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四十年
1
作者 应学凤 陈昌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语学界四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的介绍和模仿,到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再到类型学理论与汉语事实的融合。类型学重要概念广为汉语学者所接受,并运用于语言研究中,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语言类... 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语学界四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的介绍和模仿,到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再到类型学理论与汉语事实的融合。类型学重要概念广为汉语学者所接受,并运用于语言研究中,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语言类型学在中国接受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汉语学界的功能主义取向为语言类型学在中国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内丰富的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为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汉语不少违反类型学普遍共性的语言现象更是引起语言类型学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蕴含共性 语义图 功能学派 评述
下载PDF
基于语言类型学的汉语流水句英译的主语选择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翁义明 张水莹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在汉语流水句的英译中,主语的选择对译文句子和语篇的建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言类型学关于英汉主语和话题的类型差异的相关理论,结合翻译实践,探讨汉语流水句英译中译文主语的选择策略。翻译实践表明,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 在汉语流水句的英译中,主语的选择对译文句子和语篇的建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言类型学关于英汉主语和话题的类型差异的相关理论,结合翻译实践,探讨汉语流水句英译中译文主语的选择策略。翻译实践表明,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译者应根据源语上下文语境及目标语语篇建构的需要,运用以下三种翻译策略灵活选择译文主语:译文主语与原文主语保持一致、译文主语与原文主语不一致、译文增添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汉语流水句 英译 主语选择
下载PDF
中非语言类型研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方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6-127,共12页
论文一方面从学术史的角度述评非洲语言研究对于语言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求思考非洲语言研究的现实意义,从而论证中非语言类型研究在新时代中国语言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言类型 非洲语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术史
下载PDF
从语言类型视角认识汉语习得的难点
4
作者 戴庆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进入新时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提高汉语的教学水平,成为汉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该文以语言类型的分析性眼光,分析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难点,主要有:韵律特点、隐性特点、虚词用法几种句式用法,还指出... 进入新时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提高汉语的教学水平,成为汉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该文以语言类型的分析性眼光,分析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难点,主要有:韵律特点、隐性特点、虚词用法几种句式用法,还指出不要低估第二语言汉语习得的母语干扰,要理智地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习得 难点 语言类型 分析性眼光
下载PDF
濒危语言类型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土家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评介
5
作者 瞿建慧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7期166-168,共3页
《土家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是在语言类型学视域下,对现今土家语留存地进行长期实地调研后写成的著作,也是目前土家语方言研究集大成的一部专著。该著作语料翔实,论证方法科学合理,对土家语方言所作“四大类型”分类的结论真实可信,不... 《土家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是在语言类型学视域下,对现今土家语留存地进行长期实地调研后写成的著作,也是目前土家语方言研究集大成的一部专著。该著作语料翔实,论证方法科学合理,对土家语方言所作“四大类型”分类的结论真实可信,不但适合当前高校研究生学习,而且是我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类型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重要的参考数据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学习 土家语 少数民族语言 方言研究 历史比较研究 濒危语言 语言类型 类型学研究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民族语言被动句主语生命度考察
6
作者 张鑫 崔山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5-85,95,共12页
汉语历史上有被动句主语生命度低的大量用例,现代方言也同样。民族语言被动句主语生命度也有表示物的,有动物,有植物等。可见,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低并非印欧语系语言独有的语法现象,而是语言类型学在不同语言里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民族语言 被动句 主语 生命度 语言类型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维吾尔语致使结构
7
作者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5期50-52,共3页
致使范畴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义范畴。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角度出发,将世界语言的致使结构大致分为形态型、词汇型以及分析型三种致使类型。表达致使义的句式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表达致使概念的方法也很丰富。... 致使范畴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义范畴。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角度出发,将世界语言的致使结构大致分为形态型、词汇型以及分析型三种致使类型。表达致使义的句式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表达致使概念的方法也很丰富。但维吾尔语的致使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对使动态后缀的分析上。笔者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语、汉语、维吾尔语三种语言中的致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维吾尔语中不但存在形态型致使,而且存在形式类型多样的词汇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维吾尔语 致使结构
下载PDF
渝东南多语地区语言类型学形式验证的科学视角
8
作者 王小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6-138,共13页
