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元语言真值模态命题逻辑及其归结自动推理研究
1
作者 王诗慧 王艳芳 崔晓松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22年第5期1413-1424,共12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推理和判断。为了将格值模态命题逻辑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中,本文提出了以六元语言真值格蕴涵代数为真值域的六元语言真值模态命题逻辑系统,定义一个将公式集和可能世界集映射到六元语言真值格蕴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推理和判断。为了将格值模态命题逻辑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中,本文提出了以六元语言真值格蕴涵代数为真值域的六元语言真值模态命题逻辑系统,定义一个将公式集和可能世界集映射到六元语言真值格蕴涵代数上的赋值映射,讨论其运算及性质,并探讨该系统基于滤子的归结原理。提出计算归结式的规则以及基于滤子的归结方法,并通过一个例子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该系统不仅可以处理全序性信息,也可以处理非全序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元语言真值格蕴涵代数 模态命题逻辑 归结原理
下载PDF
浅析陶渊明诗歌语言真
2
作者 彭宗诚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9年第21期88-89,共2页
在形式主义诗风盛行的东晋,陶渊明是个例外,本文以《饮酒·其五》为例,对陶诗的语言真略做赏析。
关键词 陶渊明 语言真 田园诗
下载PDF
“真语言”:本真教学的有效生成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露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4,共6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真语言",正是"本真教学"有效生成的重要范式,是作为人的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和完善人格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教学 教育性 生命性
下载PDF
课堂危机:教学中的“真语言”缺失及其应对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露萍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7,共4页
当"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处于无效状态时,课堂里流淌的话语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实践,窒碍认知的存在和发展,致使课堂教学中的"真语言"缺失,主要表现在单向灌输、偏向思维、预设对话和惯性问答等方... 当"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处于无效状态时,课堂里流淌的话语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实践,窒碍认知的存在和发展,致使课堂教学中的"真语言"缺失,主要表现在单向灌输、偏向思维、预设对话和惯性问答等方面。"真语言"的缺失令课堂的活力丧失殆尽,无效教学的危机四伏,发人深省。对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缺失现象的剖析,能深度揭示课堂中墨守成规的教学陋习和弊端,为课堂中"教"与"学"生机盎然地有效交往、实现新意义的有效教学而奠定实践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言 缺失现象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
5
作者 唐露萍 牟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4-57,共4页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效。对“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既是为了提出标准,也是为了推进教学高质量地发展。“真语言”的生成标准应基于非量化的评判,主要体现在:“教”是否具有知识态度与...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效。对“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既是为了提出标准,也是为了推进教学高质量地发展。“真语言”的生成标准应基于非量化的评判,主要体现在:“教”是否具有知识态度与关怀责任、学生是否获得全面成长、教学交往意义是否增殖等方面。这一标准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真正意义的建构交往观和完整意义的知识观,并融入对学生的关怀与爱,使学生不仅能实现认知的建构,而且还能促成其他积极品质的生成,最终构建有效交往的教学形式,激发有效交往的驱动力,调动有效交往的积极因素,提升有效交往的增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教” “学”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有效交往 生成标准
下载PDF
一种离散事件建模仿真语言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迟鹏 杨修涛 侯宝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15-2024,共10页
提出一种离散事件建模仿真语言系统,对该语言系统的编程模型、文本规范、仿真运行支撑、编译器及仿真应用分别进行了介绍。对于初级用户,其支持对仿真系统的直接描述,通过编写元素模型文本及复合模型文本的方式对仿真系统的模型及模型... 提出一种离散事件建模仿真语言系统,对该语言系统的编程模型、文本规范、仿真运行支撑、编译器及仿真应用分别进行了介绍。对于初级用户,其支持对仿真系统的直接描述,通过编写元素模型文本及复合模型文本的方式对仿真系统的模型及模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而对于高级用户,其可以采用C++语言对仿真组件进行建模或模型修改。对用户屏蔽了如时间管理及信息订购发布等对仿真基础要求较高的底层细节。仿真组件可自动加载到并行仿真引擎进行并行仿真计算。仿真引擎支持仿真系统的动态变结构特性,支持海量模型,并实现动态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事件建模仿语言 编程模型 文本规范 编译器 仿引擎
下载PDF
小学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的缺失成因及对策
7
作者 兰晴 纪国和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6期113-115,共3页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最基本、最有效的交际工具,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真语言”是指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交往的语言,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如今小学课堂教学“真语言”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最基本、最有效的交际工具,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真语言”是指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交往的语言,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如今小学课堂教学“真语言”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众多学者关注。该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小学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缺失的成因,以进一步加深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理解,为课堂中“教”与“学”的积极沟通提供有效策略,打造高效的小学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课堂教学 语言策略
下载PDF
纯净的红河水酿出了纯真的诗——评林汉筠新诗集《遇见红水河》
8
作者 杨子怡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37-140,共4页
林汉筠先生新诗作《遇见红水河》是一部抱着扶贫之赤诚而写的书。"真"是这部书的一大亮色。诗人以真实的笔墨把自己在红河两岸所见所闻真实地记载下来,叙述真实,娓娓而谈;他是带着深情去感受这片热土的,也凭着痴情去展现这片... 林汉筠先生新诗作《遇见红水河》是一部抱着扶贫之赤诚而写的书。"真"是这部书的一大亮色。诗人以真实的笔墨把自己在红河两岸所见所闻真实地记载下来,叙述真实,娓娓而谈;他是带着深情去感受这片热土的,也凭着痴情去展现这片热土,其中流注的情感是滚烫滚烫的;诗人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使用时下流行的时髦技巧,完全是纯任自然的叙述与抒发,读后让人感到质朴真情,像一坛老酒,淳厚耐品,给人回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水河 叙述 情感 语言真
