转新闻频现的刺激下,"坐等反转"评论激增。本文将网民"坐等反转"的评论细分为"坐等""反转"和"坐等反转"三类,通过文心心理分析系统对这三类评论语言指纹进行提取,发现它们尽管表面上极为相似,但实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表达:"坐等"类评论是基于分析的理性评论,而"反转"和"坐等反转"类评论则是围观、娱乐性质的非理性评论,其中包含着"无责任""无担当"的心态,更易危害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新闻 评论 坐等反转 语言指纹
下载PDF
周氏兄弟“随感录”归属考证——兼论鲁迅与周作人早期杂感“语言指纹”(1918-1927)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汝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82,共19页
鲁迅和周作人归属存疑的《新青年》“随感录”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周氏兄弟1918-1927年间杂感中散文笔法的“语言指纹”,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类模型,推测篇章归属。结果表明,《三十... 鲁迅和周作人归属存疑的《新青年》“随感录”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周氏兄弟1918-1927年间杂感中散文笔法的“语言指纹”,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类模型,推测篇章归属。结果表明,《三十八》中的Le Bon段及《四十二》的作者较大可能是周作人。《三十七》的作者应该是鲁迅,《三十八》的剩余部分和《四十三》倾向于由鲁迅所作或是两人合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感录 周氏兄弟 杂感 语言指纹 计量风格
下载PDF
“语言指纹”应用案例及注意事项
5
作者 夏艺菲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10期96-96,共1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习惯,人们将其称为"语言指纹",在处理著作版权纠纷问题时,这些不起眼的"语言指纹"给了人们许多帮助,文章收集了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成功案例及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注意事项,以帮助他人更好地使用"语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习惯,人们将其称为"语言指纹",在处理著作版权纠纷问题时,这些不起眼的"语言指纹"给了人们许多帮助,文章收集了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成功案例及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注意事项,以帮助他人更好地使用"语言指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指纹 应用案例 应用注意事项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琳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7,共11页
《金瓶梅词话》存在很多悬案,如成书问题、作者问题、语言问题等。本文通过对《词话》文本的深入辨析,揭示了《词话》中包含的三种"语言指纹",即作者的"语言指纹"、听录者的"语言指纹"和抄写者的"... 《金瓶梅词话》存在很多悬案,如成书问题、作者问题、语言问题等。本文通过对《词话》文本的深入辨析,揭示了《词话》中包含的三种"语言指纹",即作者的"语言指纹"、听录者的"语言指纹"和抄写者的"语言指纹"。以此为据,得出如下结论:《词话》是尚未经历"去地方化"和"去陌生化"修改的个体作品,而非"集体积累"型作品;其作者为艺人而非文人;说散本《金瓶梅》则为"集体积累"型作品,未可与《词话》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语言指纹 俗语词
原文传递
《醒世姻缘传》作者归属的应用计量风格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睿 马清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6-287,共22页
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归属是文学史上的悬案。蒲松龄说最具影响。本文首次提出“应用计量风格学”范畴,并构建相应的研究范式,基于语言指纹(idiolect)理论,在《醒世姻缘传》和蒲松龄白话作品《聊斋俚曲集》中抽样,从对... 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归属是文学史上的悬案。蒲松龄说最具影响。本文首次提出“应用计量风格学”范畴,并构建相应的研究范式,基于语言指纹(idiolect)理论,在《醒世姻缘传》和蒲松龄白话作品《聊斋俚曲集》中抽样,从对比分布、一般分布和散点分布三种统计路径考察了强程度标记在《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使用特点。再扩大参证条件,增选学界指认的《醒世姻缘传》的另一可能作者丁耀亢的小说和剧作,以及现当代京味作家老舍与苏叔阳相应体裁的小说和剧作,以相同统计方法获取数据,并构建扩充的数据矩阵,由此剖析作者、时间、体裁对强程度标记分布的影响,由此作为甄别依据。最终判定《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不是蒲松龄,也不是丁耀亢。论文以科学手段排除了学界对《醒世姻缘传》作者归属的主流推测,也为文学史上的作者归属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应用计量风格学范式,该范式对完善语言风格学理论同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作者归属 强程度标记 应用计量风格学语言指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