以渝东南民族多语地区的土家语材料为基础,结合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从语序类型、形态类型以及语言类型的逻辑验证等三大核心板块勾勒语言类型学的科学面貌,并从形式验证的视角阐释语序研究和形态研究的类型学内涵,论述蕴含共性的逻辑表... 以渝东南民族多语地区的土家语材料为基础,结合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从语序类型、形态类型以及语言类型的逻辑验证等三大核心板块勾勒语言类型学的科学面貌,并从形式验证的视角阐释语序研究和形态研究的类型学内涵,论述蕴含共性的逻辑表达、推导以及理论发展在语言类型研究中的作用。语言类型学的研究需要语言类型学家们尽量多地占有不同语言的材料,需要借鉴统计学、逻辑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跨语言比较和对人类语言的共性规律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有关语序、形态和蕴含共性的论述对于揭示语言类型学的科学内涵和推动人类语言类型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形态 蕴含共性 渝东南地区土家语 语言类型 形式验证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维吾尔—汉语言五官词的语义对比探析
9
作者 依斯马依力·艾肯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人体部位词作为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表达意义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不同语系且不同类型的语言。在不同类型的语言中表达人体部位的词在意义表达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和... 人体部位词作为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表达意义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不同语系且不同类型的语言。在不同类型的语言中表达人体部位的词在意义表达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和个性。对维吾尔—汉语言中表达人体部位的五官词语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两种语言五官词语义的共性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维吾尔语 汉语 五官词 语义
下载PDF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先秦汉语的形容词
10
作者 仲林林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3期70-81,127,共13页
先秦汉语存在独立的形容词类,形容词不是动词的次类,形容词的核心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先秦汉语中,是否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作为判断形容词的标准。不论是从汉语本身还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表示属性义不是形容词的专属语义特征,动词也可... 先秦汉语存在独立的形容词类,形容词不是动词的次类,形容词的核心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先秦汉语中,是否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作为判断形容词的标准。不论是从汉语本身还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表示属性义不是形容词的专属语义特征,动词也可以表示属性义。“非定形容词”在句法上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能够作谓语,有的带宾语且并非词类活用,其词义也没有发生引申,不论是从汉语本身还是从类型学的角度,都应该归入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先秦汉语 形容词 动词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头”的义项分析
11
作者 丁雅雯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4期92-94,242,共4页
在语言类型学视域下,文章选取三个语系的五种语言作为样本语言,分析发现“头”在基本义人体器官“头”的基础上,从不同语言分化出顶端/末梢;事情的开始/终点;物体的残余部分;头领/为首的人;报刊标题;音符的头;头发;指代某种人;与定语连... 在语言类型学视域下,文章选取三个语系的五种语言作为样本语言,分析发现“头”在基本义人体器官“头”的基础上,从不同语言分化出顶端/末梢;事情的开始/终点;物体的残余部分;头领/为首的人;报刊标题;音符的头;头发;指代某种人;与定语连用(具有某种品格/性格);才智/能力;头状物;量词;名词/方位词词缀;接近/附近/周围等14类转义。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与转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概念工具与认知过程,即多义词中转义的产生多是隐喻或转喻的结果。因此,“头”的转义可以从隐喻和转喻两个方面分析,并得出其隐喻义包含头领;概念化抽象的一端;事情的开始或终点;物品的残余部分。其转喻义包含转指部分;转指整体抽象功能;性状特征。同时,文章通过对以上隐喻义与转喻义相应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语言类型学对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效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 义项分析 语言类型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简介:跨语言比较的视角
12
作者 孙永康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9期207-209,共3页
本文探讨了语言类型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意义、内容、挑战和前景。通过对《语言类型学的眼光》和《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本文指出了语言类型学对于认识、理解、运用和传播人类最基本的... 本文探讨了语言类型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意义、内容、挑战和前景。通过对《语言类型学的眼光》和《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本文指出了语言类型学对于认识、理解、运用和传播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语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本文还介绍了语言类型学涉及到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语法类型学、词汇类型学、语音类型学、语用类型学和跨学科类型学,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它们在当代语言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最后,本文探讨了语言类型学面临的一些挑战,如数据资源不足、研究方法不完善、跨学科研究难度等,并展望了语言类型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语言类型学研究、跨学科合作和跨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语言类型学在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跨学科类型
下载PDF
从语言类型和语言形态的角度浅析日语的暧昧性
13
作者 段梦珂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日本人的日常对话中,经常可以看到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易造成歧义,因此日语也被称为具有暧昧性的语言。英语作为屈折语,在通过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上,与日语很相似。相比汉语来说,英语中的助动词、动词等的功... 在日本人的日常对话中,经常可以看到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易造成歧义,因此日语也被称为具有暧昧性的语言。英语作为屈折语,在通过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上,与日语很相似。相比汉语来说,英语中的助动词、动词等的功能更清晰明了。因此,该文将从语言类型和语言形态的角度来对比日语和英语,综述日语的一些特点,并考虑其暧昧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语言形态 日语 英语 暧昧性
下载PDF
俄罗斯语言类型学研究——彼得堡语言类型学流派/列宁格勒类型学流派简介
14
作者 王翠 《社科纵横》 2010年第2期176-178,共3页
俄罗斯彼得堡语言类型学流派是语言类型学研究中重要的团队。他们自成立之后不断发展完善。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上独具特色。在许多语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与当代美国类型学流派相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同异之处。
