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文化遗产的性质、现状与保护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荣启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9,共11页
语言文化遗产是特定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享用的精神文化,体现着特定族群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智力活动,它承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语言既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语言多样... 语言文化遗产是特定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享用的精神文化,体现着特定族群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智力活动,它承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语言既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根基。如今,一些民族的语言已经或正在消失,一旦一种民族语言消失,这种民族文化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文化工程,应在政府主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抢救、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存续现状 保护传承 对策与方法
原文传递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8-43,共6页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单独归为一类。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影响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地域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等特点,重视其保护与利用,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应设立合理可行的评选标准,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等方式对其作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同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作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依据与保证,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规划,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树立传承人的典型形象,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广开遗产保护的财源渠道,加强国际间、地区间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交流与合作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保护 地域方言
下载PDF
从“遗产”到“资源”:中国当代语言保护观的形成与完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萍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9-243,共5页
语言保护工作在中国当前语言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中国的语言保护观从形成到完善经历了"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语言资源保护"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语言观主要关注语言的人文性特征,后一阶段的语言观则兼顾语言的工... 语言保护工作在中国当前语言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中国的语言保护观从形成到完善经历了"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语言资源保护"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语言观主要关注语言的人文性特征,后一阶段的语言观则兼顾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因此,"语言资源保护观"是对"语言文化遗产保护观"的完善,而中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正是在"语言资源保护观"的思路下开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遗产 语言资源 语言保护 工具性 人文性
原文传递
福州熟语歌谣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雅贞 《引进与咨询》 2003年第11期48-49,共2页
通过对福州熟语歌谣的几种常见的修辞艺术的分析 ,使我们对这一民间语言文化遗产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福州市 熟语歌谣 修辞艺术 民间语言文化遗产 对偶 比喻 起兴 镶嵌
下载PDF
Researches on the teaching based on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5
作者 Wang L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8期51-52,共2页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s are also constantly inherited under the strike of the flow of the tide over the years, forming the centuries-old cul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s are also constantly inherited under the strike of the flow of the tide over the years, forming the centuries-old cultures. Of course, the heritage of any culture needs a carrier, a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no exception. Language itself is a kind of tool for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is also accompanied by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ulture. So it can be said it is not only the category of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but should be expanded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 focused more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learning of the language, so a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ed linguistics introduction of the English cul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下载PDF
全国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召开
6
作者 于文仕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18,共1页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于2004年4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有关省、自治区民(语)委主管民族语文工作的负责人及具体负责民族语文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明甫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于2004年4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有关省、自治区民(语)委主管民族语文工作的负责人及具体负责民族语文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明甫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周明甫的讲话共分八个部分:(1)继往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文工作 中国 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 语言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