下载PDF
真情实感——作文的生命
9
作者 许素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6期136-136,共1页
好文章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 选材 情感 语言真
下载PDF
真情实感——作文的生命
10
作者 张荣娥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28期187-188,共2页
好文章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 好文章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材 情感 语言真
下载PDF
论庐剧《讨学钱》的语言艺术魅力
11
作者 孙亚军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6-139,共4页
《讨学钱》作为庐剧传统小戏的精品深受观众的喜爱。其情节和人物设计虽十分简单,但其语言成就却极高,主要体现为符合人物身份的真语言,来自底层民众的活语言,彰显地域文化的土语言。
关键词 《讨学钱》 语言 语言 语言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缺失的危机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露萍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4,共4页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认知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交往中,是"真语言"实践的结果。教学的有效交往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以致于"真语言"缺失现象严重,形成认知存在的危机。要解除危机,就要勇...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认知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交往中,是"真语言"实践的结果。教学的有效交往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以致于"真语言"缺失现象严重,形成认知存在的危机。要解除危机,就要勇于解构话语权威定势,实现"真语言"的建构和生成,使课堂教学实现有效交往,建构和生成新层次、新意义的认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言”缺失 建构 生成
原文传递
“真”无时态语言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道根 许凌春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21,共29页
尚无足够有力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句法中必然有时态表征。对于无显性时屈折语素的语言而言,假定其句法中有可区分将来和非将来的时态成分,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一有时间指称功能的时态构件如何能够在没有任何形态证据表明存在时间... 尚无足够有力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句法中必然有时态表征。对于无显性时屈折语素的语言而言,假定其句法中有可区分将来和非将来的时态成分,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一有时间指称功能的时态构件如何能够在没有任何形态证据表明存在时间语义对比的情况下被习得;而如果假定其句法中含无时间指称的填充性时态部件,需要论证该成分对句法推导有益。但从相关语言语料来看,为句法设立填充性时态部件也证据不足。如此,可以认为存在"真"无时态语言。"真"无时态语言可以通过语气情态和体貌来表达时间性语义。有证据表明,汉语可能也是"真"无时态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时态语言 时态 语气 体貌 时间性
原文传递
GPGP协同机制在基于MAS车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波 杨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0-83,共4页
合同网协议广泛应用在基于MAS的制造系统中 ,以解决实际的调度和控制问题。在讨论基本合同网协议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应用在MAS的结合合同网协议、GPGP协同机制和TAEMS任务描述语言的任务分配和调度方法 ,并应用在制造执行... 合同网协议广泛应用在基于MAS的制造系统中 ,以解决实际的调度和控制问题。在讨论基本合同网协议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应用在MAS的结合合同网协议、GPGP协同机制和TAEMS任务描述语言的任务分配和调度方法 ,并应用在制造执行系统原型MM -MES中 ,研究分布式制造系统的调度和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 合同网协议 通用部分全局规划 任务分析环境建模仿语言 车间调度
下载PDF
“真语言”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露萍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70,共9页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其生成机制的建构与课堂有效交往的三个关键要素——"兴趣的唤醒与释放"、"对他者的关怀与珍视"、"以人为本的评价以及对差异理解的包容"密切相关。在&qu...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其生成机制的建构与课堂有效交往的三个关键要素——"兴趣的唤醒与释放"、"对他者的关怀与珍视"、"以人为本的评价以及对差异理解的包容"密切相关。在"教"的机制中建构预设、唤醒、关怀机制,在"学"的机制中建构预知、释放、珍视机制,在交往的机制中建构氛围创设机制、交往评价机制、交往理解机制,既是对"真语言"生成的原理探究,又是对课堂教学实现有效交往的实践研究,旨在让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实现认知的建构、思维的发散、精神的生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教学语言 生成机制
原文传递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16
作者 唐珂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309-321,共13页
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有一条从对文学创作之特质的界说发展为积极有意地为"诗"辩护、辨明的脉络,在"诗"的概念内涵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诗辩者以四种主要的知识论模型和方法论范式——摹仿论、有机论、符号学与... 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有一条从对文学创作之特质的界说发展为积极有意地为"诗"辩护、辨明的脉络,在"诗"的概念内涵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诗辩者以四种主要的知识论模型和方法论范式——摹仿论、有机论、符号学与新修辞学范式来推演、界定或想象"诗"的特性和价值,这四次主要的范式转换与对"诗"的概念认知的转变并非同步,但存在密切关联,它们见证了西方诗学从古典"创制科学"发展为一门现代人文科学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辩 范式转换 建模类型 语言
下载PDF
Science Letters:Dynamic concis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organ built with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RML) 被引量:3
17