关键词 语言类型 彼得堡语言类型学流派 研究方法 共性
下载PDF
试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适当引入语言类型学知识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先亮 陈青松 聂志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9,共7页
已有的研究显示,现行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不断改进,本文认为把当代语言类型学知识适当地引入该课程是改进其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多语种材料和跨语言共性可以加深语言学本体的论述。在... 已有的研究显示,现行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不断改进,本文认为把当代语言类型学知识适当地引入该课程是改进其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多语种材料和跨语言共性可以加深语言学本体的论述。在教学方法上,博物学和方法论性质的语言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课程的枯燥现状,而让课程更富有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概论 语言类型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新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锡江 刘永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8-152,共5页
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之辩是久富争议的哲学论题,曾一度在语言相对论的推动下达到顶峰,后又在普遍语法理论的强势兴起下陷入沉寂。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语言类型学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为这一论题提供了新的证据,使之以"新沃尔夫主义&... 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之辩是久富争议的哲学论题,曾一度在语言相对论的推动下达到顶峰,后又在普遍语法理论的强势兴起下陷入沉寂。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语言类型学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为这一论题提供了新的证据,使之以"新沃尔夫主义"的崭新面貌重回公众视野。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本文将重点围绕普遍认知与即时思维之争、普遍语法与双轨进化之争这两大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对语言、思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求索和解读。基于语言类型学的新沃尔夫主义向我们揭示:不同的语言类型本身蕴涵着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这对加深人类自我认识、丰富语言学理论以及推动二语习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 语言 思维与文化 重新解读
下载PDF
被动句的跨语言类型对比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行 唐黎明 《汉语学报》 2004年第1期16-22,共7页
我国不同系属或不同类型语言的被动句的形态表现为:动词被动态—名词与格(阿尔泰语言)>动词零态—名词施事/工具格(藏缅语、汉语)>动词零态—名词零格(侗台语、苗瑶语)的序列分布。藏缅语表被动的施事/工具格助词有些来自实词虚化... 我国不同系属或不同类型语言的被动句的形态表现为:动词被动态—名词与格(阿尔泰语言)>动词零态—名词施事/工具格(藏缅语、汉语)>动词零态—名词零格(侗台语、苗瑶语)的序列分布。藏缅语表被动的施事/工具格助词有些来自实词虚化;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各种语态后缀之间有历史的联系,最初也可能来自实义动词,兼有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的性质。汉藏语系语言主动句/被动句变换后的语义格关系不变,动词和施事者的人称—数的一致性关系不变;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语义格和动词一致性关系都要发生变化。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话题化程度高,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被动句不是话题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形态分布 话题化 语言类型
下载PDF
20年来汉藏语系的语言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戴庆厦 朱艳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必须重视系统参照;必须谨慎判定语言接触现象。语言类型学研究存在对汉藏语系语言事实重视不够的弱点,导致所提取的有些类型学规则不能概括汉藏语的语言事实。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量词问题、韵律问题、声调问题、语音和谐问题、多义分合问题等,都是未被认识、有待开垦的领域,汉藏语的类型学研究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语言类型 研究经验 新动态
下载PDF
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 被引量:25
19
作者 徐杰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3-22,共20页
语言类型归纳是语言理论分析的一个副产品。本文以普遍语法为理论背景,重新考察了不同语言之间跟主语和话题有关的语法对立,综合评论了文献中跟这两个概念相关的三派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的... 语言类型归纳是语言理论分析的一个副产品。本文以普遍语法为理论背景,重新考察了不同语言之间跟主语和话题有关的语法对立,综合评论了文献中跟这两个概念相关的三派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主语和话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语法范畴,前者是一种普通的句法成分,跟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同类并列,而后者原本是一个语用概念,它进入形式语法的运算系统后即转化为一个语法特征[+TOP];作为一种语法特征,话题有其独特的语法地位,当它被指派给某些句法成分后,会在某些语言中诱发诸如"移位"、"加标"等语法操作,在此意义下,话题跟另外一个语法特征焦点[+FOCUS]性质相似。这一新的解决方案既能承袭前人研究成果中的合理内容,又能解决它们可能面对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对主语和话题的任何类型归纳都必须分开进行,跟主语和话题相关的语法对立可以建立三个语言类型,其中两个跟主语成分有关,一个跟话题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特征 主语成分 语言类型 汉语 外语
下载PDF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习得的语言类型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伟杰 王建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调位系统对汉语声调的习得具有巨大的影响,不同母语类型的学习者在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类型效应,具体表现为:在调值上,曲拱调和平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比非声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敏感;而在调形上,曲拱调语...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调位系统对汉语声调的习得具有巨大的影响,不同母语类型的学习者在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类型效应,具体表现为:在调值上,曲拱调和平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比非声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敏感;而在调形上,曲拱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比平调和非声调语言类型学习者敏感。此外,学习者的声调加工策略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差异,是一个从基于母语声调的加工策略发展到基于汉语声调范畴的加工策略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效应 声调产出 第二语言学习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