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学视角下电影《降临》的解读
1
作者 李欣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134-136,共3页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2016年发行的科幻电影《降临》讲述了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后外星人与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故事。本文从语言学视角解读该影片,分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索绪尔的“语言的任意性”理论在影片中的体现,阐释了语言对人...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2016年发行的科幻电影《降临》讲述了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后外星人与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故事。本文从语言学视角解读该影片,分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索绪尔的“语言的任意性”理论在影片中的体现,阐释了语言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以期为解决生活中的冲突和语言问题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的任意性理论
下载PDF
浅谈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
2
作者 白丽娜 佟雨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6-17,共2页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次提出了符号学语言观,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他从符号学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符号自然属性,其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第一原则,也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同时,他还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其它属性,...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次提出了符号学语言观,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他从符号学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符号自然属性,其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第一原则,也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同时,他还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其它属性,即能指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理论 语言的任意性 线条性 不变性和可变性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动机性的磨失
3
作者 陈元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0-72,共3页
索绪尔指出任意性是符号的第一原则。任意观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并不完美。最经常的情况是,符号在原则上已被赋予了动机,然而,历史的改革却趋于磨去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再被感知,符号通过纯粹的约定来发挥作用。从构词法和联觉语音象征... 索绪尔指出任意性是符号的第一原则。任意观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并不完美。最经常的情况是,符号在原则上已被赋予了动机,然而,历史的改革却趋于磨去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再被感知,符号通过纯粹的约定来发挥作用。从构词法和联觉语音象征等角度可探讨语言符号的动机性,通过分析动机性的来源,论证语言符号动机性的磨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动机性 词汇的动机性 动机性的来源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动机性的磨失 索绪尔
下载PDF
西方语言学的语义观及其发展变化
4
作者 孙炜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2期214-226,共13页
本文从什么是语义、语义和语音的关系以及语义和句法的关系三个方面,以西方语义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古典语义学、历史语义学、结构语义学和当代语义学的不同流派为线索,梳理了西方语言学语义观的发展变化,说明语义学内部分歧众多的根... 本文从什么是语义、语义和语音的关系以及语义和句法的关系三个方面,以西方语义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古典语义学、历史语义学、结构语义学和当代语义学的不同流派为线索,梳理了西方语言学语义观的发展变化,说明语义学内部分歧众多的根本原因在于语义观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句法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下载PDF
类义词融合现象初探——以“肌”和“肉”的融合过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车淑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类义词的融合现象,即:最初具有分布对立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类义词,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后,只有一个得以保留,另一个不再具有独立的使用环境,只能作为一个语素和融合者共同出现在同一个使用环境中。“肌肉”义的...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类义词的融合现象,即:最初具有分布对立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类义词,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后,只有一个得以保留,另一个不再具有独立的使用环境,只能作为一个语素和融合者共同出现在同一个使用环境中。“肌肉”义的“肌”和“肉”的融合过程就是类义词融合现象的表现。类义词融合现象的产生大致是思维经济原则、认知因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以及词汇的丰富和发达等方面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义词融合现象 思维经济原则 认知因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下载PDF
无意义符号:从思辨唯物主义到思辨诗学
6
作者 尹昌鹏 《华中学术》 2023年第4期39-49,共11页
法国当代哲学家甘丹·梅亚苏立足于其思辨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理,以无意义符号为核心建构了一种本体论的符号学。从当代数学的形式语言出发,梅亚苏形塑了无意义符号的二元结构:空型-事件,并归纳了它的三个特征,即任意性、迭代性和与... 法国当代哲学家甘丹·梅亚苏立足于其思辨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理,以无意义符号为核心建构了一种本体论的符号学。从当代数学的形式语言出发,梅亚苏形塑了无意义符号的二元结构:空型-事件,并归纳了它的三个特征,即任意性、迭代性和与其经验基础的不可分性。无意义符号揭示了符号的原初发生,也确立了人类科学描述异己之实在的能力。无意义符号在自然语言中同样存在,并且能够发挥其诗学功能,通过特定的文艺实践发展出一种思辨诗学,思辨诗学彰显了文学艺术的无限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亚苏 思辨唯物主义 无意义符号 语言的任意性 思辨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