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物论释》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琢 李聪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9-86,共8页
齐物哲学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具有密切关联,二者有着共同的学术轨迹。由于学科畛域的影响,《齐物论释》的语言文字学思想长期为学界所忽略。具体而言,在齐物哲学“以名遣名”的启发下,太炎界定了语言作为记录理性思维的符号体系的性质,... 齐物哲学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具有密切关联,二者有着共同的学术轨迹。由于学科畛域的影响,《齐物论释》的语言文字学思想长期为学界所忽略。具体而言,在齐物哲学“以名遣名”的启发下,太炎界定了语言作为记录理性思维的符号体系的性质,通过本名、引伸名、究竟名对汉语词汇类型进行辨析。基于《摄大乘论释》中的“密诠”“显目”之辨,他辨析了语根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差别,为汉语词源学奠定基础。他从名实关系的深层内涵出发,提出了全新的训释分类,推进了训诂学的理论发展。在齐物哲学中,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具有“两行”的统一关系,民族性更是现实语言文字建设的根本依据。《齐物论释》中的语言文字思想具有理论创新、民族本位的特点,成为太炎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的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哲 中国语言文字之学 语言性质 词义类型 训释类型 词源
下载PDF
晚清语言文字危机与刘师培早期“国文”教育构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为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88,共5页
作为晚清时期中国政治与价值失序表征的语言文字的危机,受到了其时力图革故鼎新的一代知识人的强烈关注,进而引发了"语言文字之学"的兴起。在这种独特的氛围下,刘师培从晚清时期语言文字之不足、流弊丛生以致文化意义危机的... 作为晚清时期中国政治与价值失序表征的语言文字的危机,受到了其时力图革故鼎新的一代知识人的强烈关注,进而引发了"语言文字之学"的兴起。在这种独特的氛围下,刘师培从晚清时期语言文字之不足、流弊丛生以致文化意义危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用俗语"、"造新字",以至编修"文典"、普及"国文"教育等一系列思考,在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语言文字之学 文典 “国文”教育 刘师培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学学科的承继与发展
3
作者 陈昌来 杨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4期76-77,共2页
一、中国语言学的学科传统1.从通经致用之“小学”到学科独立为“语言文字之学”。纵观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可以发现实质上并无所谓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语言学。“小学”即是中国传统语言学或中国传统语文学。秦汉以后,小学昌明,历... 一、中国语言学的学科传统1.从通经致用之“小学”到学科独立为“语言文字之学”。纵观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可以发现实质上并无所谓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语言学。“小学”即是中国传统语言学或中国传统语文学。秦汉以后,小学昌明,历代大师不断,清乾嘉时期达到顶峰。但“小学”是相对于“经学”而言,是为了阐释经典的微言大义的,即为经学服务,或者也可以说是经学的附。章太炎于1906年提出要用“语言文字之学”代替“小学”,他认为“小学”这个名称是“则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语言文字之学”的提出,表明人们认识到语言文字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表明中国传统语言学(语文学)开始向现代语言学迈进,语言学学科逐步走向学科的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研究 中国语言 通经致用 科独立 语言 乾嘉时期 语言文字之学 科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