作者 禹正杨 郑树森 +2 位作者 陈雷霆 何晓乾 王建军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7期611-616,共6页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process of 3D re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concision based on 2D medical digital images using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RML) and JavaScript language, with a focus on how to realize t...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process of 3D re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concision based on 2D medical digital images using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RML) and JavaScript language, with a focus on how to realize the dynamic concision of 3D medical model with script node and sensor node in VRML. The 3D reconstruction and concision of body internal organs can be built with such high quality that they are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With the function of dynamic concision, the VRML browser can offer better windows for 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real-time environment than ever before. 3D re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concision with VRML can be u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edical observation of 3D reconstruction and have a promising prospect in the fields of medical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RML) Direct texture mapping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Dynamic concision
下载PDF
Speech Acts and the Truth-Conditional Analysis of Temporal Expressions
18
作者 Douglas J. Wulf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2期97-112,共16页
Truth-conditional approaches to tense and other temporal expressions have relied on both linear-time and branching-time frameworks as needed. However, in the truth-conditional enterprise generally, it seems advisable ... Truth-conditional approaches to tense and other temporal expressions have relied on both linear-time and branching-time frameworks as needed. However, in the truth-conditional enterprise generally, it seems advisable to settle on a single depiction of time. Linear time is the simpler framework, and branching time faces difficulties for which we seem to have no immediate solutions. This paper defends the applicability of linear time. The apparent branching of time results from the use of speech acts other than factual assertion. Truth in correspondence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is relevant when making factual assertions. However, we are in no epistemic position to advance factual assertions about the future, but only suppositions and predictions. For these, the truth-conditional content is employed differently. For suppositions and predictions, we only "pretend" to reference things, to assert facts, and to accept them as "true." There is a wide array of alternatives about what we can suppose or predict, giving the impression of branching options. Suppositions and predictions under active consideration are often marked with present tense, whereas those that are inactive (not presently under active consideration but nonetheless relevant) are often marked with past t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language (modern) SEMANTICS imperfective paradox non-factual before TENSE aspect application of 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下载PDF
论蒯因在《逻辑哲学》中对LD的攻击
19
作者 王文方 《哲学分析》 2014年第2期86-94,198,共9页
分析哲学家们大多知道,蒯因曾经强烈地反对过卡尔纳普对于逻辑真句的看法。卡尔纳普认为逻辑真句是纯粹基于语言而为真,与非语言的世界毫无关联。卡尔纳普的这个看法被蒯因称为"逻辑真句的语言性教条"(简称"LD"),... 分析哲学家们大多知道,蒯因曾经强烈地反对过卡尔纳普对于逻辑真句的看法。卡尔纳普认为逻辑真句是纯粹基于语言而为真,与非语言的世界毫无关联。卡尔纳普的这个看法被蒯因称为"逻辑真句的语言性教条"(简称"LD"),并在多篇文章中强烈地加以抨击。蒯因反对LD的理由有多个,而且个个看起来理据充分,但本文的作者相信,蒯因这些论证的论据其实是不充分的。在本论文中,作者仔细分析并评论了蒯因在《逻辑哲学》一书中对LD所提出的两个攻击论证,并指出它们的弱点。作者得出结论说,不但LD经得起蒯因这两个论证的抨击,即便蒯因常攻击的分析与综合真句的区分也仍然是一个可以辩护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蒯因 逻辑 逻辑句的语言性教条 分析
下载PDF
Adorno on Art as Expressive Language
20
作者 Feng Tao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5期438-445,共8页
Adorno suggests that art is an essentially expressive language since it is the imit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Adorno's language thought is derived from Benjamin's extensive language theory in which Benjamin claims t... Adorno suggests that art is an essentially expressive language since it is the imit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Adorno's language thought is derived from Benjamin's extensive language theory in which Benjamin claims that all things including human being have languages. The telos of art's expression is expressing what the repressed things and human long for speaking. The authentic art preserves the trace of primordial human's instinct: mimesis. Through the subject miming the object in the expression of art, the real cognition is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we can ascertain that artist is the real epistemological subject, the "collective subject" is factually the speaker of the expression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objet which is primary in the production of art. Since art is a language, the standard of art is truth-false, and therefore, the truth content is the criterion of authentic art. Negativity is the core character of truth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expressive language MIMESIS truth cont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