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评价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培杰 《体育师友》 2009年第1期11-12,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评价对象生理心理特点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表扬与批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表扬与批评,使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引起学生之间的良性学习竞争...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评价对象生理心理特点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表扬与批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表扬与批评,使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引起学生之间的良性学习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及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评价艺术 体育与健康教学 表扬 批评
下载PDF
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艺术
2
作者 杭苏瑾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第22期72-73,共2页
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们上的课堂让学生感到非常有感染力,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部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有的甚至可以将一个毫无生机、学习能动性差的班级扭转局面,瞬时间爆发出班级应有的活力。这些... 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们上的课堂让学生感到非常有感染力,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部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有的甚至可以将一个毫无生机、学习能动性差的班级扭转局面,瞬时间爆发出班级应有的活力。这些主要是得力于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个好的教育会高效的组织语言,让学生听后感到能够起到感染促进的作用,而语言艺术当中的语言评价艺术又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语言评价艺术
原文传递
浅议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3
作者 刘佳 《学周刊(下旬)》 2014年第5期104-105,共2页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激励性评价、师评、自评、家长评价、生生互评的作用,注意评价中的全面性、民主性、差异性及评价语言的艺术化,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激励性评价、师评、自评、家长评价、生生互评的作用,注意评价中的全面性、民主性、差异性及评价语言的艺术化,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性 多元化评价 评价语言艺术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与建议
4
作者 朱文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14期279-279,共1页
语文课堂评价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用不仅能帮助老师完善教学,也可以沟通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度,完善自己的学业和日常行为。但是现阶段评价观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评价语言模糊... 语文课堂评价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用不仅能帮助老师完善教学,也可以沟通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度,完善自己的学业和日常行为。但是现阶段评价观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评价语言模糊等问题存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丰富评价体系、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丰富评价智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语言艺术
下载PDF
浅谈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琴 《学周刊》 2018年第35期95-96,共2页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快乐教学"的优越性。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快乐教学"的优越性。愉快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快乐教学法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状态,以快乐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快乐课堂为载体,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教学兴趣语言艺术自主学习激励性评价
下载PDF
Sherwood Anderson's “Mother”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Genre
6
作者 Tamar Khetsurian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3期137-143,共7页
Sherwood Anderson's Winesburg, Ohio (1919) has been the focus of numerous studies from a number of standpoi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 short story "Mother" (1919) from Winesburg, Ohio and studies it from an eval... Sherwood Anderson's Winesburg, Ohio (1919) has been the focus of numerous studies from a number of standpoi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 short story "Mother" (1919) from Winesburg, Ohio and studies it from an evaluation-based perspective embracing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language and the style of the author's narration.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is concentrated on the genre-related issues as well as on the determining the reason why Anderson avoi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iven text and transforming it into the regime of a more large-scale prose. As it turns out from the analysis, Anderson elaborates a specific style of narration and creates the form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the mode of "epic sketch". Anderson favors to use much smaller meter and scope, and that choice serves the writer's purpose to describe the psychological portrait of one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above-mentioned short 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stic language NARRATION epic sketch psychological portrait psychological potenti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